导演的邀请如同投石入水,在林秋心中激起涟漪,却也迅速平息。
他本欲拒绝,一个虚构的角色与他肩负的真实使命相比,显得无足轻重。
然而,就在他开口前,目光扫过了身旁的伊甸。那位举世闻名的歌唱家眼中,并未因剧组的突发状况而显露出太多焦虑,反而有一种深沉的、近乎宿命般的平静,仿佛眼前的一切并非意外,而是某种必经的轨迹。
她的眼神似乎在说:接受它。
念及于此,林秋将那句推辞咽了回去,在导演殷切的目光中,缓缓点了点头:“我可以试试。”
“太好了!”导演几乎要喜极而泣,连忙招呼化妆师和服装师,“快!带这位……先生去试妆定造型!剧本,对,剧本赶紧给他!”
伊甸所青睐的这个剧本,并非寻常的爱情故事或市井传奇,而是一幅磅礴的末世群像画卷。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王朝的黄昏,烽烟四起,民不聊生。一伙背景各异、目的不同的起义军在山河破碎的舞台上挣扎、抗争、沉浮。而林秋要临时顶替的角色,正是这支起义军中一位极具分量的核心人物——一位曾效力于旧朝,却因目睹腐朽黑暗而最终选择拔剑起义的将军,秦风。
更巧的是,伊甸在剧中饰演的,正是这位将军的妻子,一位出身书香门第,却毅然追随丈夫奔赴烽火,于乱世中坚守爱情与信念的坚韧女性。
当林秋换上那身沾染着“风尘”与“血渍”的古代铠甲,束起长发,眉宇间不经意流露出的肃杀与坚毅,竟让整个嘈杂的化妆间为之一静。那并非刻意模仿的演技,而是一种久经沙场、执掌千军万马的气势自然流露,仿佛这身装束不是戏服,而是他本就该有的模样。
第一场戏,便是将军在得知挚友为掩护百姓而战死沙场后,于营帐内独自面对地图,心中充满悲愤与抉择的独角戏。没有台词,全靠眼神和细微的肢体动作传递复杂的情绪。
导演喊下“Action”后,林秋只是静静站立在那张巨大的、标注着敌我态势的军事地图前,背影挺拔而孤寂。他的手指缓缓划过某个关隘的位置,动作沉稳,指尖却带着微不可察的颤抖。镜头推近,捕捉到他眼中的情绪——那是一种深不见底的悲痛,被更强大的责任感和冰冷的决意强行压下,如同冰封的火山,暗流汹涌。那不是“演”出来的,而是无数次亲历生死别离、背负沉重使命的人才会有的眼神。
“cut!”导演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甚至有些颤抖,“完美!太完美了!林先生,你……你简直不像演的!你就是秦风将军本人!”
接下来的拍摄异常顺利。无论是运筹帷幄的沉稳,还是阵前冲杀的决绝,林秋都表现得浑然天成。他与伊甸的对手戏更是有种难以言喻的默契。伊甸饰演的妻子温柔而坚定,她的一个眼神、一句轻语,都能恰到好处地触动将军内心最柔软的角落。两人之间那种历经磨难、相濡以沫的情感,自然而深刻,几乎不需要过多雕琢。
一天的拍摄结束,夜幕已然降临。返回黄金庭院的路上,伊甸与林秋并肩而行,城市的霓虹在他们身后流淌。
伊甸从随身的手包中,取出一枚精致的金属刻印。那刻印的形状如同一枚抽象的音符,又似一滴凝固的黄金泪滴,在路灯光下流转着温润而永恒的光泽。她将刻印轻轻放在林秋掌心。
“【黄金】的刻印,予你。”她的声音柔和如夜曲,“不必太过心急,林秋。要好好享受……她赐予你的一切。”
她的语气意味深长,那个未言明的“她”指向谁,两人心照不宣。这既是试炼通过的认可,似乎也是一种超脱于试炼本身的提醒。
伊甸停下脚步,转身面对林秋,绝美的脸庞在夜色中朦胧而神秘,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往后的几天,你我便是‘同僚’了。”她微微歪头,眼中掠过一丝罕见的、带着几分戏谑的光彩,用剧中妻子的口吻,轻声说道,
“好好加油,夫君。”
话音落下,她不再多言,转身继续向前走去,留下林秋独自站在原地,掌心那枚【黄金】刻印微微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