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元大仙头戴紫金冠,身着无忧鹤氅。三须飘颔下,鸦翎叠鬓边。腰垂金击子,手把玉尘捻。他面上的喜悦之情毫不掩饰。
‘贫道修行多年,难入混元门槛。’
‘却需这地仙法脉之助力。’
‘一窥那混元妙境。’
周渊口中含笑:“道友先请吧。”
镇元大仙也不推辞,他拂尘轻扫,地脉神山显化,万界山河沉浮,一个个福地环绕其周身,连绵不绝,如同浩荡星河。
“三才者,天地人。”
“地仙大道也依托于三才之地道。”
“地仙点化灵穴,开辟福地,造化大千寰宇。”
“从最初始的方圆数十丈的小福地,慢慢继续点化灵穴,培养福地升维,慢慢晋升为小世界和大世界,地仙大道的终点便是将自己所开辟的洞天福地升格为无垠混沌海多元宇宙之中的唯一真界。”
“如此这般,可证终极。”
镇元子面不改色的将地仙大道的大好前途、最终归宿实实在在的给宣讲了出来。
引得一众仙人心神动荡。
便是已经证得大罗道君的盘蛮道君都不由得双眼呆滞,口中低语:
“莫非这才是真正的大道。”
“是我等修得力之大道修行者的归宿。”
力之大道的修行者推崇的是效仿盘古氏开天辟地,一跃而成为混元大罗。
但这等成就,需要开辟的世界的体量可想而知,恐怕他们最终的归宿也是和盘古大神一般出师未捷身先死。
但现在,镇元子大仙所宣讲的地仙大道却给他带来了一条新的思路。
曲线救国!
‘与其在证道混元大罗的那一刻开天辟地。’
‘不如自己开辟福地,践行地仙大道,待将福地培养成为大千世界,多元宇宙。’
‘难道说这般真界便不是吾所开辟的吗?’
‘此也合力道无极之境也!’
越想越觉得地仙大道甚妙。
盘蛮道君身披兽皮,黑发随意飘散,只一双眼睛充满着野性与凶残,他嗡声开口,整个太虚竟然都跟着一起震动起来:
“镇元子道兄所言真否?”
“地仙大道真有成道之机?”
镇元子但笑不语。
周渊抚掌笑道:
“地仙之道,乃是与世同君之道。”
“此道仙人当与世界共同成长,一起超脱。”
周渊周身霞光四溢,瑞彩千条,朵朵金莲次第开放,道道金光闪耀寰宇,他淡然开口,语气笃定:
“盘古大神开天辟地以成洪荒真界,造福无量众生。”
“我地仙道统也是开辟福地,培育世界以成无上真界,到那时,吾等和盘古又有何区别?”
“修我地仙之法,利人利己;修我地仙之法,助力世界,造福众生;修我地仙之法,可得大自在大超脱。”
“此道乃真正的通天大道。”
造福众生,功德无量。
与世同君,可证盘古。
这咋听着比天仙大道还要厉害?
而且,此道脚踏实地,修行的成果都是肉眼可见的。
当即便有道君坐不住了。
盘蛮道君亲自起身对着周渊稽首道:
“敢请地祖引贫道入地仙门庭!”
天仙至高,三清掌权,又有诸多大能演化道脉,割据一方。人仙道统,重术不重道,讲究红尘炼心,且西方那两位尊者似乎另有打算,又有凤栖山插手其中,道统内部尚且不和,也无甚前途。
盘蛮道君出身南荒偏僻之地,与诸多道君并无交情,在玄门之中底蕴人脉都不足,攀不上三清道脉,也够不着凤栖山。
而地仙道统之中,因地仙之祖太渊子辟道之后便隐匿于寰宇太虚之中,倒是少有道君加入其中,而这就恰好是自己的机会。
‘眼见得地仙道脉前途光明。’
‘贫道所君南荒多是深山峻岭,但因灵机隐匿,瘴毒四溢,非是修行之宝地,道统传承难行。’
‘若能引得地仙法统降下,或许便是一次转机。’
‘而且作为加入地仙道统的元老道君,无论如何也能享得一丝气运。’
如盘蛮道君这般想法的道君还有数位,俱是一同拜请。
周渊见状,喜上眉梢。
这些可都是地仙一道的气运和底蕴。
有了这些道君的加入,可想而知,地仙道脉的扩张速度又要快上数倍。
不说别的,就是盘蛮道君便能将南荒部分地域化作地仙大道的乐土。
“善!”
