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沾在院角的篱笆上,余晚星已经背着竹篮出了门。她没有真去后山,而是绕到村外一处隐蔽的灌木丛后,确认四周无人后,快速进入空间——昨天那两盆青菜苗的对比还在眼前,灵泉和黑土地的奇效让她迫不及待想种上一批能端上餐桌的蔬菜。
空间里的试验田早已翻松,余晚星从储物格里取出萝卜籽和青菜籽,这是她之前从镇上集市买的普通种子,模样和村里人种的没差别,就算被人看到也不会起疑。她蹲下身,在黑土地上划出整齐的小垄,将种子均匀撒进去,动作细致得像在雕琢一件珍宝。撒完种子,她又从灵泉舀来清水,沿着垄沟缓缓浇下,看着水珠渗入土壤,心里满是期待。
接下来的几天,余晚星每天都趁孩子们熟睡后进入空间查看。灵泉的效果比她预想的还要好——第三天,青菜就冒出了嫩绿的芽尖;第五天,萝卜苗也破土而出,叶片舒展着,在空间的银辉下泛着鲜亮的光泽;到了第七天,青菜已经长到了能采摘的高度,萝卜的叶子也郁郁葱葱,地下的根茎隐约能看到膨大的迹象。
“差不多可以摘了。”余晚星看着长势喜人的蔬菜,心里盘算着怎么把它们“顺理成章”地带回家。她找来一个破旧的竹篮,先在篮底铺了层干枯的野草,再小心翼翼地把青菜和萝卜拔出来——拔萝卜时特意带了些泥土,让根茎上裹着新鲜的湿泥,看起来就像刚从后山挖出来的野蔬。
清晨天还没亮,余晚星背着装满蔬菜的竹篮回到家。她没有直接进厨房,而是先把竹篮放在院角的柴堆旁,故意沾了些草屑在篮子边缘,又用袖子擦了擦额头,假装出“爬山挖菜”的疲惫模样。
“娘,你回来了!”许明听到动静,揉着眼睛从屋里跑出来,看到竹篮里的蔬菜,眼睛一下子亮了,“娘,这次挖的野菜看起来好新鲜啊,比之前的绿多了!”
余晚星笑着点头,故意喘了口气:“是啊,今天运气好,在后山的向阳坡找到一片,那里土松,野菜长得也旺。你快去喊弟弟妹妹起来,今天娘给你们炒青菜、炖萝卜。”
许明兴奋地跑去喊弟弟妹妹,不一会儿,屋里就传来了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余晚星走进厨房,把蔬菜放在水盆里清洗——洗的时候特意留了些泥土在根茎缝隙里,既不影响食用,又能维持“野蔬”的假象。她切了些腊肉,和青菜一起翻炒,又把萝卜切成块,和玉米一起炖在锅里,很快,厨房里就飘出了诱人的香味。
“好香啊!”许宝趴在厨房门口,踮着脚尖往锅里看,小鼻子一抽一抽的,“娘,什么时候能吃饭呀?宝饿了。”
余晚星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快了,再等一会儿,炖烂点才好吃。”
饭菜端上桌时,孩子们都忍不住咽了口水。许亮夹起一筷子青菜,放进嘴里嚼了嚼,眼睛一下子睁大了:“娘,这青菜好好吃啊,比之前的甜多了!”许兰也点点头,小口吃着萝卜,说:“萝卜也好吃,一点都不涩。”
余晚星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模样,心里满是欣慰。许明吃了几口,突然抬头问:“娘,后山的野菜怎么突然变好吃了?是不是因为天气凉了?”
余晚星心里一动,顺着他的话往下说:“是啊,秋天的野菜长得扎实,味道自然好。以后娘要是找到好地方,就多挖点回来,给你们换着花样做。”许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埋头吃了起来。
午饭过后,余晚星把剩下的蔬菜整理好,放在厨房的阴凉处。她刚收拾完,就听到院门口传来敲门声——是邻居刘婶,手里拿着半袋红薯,笑着说:“晚星,我家红薯收了,给你送点尝尝。刚听宝说你挖了好野菜,我也来问问,你在哪片坡挖的?我也去试试。”
余晚星心里一紧,赶紧笑着说:“刘婶,就是后山最里面的那片坡,路不太好走,你要是去可得小心点。而且那片野菜不多,我也是碰巧挖到的。”她故意说得模糊,既回应了刘婶的问题,又避免她真去“找地方”,暴露自己的秘密。
刘婶点点头,又聊了几句家常才离开。余晚星送刘婶出门,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暗暗提醒自己:以后行事要更谨慎,就算是“后山挖菜”的借口,也不能留下太具体的线索,不然很容易被人识破。
可她不知道,此刻村外的树林里,黑影正拿着望远镜观察着余家的动静。他看到余晚星背着竹篮回来,又看到刘婶上门,心里满是疑惑:“这女人最近总能挖到‘好野菜’,到底是真运气好,还是有别的门道?”黑影收起望远镜,转身向破庙走去,他觉得,有必要把这个发现告诉黑袍人,说不定能从这里找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