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山谷,训练场上尘土飞扬。刘肖正在指导新学员们进行班组战术配合,汗水已经浸透了他的军装。就在这时,一匹快马飞驰而入,马背上的通信兵甚至来不及等马停稳就翻身跃下。
刘教育!紧急命令!通信兵的声音因为急促而显得有些嘶哑,他从贴身的衣袋中取出一个密封的信筒。
周文闻讯也从政治部赶来,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这个时候来的紧急命令,绝不会是寻常之事。
指挥所内,刘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筒,取出一张薄薄的电报纸。上面的字迹很简短,但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命刘肖即日组建特别作战团,授予独立作战权,担负机动作战任务。此令,革命军事委员会。
周文接过电报,反复看了两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来了。
刘肖怔怔地看着那张电报,一时间竟有些恍惚。特别作战团,独立作战权,这意味着他不再只是一位教育,而是要真正带领一支部队独当一面了。
这一天,我们等了太久。周文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才能,早就该用在更重要的位置上了。
当天晚上,核心团队再次聚集在指挥所。油灯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与期待。
特别作战团...程铁军搓着手,眼中闪着光,这名字听着就带劲!
赵立仁则更加务实:编制怎么定?人员从哪里来?装备怎么解决?
许向前已经拿出了算盘:按照一个标准团的编制,我们需要至少一千二百人,相应的武器装备、后勤补给都要重新规划。
刘肖静静地听着大家的讨论,脑海中系统已经开始运转。特别作战团,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改变,更意味着作战理念的根本性变革。他要建立的,是一支能够适应各种战场环境,能够执行多种作战任务的精锐力量。
我有一个想法。刘肖终于开口,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我们不要按照传统的步兵团来组建。我要的是一支合成化、高度机动的特别作战部队。
他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全新的组织结构图: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侦察连,一个炮兵连,一个工兵连,一个通讯排,还有医疗队和运输队。
这个超前的构想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在这个时代,大多数部队还停留在单纯的步兵作战模式,而刘肖提出的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现代化作战体系。
我们需要的是多面手。刘肖继续解释,每个士兵不仅要会射击、投弹、拼刺刀,还要懂得基本的侦察、工事构筑、战场救护。军官更要学会步炮协同、多兵种配合。
周文第一个表示支持:这个想法很好!我们要建立的是一支能够适应未来战争的新型军队。
接下来的三天,根据地里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刘肖亲自挑选骨干,从原来的学员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各级指挥员。林中虎被任命为一营营长,徐远山担任参谋长,其他表现出色的学员也都得到了重要职位。
装备是个大问题。现有的武器远远不够装备一个整编团,更别说刘肖要求的那些特殊装备了。
我有一个主意。程铁军说,黑风寨的敌军仓库里,不是刚到了一批新装备吗?
这个大胆的建议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黑风寨距离根据地八十里,是敌军的一个重要据点,守备森严。
太冒险了。许向前摇头,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妥地完成组建工作。
刘肖却眼睛一亮,铁军说得对。我们要让特别作战团的第一仗就打出声威!而且...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着黑风寨的位置:如果我们能拿下这里,不仅能解决装备问题,还能打乱敌人的部署,为根据地争取更多准备时间。
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开始在他脑海中成形。这一次,他要运用全新的战术,检验特别作战团的雏形。
深夜,刘肖独自在指挥所里完善作战方案。系统在全息投影上模拟着各种可能的情况,提供最优的兵力配置和进攻路线。
你在担心什么?苏湘云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将一碗热粥放在桌上。
刘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这次不一样。以前是防守,这次是主动出击。而且这是特别作战团的第一仗,只能胜,不能败。
我相信你。苏湘云轻声说,就像当初相信你会带着大家守住根据地一样。
就在这时,周文推门而入,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看看谁来了。
跟在他身后进来的,是风尘仆仆的程铁军和一支小分队,他们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周边几个山寨的农民自卫队听说要组建特别作战团,纷纷表示要加入。
他们说,跟着刘教育打仗,有盼头!程铁军兴奋地报告。
这个消息来得正是时候。特别作战团正需要这些熟悉当地地形的战士。
七天后的清晨,特别作战团的成立大会在英烈广场举行。广场上站满了精神抖擞的战士,他们中有经历过战火考验的老兵,也有刚刚入伍的新兵,还有来自各个山寨的自卫队员。
刘肖站在台上,看着台下这一张张坚毅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热流。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成立特别作战团。我们不是普通的作战部队,我们要成为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要成为革命最锋利的武器!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我们的第一战,就是要拿下黑风寨!让敌人知道,革命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战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天动地。
会后,刘肖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备战工作中。他亲自检查每一个连队的准备情况,从武器装备到干粮饮水,事无巨细。
在侦察连,赵立仁正在给战士们讲解黑风寨的地形和守军情况。刘肖注意到,他们不仅制作了精细的沙盘,还准备了多种渗透方案。
炮兵连那边,战士们正在学习使用新缴获的迫击炮。虽然装备老旧,但每个人的学习热情都很高。
最让刘肖感动的是工兵连。在没有专业工具的情况下,他们自制了各种爆破装置和渡河器材,虽然简陋,但都很实用。
傍晚,刘肖登上了根据地旁边的制高点,眺望着黑风寨的方向。夕阳的余晖洒在山峦之间,仿佛给群山镀上了一层金边。
周文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还记得我们刚来的时候吗?那时只有几十个人,几杆枪。
记得。刘肖点头,那时我们连明天的粮食在哪里都不知道。
现在,我们要主动出击了。周文感慨地说,这一年多,我们走过的路,付出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刘肖没有说话,但他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从黄埔的教育到根据地的负责人,再到特别作战团的团长,这一路走来,他见证了太多的牺牲,也收获了太多的成长。
如今,他即将带领这支亲手打造的铁流,奔向更加广阔的战场。新的使命,新的征程,就在眼前。
夜幕降临,根据地里却灯火通明。特别作战团的战士们正在做最后的准备,他们知道,天亮之后,就将迎来建团以来的第一场考验。
而刘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