周渊抚掌赞叹,而后开口朝着眼前众人讲道传法,也算是正式将这数位道君引入地仙道脉。
轰隆!
紫气如长河,玄门仙道气运顿生变化。
足足两成气运朝着地仙道脉汇聚而去。
而得到地仙法脉气运相助的镇元子身上的气势顿时便升起了无穷的变化。
时空倒转,天象变动,一内景门地在太虚之中显化,散发着厚重的气息,乃是万年不灭大地之根也。
镇元子强行按捺住突破的冲动。
但脸上的笑意如何也掩饰不住。
一旁的周渊见状拱手恭喜道:
“恭喜道友,混元道途可期也!”
镇元子回礼:
“哈哈哈!”
“还需多谢太渊道兄才是!”
如此动静,便是台上高坐的三清道君都不由得侧目。
地仙大道竟然足足占据了仙道两成气运,甚至还将催生出一尊准圣天尊。
这可比他们当时所推演的四仙平分五成仙道气运要多。
“地仙大道或许真有证得混元道果的机会。”
玉清道人笑道:
“这太渊道友却是一个大才。”
“五仙相辅相成,此道兴盛,对吾玄门也是一件好事。”
太清道人笑了笑。
而地仙大道的出世也刺激了在场的仙神。
气运,这都是气运啊!
铛铛铛!
随着一声钟响。
东皇太一和帝俊升起法相,照耀万古时空,他们的话语庄严且神圣:
“吾等要讲的是神仙大道!”
“凡后天生灵皆可入妖,凡妖者皆可修行为妖神,为天庭治下之神仙。”
“神者,掌世界本源规则,掌天地时空之玄妙。”
“后天生灵修行我神仙道脉之法门,当以神道之种为根基,以天地规则为修行资粮,逆炼先天之道躯,先天之神魂,先天之真灵,最终合天地之本源,为先天之神只,掌天地之规则。”
不少仙人正听着津津有味,但越听下去,心中的疑惑便越多,乃至于生成一股莫名的寒意。
这是玄门仙道,五仙之一?
各位大佬在上,这帝俊和太一二人是内奸,是内贼呀!
听听,这到底是为吾玄门仙道开道,还是为即将逝去的太古神道招魂?
面对众仙的疑惑。
三清道人闭目不语,西方二位尊者慈悲一笑,凤栖山女娲娘娘面色平静,便是太渊天尊也是清净自在,不受丝毫影响。
神仙大道,有神有仙,强调的是以神道真种,神道符篆承载天地权柄,人为的创造出一批后天神只。
在后续的修行中,神仙履行神职,造福世界,获取功果,逆反先天,掌握本源法则。
这一道脉既补足了玄门五仙的缺位,也为玄门仙道承接太古神道各方道脉的气运提供了容器。
毕竟,若是没有意外的话,未来注定是玄门仙道大兴,作为上一个纪元霸主的神族诸脉也只能黯然退出历史的舞台。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太古神道亿万载岁月所积攒的气运功果即使三清道人也要侧目,太古神道诸多道脉所蕴含的庞大能量,就是玄门祖庭都要忌惮。
这时候来一个神仙道脉,能为神族补充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又能接纳那些神魔道脉的修士,极大的缓解了矛盾。
‘神魔道脉这是活出了统战价值呀!’
‘即使是玄门仙道也适时抛出了橄榄枝。’
‘如今看来,神仙大道在玄门仙道之中所占据的气运不是很多。’
‘但随着神魔道脉的消散,浊煞神魔一道的气运融入神仙道脉,其所蕴含的广大气运,该是何其庞大啊。’
虽然是这般想着,但周渊内心之中没有丝毫的火热,反而是冷静到极致的冰冷。
神仙之道大昌盛,做大玄门仙道的盘子,众仙当然高兴。
但神仙大道鱼龙混杂,有着上一个纪元的存留,便很难真正走入玄门的核心之中。
此道注定沦为末流,难得正果。
他望了一眼前方虽是语气激昂,但眼中一片平静的帝俊,缓缓闭上了眼睛。
帝俊和太一难道就不知道其中的弊端吗?
