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东茶馆伙计的传话,让余晚星彻底下定了赴约的决心。但在此之前,她要先见证这一阶段“产品+团队”双驱动模式的最终成效——经过近一个月的产品创新迭代与团队人力优化,小吃铺是否真的实现了活力升级,能否支撑后续可能到来的合作业务,她需要一个清晰的答案。
清晨卯时,小吃铺准时开门,第一缕阳光透过门窗洒进来,照亮了后厨忙碌的身影。刘嫂正按新配方制作紫薯馒头,白糖用量减少后,面团的色泽更加自然,蒸好的馒头散发着淡淡的紫薯香,甜度恰到好处;李嫂则在熬制改良后的荠菜粥,焯水时间延长、切碎程度提高,让荠菜变得软糯细腻,连之前抱怨口感偏硬的年长顾客,都笑着说:“这粥熬得越来越合我胃口了!”
前堂里,牛婶热情地迎接每一位顾客,熟练地引导着点餐秩序;阿强专注地打包着小吃,经过分工细化后,他的手速又快了不少,“半炷香打包20份”的标准早已轻松突破;王哥则把外场打扫得一尘不染,物料整理得整整齐齐,为顾客营造了舒适的用餐环境;许明拿着小本子,一边记录订单,一边统计着新品的销售数据,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不到辰时,店里就已经座无虚席,店门口的遮阳棚下也挤满了等待打包的顾客。大家点着改良后的春季新品,也期待着即将推出的秋季新品。一位常来的熟客笑着对余晚星说:“老板娘,你们家的小吃不仅越来越好吃,品类也越来越丰富了!以后我们吃饭,就认准你们家了!”
中午休息时,许明拿着统计数据,兴奋地向余晚星汇报:“娘,这一周来,经过迭代优化的春季新品销量又涨了!荠菜粥日均销量突破100碗,紫薯馒头日均销量80个,葱花油饼和咸香花卷的销量也分别增长了15%和10%!更重要的是,顾客的好评率达到了95%,比之前提高了5个百分点!”
除了产品创新的成效,团队优化的成果也十分显着。许明继续说道:“分工细化后,大家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后厨制作效率提高了40%,前堂服务效率提高了30%,人力成本占比反而下降了5%。现在即使客流比之前增加了20%,大家也能从容应对,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忙得焦头烂额了。”
余晚星看着统计数据,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产品创新+团队升级”的双驱动模式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效。产品创新让小吃铺保持了对顾客的持续吸引力,不仅带动了客流和营收的增长,还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团队升级则为小吃铺的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优化分工、提升效率,确保了在客流激增的情况下,依然能提供稳定、优质的服务。
更让余晚星惊喜的是,双驱动模式还带来了团队凝聚力的提升。现在的团队,不再是各自为战,而是形成了一个紧密合作的整体。遇到问题时,大家会主动沟通、互相帮助;有了新想法时,大家会一起讨论、共同完善。这种融洽的团队氛围,不仅让工作变得更加愉快,也为小吃铺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看着店里热闹非凡的景象,听着顾客们满意的夸赞,感受着团队成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余晚星心里很是欣慰。她知道,小吃铺已经彻底摆脱了初创期的艰难,步入了充满活力的稳定发展阶段。“产品+团队”双驱动模式的成功,为小吃铺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她有了更多的底气去面对那位神秘的合作者。
可就在这时,许亮突然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件精致的礼盒,对余晚星说:“娘,刚才镇东茶馆的伙计又来传话了,说那位先生让他把这个礼盒交给您,还说这是一点小小心意,希望您明天能准时赴约。”余晚星接过礼盒,心里充满了好奇:这个礼盒里装的是什么?那位神秘合作者到底是谁?他提出的合作,真的能给小吃铺带来新的机遇吗?她深吸一口气,决定明天一早就去镇东茶馆,揭开所有的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