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夜晚,孩子们早已睡熟,余晚星却毫无睡意。她坐在桌前,借着微弱的月光,翻看着家里仅有的几枚铜板,眉头紧紧皱着。小菜地里的蔬菜长势喜人,但仅靠种地,根本无法满足母子八人的生活需求,更别说给孩子们买新衣服、改善伙食了。“必须尽快找到赚钱的门路。”她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接下来的几天,余晚星一边照料菜地里的蔬菜,一边琢磨着赚钱的法子。她试过编织草帽,可手艺生疏,编出来的草帽既不美观也不结实,根本卖不出去;她也想过帮人缝补衣物,可家里没有足够的针线和布料,只能作罢。就在她一筹莫展时,孩子们吃零食时满足的表情突然浮现在她眼前——“对了,我可以做点心去镇上卖!”
这个想法让余晚星眼前一亮。她从小就跟着母亲学做点心,手艺还算不错,而且用灵泉水做出来的点心,口感比普通点心好太多,肯定能吸引顾客。为了验证这个想法,她特意找来家里仅剩的一点面粉和糖,偷偷用灵泉水和普通水分别做了两批饼干,放在一起对比。
用灵泉水做的饼干,颜色金黄均匀,散发着浓郁的麦香和甜味,口感酥脆香甜,入口即化;而用普通水做的饼干,颜色偏暗,香味清淡,口感也相对粗糙。两者一对比,差距一目了然。余晚星心里更有底了,她相信,只要用心做,用灵泉水做出来的点心,一定能在镇上卖出好价钱。
可开心之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做点心需要大量的面粉、糖、油等原材料,去镇上售卖还需要摊位,这些都需要钱。她翻遍了家里的箱子,也只找到几枚铜板,根本不够筹备启动资金。“必须想办法节省开支,攒够启动资金。”余晚星心里盘算着。
从那天起,余晚星开始严格控制家里的开支。她减少了每天的粮食用量,自己总是吃最少的,把更多的粮食留给孩子们;她不再买新的针线,而是把旧衣服上的线拆下来重新使用;她还带着孩子们去村外的山上捡柴火,减少买柴火的开支。孩子们虽然不知道母亲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节俭,但都很懂事,从不抱怨。
同时,余晚星也在想办法增加收入。她把家里闲置的旧家具、旧农具整理出来,卖给了村里收旧货的人,换来了几枚铜板;她还把自己出嫁时陪嫁的一支银簪子(分家时石家嫌弃样式旧,没拿走)当了出去,换来了少量银子。虽然这些钱离启动资金还有差距,但至少让她看到了希望。
余晚星把赚来的钱和节省下来的钱都小心翼翼地存起来,每天都会拿出来数一数,看着钱一点点变多,她心里充满了期待。可她也清楚,筹备启动资金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困难等着她——如何购买原材料、如何找到合适的摊位、如何应对镇上的竞争对手等等。她坐在桌前,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暗暗祈祷:希望一切都能顺利,让她能尽快赚到钱,给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她也不知道,这条赚钱之路会不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