只是为了其中利益而已。
洪荒何其广大,神魔道脉数量何其之多。
接受神魔道脉的遗产,以后天仙神治理洪荒世界,扩大天庭的影响力,乃至于一统洪荒世界,承包寰宇诸天,成为至高永恒的天帝,才是这位真正的追求。
同理,这些神魔道脉对于巫族来说,对于其他有志于统御诸天,御极寰宇的存在而言难道就不具有吸引力吗?
“神仙之道广阔,又岂能囿于门户私计之中,又岂是妖族所能包揽。”
帝江淡淡道: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万物生灵皆可成神仙。”
“吾巫族乃是盘古后裔,自有替盘古父神看管好这片土地的责任。”
“妖神是神,巫神同样也是神。”
“妖神可成神仙,巫神自然也可成为神仙。”
东王公银发飘扬,亦是淡淡笑道:
“贫道奉道祖之令,掌天下男仙。”
“神仙大道所成之神仙,当入吾道庭,牧守苍生。”
接着又有一些大神主张,星神也是神,地神也是神,水神也是神,总之都要瓜分一口这神仙大道的蛋糕。
反观三清等却是淡然处之,不去趟这一滩浑水。
待众人讲完神仙道统之后。
太清道人总结道:
“五仙已有其四,鬼仙道统时机未到......”
还未待他说完。
却见周渊微微一笑:
“太清道友,慢来,慢来!”
接着,在三清道人震惊的眼神。
周渊上前一步,身上神光飘渺。
但见自时空之中走出一尊帝影。
其身披玄色帝袍,腰悬黑金帝剑,戴横天冠冕,脑后一轮圆光普照诸天,帝袍之下,黄泉流淌,无量阴魂俯首。
在这尊帝君的虚影之下,周渊手持一本执掌阴阳生死的书簿,缓缓翻动。
太虚之中紫气震荡,五德轮转。
玄门仙道气运所化的大道莲花原本花开三十六品,竟然有继续花开,臻至四十九品圆满之境的趋势。
“鬼仙者,向死而生,阴中超脱。”
“自寂灭之中复苏,自过去之中苏醒。”
“天地人三道为存世之基业,神仙大道为纪元之过去。”
“鬼仙之道则为终焉之未来。”
“......”
对于鬼仙大道,周渊在幽冥世界之时便已经与孟婆论道讨论过,自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甚至幽冥世界之中已经有一脉鬼仙修士正在修行仙道法门。
所以,随着周渊将鬼仙大道的成道之法,修行之理一一讲述。
天地顿时便有感应生成,一股浩荡的气运自不知名的未来向着现世反哺而来。
周渊心中有数,这鬼仙之道本是在六道轮回立下之后方能出世。
但由于他的插手,使得鬼仙大道提前出世。
现世影响过去,过去自然会反哺现世。
原本的玄门五仙圆满,尚需一段时日。
在巫妖量劫之后,六道轮回圆满,鬼仙道途才应运而生。
而那时候的玄门仙道才真正的站在了诸世的巅峰。
‘但现在玄门仙道提前圆满。’
‘现世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间影响,或许便不是天道小势了。
且不论周渊如何思量。
三清道人见得鬼仙大道出世,真个是又惊又喜。
太清道人神色复杂的看向周渊:
“太渊道友真个天纵奇才。”
地仙、鬼仙,两道在手。
便是较之三清也不差什么了。
玉清道人亦是神色复杂。
他微微垂眸,眼中神光明灭不定。
鬼仙道途的提前现世,打乱了三清的谋算。
太渊子强势崛起,今后玄门祖庭之中......
即使桀骜如上清道人此时心中也不由得泛起了阵阵涟漪。
高台之上,端坐云床的诸多大能望着太虚之中那一位青袍道影,心中各有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