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某对不起你,也对不起诸位弟兄。”堵胤锡攥紧拳头。
指甲嵌进肉里,疼得发麻,却压不住心里的愧疚。
“当初在襄阳关帝庙前,某曾对诸位立誓:‘朝廷必善待弟兄。’”
“供粮供饷,共抗清军。’”
“可如今,某连一口饱饭都给弟兄们争取不来。”
“这誓约竟成了空话,某愧为朝廷命官!”
他想起上个月给永历帝上的奏折,里面详细写了大顺军的抗清战功。
从襄阳到荆州,大顺军斩清军游击三人、参将一人。
牵制清军兵力数千,如今粮荒危急,恳请朝廷暂拨粮草。
可奏折递上去后石沉大海。
后来才从一个正直的驿卒口中得知,奏折被何腾蛟拦截。
还添了句“堵胤锡勾结流寇,意图不轨”。
逼着湖广各司官员联名签字,想彻底扳倒他。
“何腾蛟他……哪里是为了抗清?”堵胤锡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
语气却透着无力:“他在乎的,不过是湖广总督的乌纱帽。”
“是借着抗清的名义搜刮民脂民膏,是在朝廷面前邀功请赏!”
“他想把湖广变成自己的封地,做个独断专行的土皇帝。”
“至于抗清大计、百姓死活,他根本不在乎!”
李过没说话,只是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
堵胤锡知道,李过心里比他更难受。
大顺军跟着李过,不是为了当官发财。
只是想有个地方抗清,能有口饱饭,能堂堂正正地杀鞑子。
可连这点念想,南明都满足不了。
就在两人对着空粮囤沉默时,一名亲兵跌跌撞撞跑进来。
声音带着急切,还喘着粗气:“将军!李将军!高一功将军派人来了!”
“是高将军的亲卫,还带了两车粮食,就在城外!”
李过猛地抬起头,眼里瞬间闪过一丝光。
连左臂伤口的疼都忘了,下意识地往前走了两步。
又因为虚弱踉跄了一下,连忙扶住身边的粮囤。
声音带着不敢置信:“你说啥?高兄弟派人来了?还带了粮食?”
亲兵用力点头,抹了把脸上的汗,大声道:“是!来的是高将军的亲卫张勇。”
“他说高将军知道咱们缺粮,特意从岳州调了两车小米过来。”
“让兄弟们先垫垫肚子,不够的话岳州还有!”
李过的手微微颤抖,他和高一功从小一起长大。
跟着闯王南征北战,去年高一功率部投了大夏,自那以后两人就断了联系。
他原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了,没想到在最困难的时候。
高一功会派人来救他。
“快!快带某去见张勇!”李过说着,就往外走。
脚步比刚才轻快了不少,连伤口的牵扯痛都顾不上了。
堵胤锡看着李过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有欣慰,毕竟大顺军有了生路。
也有一丝失落,他清楚,经此一事。
南明再也留不住李过这样的抗清勇士了。
他轻叹一声:“罢了,只要能抗清,无论在哪,都是好事。”
李过快步走到城外,远远就看到两辆马车停在路边。
车旁站着几个穿着大夏银色盔甲的士兵,盔甲锃亮。
不像南明给的那般锈迹斑斑,为首的是个身材魁梧的汉子。
正是高一功的亲卫张勇,张勇见了李过,连忙上前。
双手递过一封书信,语气恭敬却不失熟络:“李将军,高将军让俺给您带信来。”
“还说这两车小米您先收下,弟兄们饿坏了,先煮点粥垫垫。”
李过接过书信,指尖碰到信纸,心里一阵暖。
信纸是干净的细棉纸,不像南明官府用的粗糙草纸。
上面的字迹是高一功的,一笔一画都透着熟悉的实在。
“兄弟,俺知道你现在难,大夏郑陛下说了,不管出身咋样。”
“只要愿抗清,就有粮有饷,绝不像南明那样勾心斗角。”
“陛下还说,大顺军是抗清的勇士,不是啥流寇。”
“俺在岳州等你,带着兄弟们来,咱一起杀鞑子。”
“再也不受气,再也不饿肚子!”
“再也不受气,再也不饿肚子……”李过反复念着这两句话。
眼泪差点掉下来,他想起李自成死后,大顺军就像没了家的孩子。
南明嫌弃他们是“流寇”,给的粮是发霉的。
给的盔甲是破的,打了胜仗功劳是朝廷的。
打了败仗责任是大顺军的,清军则追着杀。
连老弱妇孺都不放过,弟兄们死的死、散的散。
只剩这两万多人还跟着他。
昨天那个十六岁的小兵饿晕时,他心里就翻来覆去地想。
“啥叫正统?啥叫朝廷?能让兄弟们好好活下去,能好好杀鞑子。”
“就算不是南明,又有啥关系?总比在这儿饿着肚子,还被人当贼看强。”
“将军,小米粥熬好了,您先喝一碗!”一名大顺军士兵端着碗跑过来。
碗里是热气腾腾的小米粥,还飘着几粒豆子。
香气顺着风飘过来,勾得人肚子咕咕叫。
李过接过粥,喝了一口,温热的粥滑进胃里。
驱散了连日的饥饿和寒冷,连心里都暖烘烘的。
他回头看了看,弟兄们围着粥锅,每个人都捧着一碗粥。
有的喝着喝着就红了眼,却又笑着说:“好久没喝到这么热乎的粥了!”
那个十六岁的小兵捧着粥碗,眼泪掉进碗里。
却还对着李过笑:“将军,这粥真香,俺喝了能杀两个鞑子!”
李过心里一酸,攥紧手里的书信,声音坚定:“好!张勇,替某谢谢高兄弟。”
“三日后,俺带兄弟们去岳州!”
接下来的三天,李过带着两千残兵往岳州赶。
路上遇到一小股清军斥候,约莫十几个人。
放在平时,饿着肚子的弟兄们或许会避让。
可这次喝了小米粥,有了力气,眼里都透着劲。
李过拔出长刀,带头冲上去,大喝一声:“杀鞑子!”
长刀劈下去,直接砍中清军斥候头领的肩膀。
头领惨叫一声,掉下马背,其他清军斥候没想到大顺军会这么勇猛。
吓得掉头就跑,有两个跑得慢的,被弟兄们围住。
没一会儿就被制服了。
“将军,咱们赢了!”弟兄们欢呼起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李过看着兄弟们的笑脸,心里更确定自己的决定没错。
跟着大夏,或许真能好好杀鞑子,不用再受窝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