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将青龙隘染成一片血色,硝烟在晨风中缓缓飘散。刘肖站在刚刚夺取的隘口上,用望远镜观察着后方正在逼近的敌军援兵。尘土飞扬中,可以看到至少一个团的兵力正在快速推进。
“团长,伤员已经全部转移到隘口后方。”许向前脸上沾满硝烟,声音嘶哑,“程副团长还在昏迷,苏医生说需要立即手术,但我们的药品......”
刘肖放下望远镜,目光扫过阵地上正在抢修工事的战士们。经过一夜激战,每个人脸上都写满疲惫,但手上的动作却没有丝毫迟缓。
“药品的事我来想办法。”刘肖转向通讯员,“给总部发电:青龙隘已攻克,我部伤亡惨重,急需药品补给。另,敌军一个团正从后方逼近,我部将死守隘口,确保转移通道安全。”
“是!”
周文从阵地前沿回来,脸色凝重:“老刘,战士们太疲惫了。很多人已经连续战斗十多个小时,弹药也不多了。”
刘肖望向正在有序通过隘口的转移部队。长长的队伍中,有步履蹒跚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女,还有抬着担架的民兵。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我们必须守住。”刘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就在这时,赵立仁带着侦察连的残余部队从侧翼撤回。这个一向玩世不恭的汉子此刻浑身是血,左臂用绷带吊在胸前。
“团长,敌军配置摸清楚了。”赵立仁喘着粗气,“是敌人的精锐部队,配备有山炮和重机枪。预计半小时内就会到达我军阵地。”
刘肖点点头,转向在场的干部们:“都听到了?我们只有半小时准备时间。现在我命令:一营继续防守隘口正面;二营在左翼设伏;三营作为预备队;侦察连和工兵连负责右翼。”
各营连长领命而去。阵地上顿时忙碌起来,战士们利用缴获的武器弹药,加固工事,布置火力点。
刘肖特意来到炮兵阵地。经过昨夜激战,炮兵连只剩下两门还能使用的迫击炮,炮弹也所剩无几。
“团长,”炮兵连长声音低沉,“我们只剩十二发炮弹了。”
“省着用。”刘肖拍拍他的肩膀,“每一发都要用在刀刃上。”
准备工作刚刚就绪,敌军的先头部队就已经出现在视野中。训练有素的敌军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在远处展开阵型,炮兵开始试射。
“隐蔽!”
炮弹落在阵地前方,激起漫天尘土。敌军显然想要先用炮火削弱守军的防御。
刘肖在指挥所里观察着敌军的部署。通过系统的战术推演,他很快发现了敌军的弱点——左翼的山林地形复杂,不利于大部队展开。
“通讯员,告诉二营长,放敌人进入射程再打。重点打击敌军的指挥系统和炮兵观察员。”
“是!”
果然,敌军在炮火掩护下,首先向二营防守的左翼发起了进攻。一个连的敌军呈散兵线向山上推进。
阵地上寂静无声,战士们屏息等待。直到敌军进入百米之内,二营长才一声令下:“打!”
密集的枪声顿时响彻山谷。占据有利地形的二营战士们给敌军造成了重大杀伤。第一波进攻很快被打退。
但敌军显然不会就此罢休。调整部署后,他们同时向正面和左翼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
战斗进入白热化。阵地上硝烟弥漫,枪声、爆炸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
刘肖亲自来到正面阵地。这里的情况最为危急,敌军已经突入到阵地前沿,双方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
“团长,你怎么上来了?”一个满脸是血的连长焦急地喊道,“这里太危险了!”
刘肖没有回答,而是捡起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枪:“特别作战团,跟我上!”
团长的身先士卒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战士们如同下山猛虎,将突入阵地的敌军全部歼灭。
然而,危机远未解除。敌军改变了战术,集中所有炮火轰击隘口处的阵地。剧烈的爆炸声中,一段工事被炸塌。
“工兵连,抢修工事!”刘肖大喊,“医疗队,抢救伤员!”
苏湘云带着医疗队在枪林弹雨中穿梭,抢救着每一个伤员。这个平日里温婉的女子,此刻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毅力。
战斗持续到正午,敌军仍然没有突破防线。但守军的伤亡在持续增加,弹药也即将告罄。
“团长,子弹不多了。”许向前报告,“最多还能支撑两个小时。”
刘肖望着山下再次集结的敌军,心中升起一股决绝。他知道,最后的时刻即将到来。
“通讯员,给总部发报:我部已完成阻击任务,转移部队已安全通过。特别作战团将战至最后一人,绝不后退半步。”
说完,他拔出腰间的手枪,对阵地上的战士们高声喊道:
“同志们!我们身后是三千多名同志和群众,我们多坚守一分钟,他们就多一分生的希望!今天,我们也许都会死在这里,但是我们的牺牲将换来革命的希望!”
战士们纷纷站起身,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视死如归的火焰。
“誓与阵地共存亡!”
呐喊声响彻云霄。
就在这时,远方突然传来一阵嘹亮的军号声。一面红旗在敌军后方高高飘扬。
“是我们的援军!”眼尖的战士惊喜地大叫。
刘肖举起望远镜,只见一支生力军正从敌军侧后方向发起猛攻。领头的指挥官身形矫健,冲锋在前。
“是林中虎!”赵立仁惊喜地喊道,“他带援军来了!”
形势瞬间逆转。遭到前后夹击的敌军很快陷入混乱,开始溃退。
当林中虎带着部队冲上阵地时,看到的是一幅惨烈的景象:阵地上到处都是阵亡将士的遗体,幸存者们个个带伤,但每个人的眼神依然坚定。
“团长!”林中虎向刘肖敬礼,“红三团一营奉命前来支援!”
刘肖还了一个军礼,声音沙哑:“来得正好。”
他望着山下溃退的敌军,又回头看看正在远去的转移部队,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通道,守住了。
特别作战团用鲜血和生命,为革命保存了宝贵的火种。而这场惨烈的阻击战,也让这支队伍在战火中淬炼得更加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