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会儿,苏敏之想起许一南妈妈的事情,又问女儿:“念念,你觉得许一南的妈妈当初那样做,是做错了吗?”
苏念念正专心对付一块蟹钳,闻言停下了动作。
她很认真地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我觉得她没有错。”
“说实话,”她继续说,“我还挺佩服她的。在那个时候,她没有被家庭束缚住自己,敢于一个人跑去国外,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事业。我觉得她挺勇敢的。”
苏敏之的脸上闪过一丝真切的惊讶。
“但是,你知道吗,很多人会说她这样做很自私,”苏敏之试探着说,“会说她是个不负责任的母亲,抛弃了自己的孩子和家庭。”
苏念念抬起头,看着妈妈,反问道:“那妈妈觉得她自私吗?”
苏敏之沉思了片刻,缓缓地说:“妈妈觉得,女人有时候适当自私一点,为自己多考虑一些,这并没有错。”
苏念念认真地看着妈妈,等待她继续说下去。
苏敏之放下筷子,继续说:“因为这个社会给女性提供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念念,你可能现在还体会不到,但妈妈在工作中看得很清楚。”
“妈妈的工厂里,那些老师傅、技术员,甚至中层以上的管理者,你看看,几乎清一色都是男性。”
“为什么?因为在所有人根深蒂固的观念里,都觉得女性要生孩子、要照顾家庭,没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里。”
“所以,”她的声音变得有力,“一旦女性有那么一丝一毫的机会,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可能性,也得牢牢抓住它,不能轻易放手。因为一旦错过了,可能就再也没有下一次机会了。”
苏念念认真地听着,她能感受到妈妈话语中的真诚和无奈。
“就像前段时间,”苏敏之想起了田小梅,“工厂里有一位车间的女工来找我,说她不想一辈子待在生产线上,她想转岗到销售科工作。”
“妈妈当时其实特别高兴,因为很少有女工会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大部分人都安于现状。”
“妈妈很愿意给她这个机会,并且真心希望她能成功。因为妈妈知道,她迈出这一步需要多大的勇气。”
“如果她成功了,就能给其他女工树立一个榜样,让她们知道,女性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也可以追求更好的发展。”
苏念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妈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所以你也会支持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对吗?”
苏敏之欣慰地笑了:“对,妈妈就是希望你能成为一个独立、有主见的女孩子。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放弃自己的梦想,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窗外的夜色已经完全降临,屋内的灯光温暖而明亮。
母女俩继续吃着晚饭,又聊了几句学校里的趣事,话题最终还是回到了“明天早饭想吃什么”的日常琐碎上。
此时的方家,也正在吃晚饭。
方父突然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
“今天厂里开会了,”方父的声音不大,却瞬间让饭桌上安静下来,“上面下了新文件,以后……不再实行退休工人子女顶替的办法了。”
“从今往后招工人,都要发布招工简章,公开招聘,择优录取。”
“嗯。”方豫明点点头,筷子在碗里拨弄着米饭,对此并不意外。
“这事我早就听说了,是上面下的文件,改革的大方向嘛。”
他抬起头,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对咱们家倒是没什么影响。我跟姐姐都有工作,都是正式工。”
他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却没有注意到坐在身边的妻子李瑶脸色微微一变。
李瑶低着头,筷子在碗里搅了又搅,却没有往嘴里送一口饭。
她目前在糖厂的食堂上班,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准备早餐,一天到晚在油烟里打转,回家时满身都是油腻腻的味道。工作又累又脏,工资还不高。
她心里早就盘算好了,等再过几年方父退休了,自己怎么着也得想办法把这份工顶替过来。
棉纺厂是大厂,福利待遇比糖厂好多了!
这下好了,这条路彻底断了,泡汤了。
方豫明没有察觉到妻子的情绪变化,他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继子李鹏鹏的碗里,温和地问道:“鹏鹏,转学到新学校还适应吗?”
李鹏鹏抬起头,脸上露出有些腼腆的表情。
他小声说:“语文还好,老师讲的课文我都能听懂,就是……数学,有些地方听不懂。”
“感觉这边学校的老师讲得好快,有些知识点讲完就过去了,我还没反应过来呢。”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更小了。
方母听到这话,撇了撇嘴,张口想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心里暗暗嘀咕:反正不是自己的亲孙子,学习好坏管这么多干嘛。
李瑶连忙对儿子说:“鹏鹏别着急,数学这东西慢慢就能跟上了。等会儿吃完饭,让你爸爸帮你看一下作业本,看看到底是哪里不懂。”
她又转头对方豫明说,语气里带着几分请求:“豫明,等一下你帮鹏鹏辅导一下数学吧?你到底是大学生。”
“好的,没问题。”方豫明爽快地答应了,“等会儿我帮他看看。”
方小磊一直默默地吃着饭,时不时抬眼瞅一眼方豫明。
他本来想着饭后能单独跟爸爸聊会儿,问问他关于下海经商的事情考虑得怎么样了。
现在看来,又被这对母子给占了。
方豫明夹了口菜,突然想起什么,转头问方父:“爸,我听说现在国营厂里,还要搞什么‘劳动组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方父放下筷子,重重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了几分疲惫。
他在棉纺厂干了一辈子,眼看就要退休了,却遇上了这翻天覆地的大改革。
“唉,是这么回事。”方父点点头,“上面说要提高生产效率。现在车间的生产班组要搞‘双向选择’,班组长可以选工人,工人也可以选班组长。”
“那……那没被选中的工人怎么办?”方母有些担心地问。
“没被选中的,就成了‘富余人员’。”方父的声音有些沉重。
“这些人暂时待业,厂里会发一个基本工资。然后看看后面有没有什么三产项目需要人手,或者……他们也可以选择停薪留职,自己出去找活干。”
“那不就是没工作了吗?!”
方父摇摇头:“改革嘛,总得有些阵痛。”
方母立刻想到了自己的女儿,紧张地问:“那小晴呢?她……她不会被波及吧?”
“瞎操心!”方父打断了她的话,“不会的,我还在呢,哪能让小晴没工作。”
方母这才放下心来,继续低头吃饭。
而方豫明,却在听到父亲刚才提到的“停薪留职”四个字时,心里突然一动。
他脑海中浮现出那天晚上,方小磊兴冲冲地找他,建议他趁着现在的好时机,下海经商的情景。
方豫明觉得自己始终没有前妻那么有魄力,始终没有下定这个决心。
他在心里重重地叹了口气。
或许,自己就是这样的性格吧,稳重有余,闯劲不足。
他端起碗,默默地扒了一口已经有些凉了的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