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破禁的尝试受挫,反噬之力虽未伤及根本,却也如当头棒喝,让道一彻底冷静下来。他意识到,面对这融合了上古镇魔军意志与星枢教诡秘手段的古老封印,急躁与蛮力皆是下策。
“合体一重,终究还是不够。”道一内视着体内略有震荡的经脉,以及那需要温养恢复的地元重山,心中明镜似的。修为是根本,若根基不足以撼动规则,再精妙的技巧也如同无根之木。
他不再执着于立刻寻找到破禁之法,转而将心态放平,开始了更为漫长和扎实的沉淀与积累。
深渊之底,时间仿佛凝滞。道一的身影如同亘古存在的磐石,岿然不动。
他每日的功课变得规律而充实:
首要便是疗伤与巩固。合体期的恢复力远超以往,辅以古老灵脉的精纯灵气和青石烙印的秩序滋养,那点反噬造成的内腑震荡很快便痊愈,经脉甚至因祸得福,在修复过程中变得更加强韧。
地元重山也在他丹田内缓缓吞吐混沌元力,灵光逐渐恢复,与他的联系愈发紧密无间。
其次,是更深层次的悟道。他不再仅仅满足于运转《九寰地元功》提升法力,而是将更多心神沉入对“秩序道则”的感悟之中。
青石烙印在他突破合体后,似乎解锁了更多玄奥,流淌出的清辉中蕴含着更为复杂深邃的法则碎片。
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理解,试图将这份对天地秩序的理解,更深地融入自身的道基,乃至每一丝法力之中。这不仅是力量的提升,更是境界的升华。
《噬煞诀》的修炼也未曾停下。他不再急于求成地试图将其用于破禁,而是反复打磨,力求将吞噬、转化、凝练煞气的每一个步骤都臻至完美,对那湮灭之力的掌控更是追求如臂指使,分毫不差。
他隐隐感觉,此法未来或许不仅在破禁上有用,在对敌时亦能起到出其不意的奇效。
与此同时,他并未完全封闭自己的感知。修为达到合体期,神识发生质变,与此方天地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尽管身处封印深渊,他偶尔也能通过地脉的微妙波动,以及青石烙印对遥远同源气息的模糊感应,捕捉到一丝来自外界的、断断续续的信息碎片。
这一日,在他深度入定,心神与地脉、与青石秩序最为交融之时,几幅模糊的画面和隐约的感应,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心湖中荡开涟漪。
他“看”到,遥远的地脉道宗,气象已然不同。宗门大阵“九寰地元大阵”的光辉更加凝实浩瀚,笼罩范围似乎也扩张了不少。
一股蓬勃的、带着熟悉地脉气息的生机在那片土地上涌动,显然宗门在其离开后,非但没有衰落,反而在凌清瑶、王虎等人的带领下,有了长足的发展。
他甚至能隐约感知到王虎那如同烘炉般旺盛磅礴的气血,似乎比之前更为精进,带着一股锐意进取的势头。
他也“感应”到,广袤的中天域,暗流依旧汹涌。星枢教总坛方向,似乎有一种压抑的躁动,仿佛在酝酿着什么。
而更遥远的地方,一股令他隐隐感到熟悉又厌恶的、带着魔气与星辰煞意交织的微弱气息,如同鬼魅般在某个阴冷之地蛰伏、蠕动……那是赵天龙的气息!他果然未死,而且似乎也在恢复,甚至……变得更危险了。
这些感应极其模糊,如同风中残烛,转瞬即逝,却足以让道一对外界的局势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
“宗门安好,虎子亦有精进,此乃幸事。”道一心中稍慰,但旋即又被星枢教的躁动与赵天龙的蛰伏所警示,“外界风云并未停歇,我需尽快脱困才行。”
这些来自外界的讯息,并未让他焦躁,反而更坚定了他在此沉淀积累的决心。他知道,唯有拥有足够的力量,当他重返世间时,才能应对那必然更加复杂的局面,守护想要守护的一切。
他收敛心神,将外界风云暂抛脑后,再次沉浸到无休无止的修炼与感悟之中。深渊底部,混沌之气与秩序清辉交织,他的气息在沉淀中愈发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