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舟落地,也意味着有人到了目的地,此前共落地了两次,这次便轮到他下飞舟了。
他将东西收拾好,离开小飞舟,掏出那一张灵能通讯符,正欲使用联系接应他的人。灵能通讯符便传来震动。
广羽按下亮点,点击确认,灵能通讯符由内而外散发出点点光芒,逐渐形成一道人形光团,十分逼真。
“全息投影?”广羽有些吃惊,他还没有用过这灵能通讯符,以为这东西最多只能传音,没想到竟还能传像。
“你就是广羽小兄弟吧?我是周锐,是来接应你的弟子。”名叫周锐的光影开口道。
“我就是广羽,请问这位大哥你现在在哪?”广羽回道。
“你现在应该刚下飞舟吧,我就在......”周锐开始描述自己的位置。
广羽也循着他的描述,成功找到了周锐他人。
广羽关掉通讯符,拿出寒汐卫交给他的信物递给周锐。周锐只是简单的看了几眼,便归还给广羽。
其实这张通讯符就足以证明他的身份,给信物只是进一步确认。若真的有人能两个都伪装出来,那他们也没有办法。
“走吧,小兄弟,我还以为你不会来了。”周锐在前面带路道。
广羽点头跟上,道:“周大哥,你为什么觉得我不会来了呢?”
“我听过你的故事,若是放在平常,以你的现在的修为与年纪,剑宗内肯定一大堆人抢着教你,但好巧不巧,不久前剑宗刚有过一次大规模开山收徒,现在整个剑宗内全是人,资源十分有限。”周锐解释道。
“小兄弟你这个时候过来,怕是宗内没有多余的资源分给你,毕竟多一个人就要多一份资源,宗内上下若是有人收你为徒,就怕你要分走别人的资源,这样肯定会有人不满,出现一些上面不愿看到的局面。”
“剑宗内虽也是以武道为尊,但我们剑宗创立之初便是给所有人一个机会,他们加入剑宗也是为的这一个机会,至于后面的资源就要靠自己的实力去争取。”
“所以,说白了现在剑宗已经拿出压箱底的资源了,修炼资源有,但教学资源已经到极限了,你也是一步一步走来,也知道习武若是无人指导,自己摸索是很容易受伤的。”
“武教的确能享受到更多资源,但这一切都要自己去争取,武学方面更是没几个人会抽出时间来教你,反倒是是你还要抽出时间来去教别人。”
“这种环境下,你还愿意来我是没有想到的,难道是上面没有告诉你具体情况吗?”周锐突然提到。
广羽摇了摇头,道。“我大致了解过了,他们没有隐瞒,只是没有想到剑宗内部竟然收了这么多人。”
“其实,剑宗这样也是出于无奈,光靠上面的人自己去下山收徒,那都要等到他们老了再说,而老了就离开山门,不知跑哪游玩去了,哪有什么收徒的心思。”
“而每年招收的外门弟子,通常缺乏信念,在武道上走不了多远,便离开山门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根本没有多少人进入内门,具有教人习武的资格。”
“上面不愿看到宗门人丁稀少,只好下达硬性指标,当然以上都是自己猜的,小兄弟你听听就好,别往心里去。”
周锐在心中感叹道:“也不知宗门此举是重获新生,还是自取灭亡?”
大规模收人,有利有弊,希望宗门能压得下弊端吧。
“好了,前面就是灵悬列车站了,我们还在城外,要先到万剑城内,再坐车才能到达剑宗。”周锐指着前方的车站道。
“这个要付钱的吧,我怎么付钱上车?”广羽看着那些似曾相识的设备,不好意思的问道。
“你没有坐过?刷你的灵能通讯符就好,镇妖军应该帮你存了点钱,对了,还有你的小剑,他可以你的通讯符上施加烙印,进入我们剑宗的专属频道。”周锐有些诧异,但还是耐心解释道。
镇妖军那地方灵气几乎没有,确实没有灵悬列车坐。
广羽在心中嘀咕:“想不到这灵能通讯符的技术含量这么高,小小一张就有这么多功能,它的设计与工艺简直无法想象。”
他小心翼翼的拿出灵符,学着周锐的动作,刷符上车。
“若是有人没有灵符呢?那他怎么上车?”广羽与周锐坐在一起,好奇的向他问道。
“车站还有人工通道,但需要你的身份证明,不过一般会来坐车的都会有灵符,走人工通道的还是少数,他们大多都是过来尝试一下,身份,动机没什么问题后,交钱交灵石就行。”周锐解释道。
广羽点头,看来这灵悬列车对他们来说也是既陌生又熟悉,就像宇宙航行器一样,很多人都知道,可实际上没几个人坐过。
“你们好,例行检查,请出示相关证明。”一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指着广羽他们的剑,问道。
周锐点头,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证明,广羽见此也拿出了自己的剑宗信物与通讯灵符。
工作人员核实了周锐的身份,又拿出了个小仪器,扫过广羽的灵符,确认了信息。
“身份没有问题,谢谢配合,不过这位广羽小兄弟,你登记的脸部信息怎么是一副画像?记得改天去重新登记一下,以免不必要的麻烦。”工作人员道。
广羽听到此话,有些不知所措,不知回答些什么。
“他是东江来的,登记信息不方便。”周锐解释道。
工作人员点头道:“我知道,还有你们若是看到可疑火器,记得上报,有奖金。”说完,他便拿出一张高级灵符,点了几下,一团立体光影便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广羽内心有些感慨,这长杆,这扳机,这握把,这整体的构造,这不就是一把标准的‘步枪’嘛?
这火器的在银河系那边可是有着相当一段长的历史,他不可能认错的。
至于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枪’,他倒是没有太大的意外,毕竟这东西有材料,有需求,有技术便能应运而生。
优秀的设计总是会有相通之处,除非物理性质大变,多了或少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