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周延执意要送林南笙去上班。知道了面包店的确切位置后,他站在店门外,趁着清晨街道行人还不多,笑着向她索要“上班吻”。
林南笙看着不远处正在拉开店门的托马斯太太,脸颊微红,飞快地在他唇上啄了一下就想跑。
“就这么打发我?”周延低笑,手臂稍稍用力,又结结实实地亲了一下才心满意足地松开,“加油,周太太。下班我来接你。”
林南笙的工作主要是将冷却好的面包分类、装袋、贴价签,以及在客流高峰期协助收银。托马斯太太耐心地教她辨认各种面包的德文名称:“brezel”(扭结面包)、“Roggenmischbrot”(黑麦混合面包)……
今天生意格外好,林南笙忙得脚不沾地。她需要不断在柜台和货架间穿梭,用刚学的零碎单词加上手势与顾客交流:
“Zwei croissants, bitte.”(两个牛角包,谢谢。)
“das macht sechs Euro funfzig.”(一共六欧五十。)
遇到复杂的询问,她只能歉意地笑笑,赶紧求助托马斯太太或拿出手机翻译器。
人流渐歇,一样在店里兼职的家庭主妇苏珊(Susan)过来和她一起整理货架。苏珊性格开朗,用简单的英语夹杂着德语和她聊天:
“Lin, 今天……很忙,viel los(人很多)!”
林南笙笑着点头:“Ja, aber gut!”(是的,但是很好!)
苏珊看着她纤细的身影和耐心的样子,忽然说:“du bist gut mit Kindern?”(你和孩子们相处得来吗?)她比划着,“你,小小的,nett(友善),Kinder(孩子们)会喜欢。”
这时,兼职的大学生马克(mark)也凑了过来。他因为大学课程涉及东亚文化,对林南笙很感兴趣。听到苏珊的话,他用英语补充道:“苏珊说得对。林,如果你想在这里长期发展,可以考虑去考一个b2水平的德语证书。有了它,再加上你这种温和的气质,Kinderg?rtnerin(幼儿园老师)是个很好的选择。这里很缺合格的幼教。”
“幼师” 这个词,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林南笙的心湖。她想起刚来时,周延给她的建议里,也提到过当地中文学校或幼儿园是可能的方向。此刻,来自本地人苏珊和马克的相同建议,让这个想法变得更加具体和真切了。
她感激地对马克和苏珊笑了笑,用翻译器认真地输入并播放出德文:“Vielen dank fur den Rat. Ich werde daruber nachdenken.”(谢谢你们的建议,我会认真考虑的。)
下班时,周延准时出现在店外。林南笙快步走出来,脸上带着忙碌后的红晕和一丝新的憧憬。
“累不累?”周延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包。
“累,但是很开心!”她坐进车里,系好安全带,迫不及待地跟他分享,“周延,今天苏珊和马克都建议我去考b2德语,然后尝试做幼师。你说……我能行吗?”
周延看着她眼中重新燃起的、带着点不确定却又跃跃欲试的光芒,心中一动。他发动车子,语气沉稳而充满支持:
“他们很有眼光。我的笙笙,当然能行。只要你感兴趣,我们就去了解需要准备什么,一步一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