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把小院的青砖地染成暖金色,巷口传来孩子们清脆的嬉闹声,余晚星正弯腰收拾小吃铺的桌椅,听到声音便直起身,脸上露出温柔的笑意。
“娘!我们回来啦!”许明背着书包跑在最前面,身后跟着蹦蹦跳跳的许亮,许伟牵着许柔的手,慢慢跟在后面。四个孩子冲进院子,像小麻雀一样围到余晚星身边。
“今天在学堂学得怎么样?”余晚星伸手帮许明理了理歪掉的衣领,又摸了摸许柔冻得发红的小脸蛋。
“娘,我今天得了先生的表扬!”许明仰着小脸,得意地举起手里的作业本,“先生说我字写得好!”
“哇!大哥好厉害!”许亮拍着小手,许柔也跟着奶声奶气地喊:“大哥真棒!”
余晚星笑着接过作业本,看着上面工整的字迹,眼里满是欣慰:“明儿真乖,晚上娘给你们做你们最爱吃的葱花饼。”
“太好了!谢谢娘!”孩子们欢呼起来,院子里瞬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一幕,恰好被站在西厢房门口的张衍之看在眼里。他靠在门框上,身上还披着厚外套,脸色虽依旧苍白,眼神却柔和了许多。他看着余晚星被孩子们围在中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里泛起一阵莫名的触动。
他出身将门,自幼在军营和官场中长大,见惯了尔虞我诈和铁血肃杀,像这样充满温情的家庭场景,对他来说格外陌生,却又莫名地让他感到温暖。他注意到,许明作为大哥,格外懂事,主动帮余晚星搬凳子、擦桌子;许亮虽然调皮,却很会照顾弟弟妹妹,总是把好吃的让给许伟和许柔;许伟性格文静,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偶尔帮余晚星递个东西;许柔年纪最小,最是黏人,一直拉着余晚星的衣角,撒娇要抱抱。
四个孩子对余晚星言听计从,依赖至极,而余晚星对每个孩子都照顾得无微不至,眼神里满是母爱。张衍之看着这温馨和睦的画面,想到余晚星一个单亲母亲,独自抚养四个孩子,还要经营这家小吃铺,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心底悄然生出敬佩之情。
“张先生,你怎么出来了?”余晚星抬头看到张衍之,笑着打招呼。
张衍之回过神,微微点头:“出来透透气,看到孩子们回来了。”
“是啊,孩子们刚放学。”余晚星说着,对孩子们说:“快跟张先生问好。”
“张先生好!”孩子们齐声喊道,声音清脆响亮。
张衍之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心里的冰冷似乎被融化了几分,他微微弯腰,对孩子们说:“你们好。今天在学堂开心吗?”
“开心!”许亮大声说,“先生教我们念诗了,我还会背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看着许亮摇头晃脑背书的模样,张衍之和余晚星都笑了起来。院子里的气氛越发温馨。
余晚星转身走进厨房,开始准备晚饭。孩子们则在院子里玩耍,许明帮着余晚星劈柴,许亮带着许伟和许柔捉迷藏。张衍之依旧站在门口,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眼神里的敬佩越来越浓。
他想到自己的处境,遭人陷害,流落他乡,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而余晚星虽然生活清贫,却有四个孩子陪伴在身边,一家人其乐融融。他突然觉得,这样的生活,或许也是一种幸福。
晚饭时,余晚星端上了香喷喷的葱花饼和几碟小菜,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开开心心地吃了起来。许柔年纪小,吃不好,余晚星耐心地喂她;许伟不爱吃青菜,余晚星轻声细语地劝说他;许明和许亮则一边吃,一边给余晚星讲学堂里发生的趣事。
张衍之坐在一旁,看着这温馨的场景,心里五味杂陈。他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人生,虽然风光无限,却少了这样的温情。他开始羡慕余晚星,羡慕她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羡慕她能拥有这样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晚饭过后,余晚星收拾好碗筷,开始辅导孩子们写作业。张衍之则回到西厢房,靠在床头,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刚才的温馨画面。他对余晚星的敬佩之情越来越深,同时也对这个家庭多了几分牵挂。
他知道,自己不能一直留在这里,等伤好之后,他必须离开,去查明是谁陷害自己,洗刷冤屈。可他心里却隐隐有些不舍,不舍这小院里的温情,不舍余晚星和孩子们的笑容。
就在这时,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伴随着一个焦急的声音:“晚星妹子,快开门!不好了!”
余晚星和张衍之对视一眼,都有些疑惑。这个声音是邻居王婶的,她这个时候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