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公平公正的土地流转
当东方天际泛起第一抹鱼肚白,沈铭终于落下了笔。
办公室里,烟灰缸早已堆满了烟头,泡了不知多少遍的茶水也凉透了。那张写满了《青云镇土地流转委员会章程(草案)》的稿纸,在微弱的晨光下,每一个字都仿佛浸透了他一整夜的心血。
他没有丝毫困意,精神反而处在一种极度亢奋后的澄澈状态。三十七次模拟失败的窒息感已经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手握唯一解法的笃定。
就在他放下笔,长长舒了一口气时,那熟悉的冰冷界面,悄然在脑海中浮现。
【新事件:推动青云镇土地流转】
【任务目标:成功建立以村民为主导的土地流转委员会,并完成第一笔土地流转签约。】
【任务难度:极高】
【任务提示:信任的建立,始于权力的让渡。】
“权力的让渡……”沈铭默念着这几个字,嘴边逸出一丝苦笑。这话说得轻巧,但对一个习惯了发号施令的行政体系而言,不亚于让它自断一臂。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拿起那份还带着体温的草案,径直走向孙镇长的办公室。
他知道,真正的第一场硬仗,现在才开始。
孙镇长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里面已经传出他中气十足的说话声。沈铭推门进去,只见孙镇长正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墙上的白板,对他的司机张伟指点江山。
“……所以说,思路要打开!教育是栽下了梧桐树,现在就得把金凤凰引进来!土地!土地就是我们最大的本钱!”
看到沈铭进来,孙镇长脸上的笑容更盛了,他高兴地招手:“沈铭,来得正好!我正跟小张说呢,你看看我这规划,气不气派?”
白板上,孙镇长用红笔画的宏伟蓝图旁,又多了几个新的方框:“特色民宿群”、“中草药种植基地”、“生态观光走廊”,每一个都透着一股大干快上的火热劲头。
“镇长,我通宵想了个方案。”沈铭没有去看那块白板,而是直接将手里的几页纸递了过去。
“哦?这么快?”孙镇长有些意外,高兴地接过来,“让我看看我们的大功臣又有什么高招。”
他戴上老花镜,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张伟给两人倒水时,茶杯碰撞的轻响。
孙镇长的表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
起初是期待,然后是疑惑,眉头渐渐拧成了一个疙瘩。当他看到“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一户一票选举产生”、“镇政府仅提供法律及技术顾问,不参与最终决策”这些字眼时,他的嘴巴微微张开,镜片后的眼睛里写满了不解。
等他翻到最后一页,看到“最终合同须经村民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投票通过方可生效”时,他猛地抬起头,像看一个陌生人一样看着沈铭。
“胡闹!”
孙镇长把那几页纸重重地拍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他摘下眼镜,揉着太阳穴,语气里满是压抑的火气:“沈铭,你熬了一晚上,就给我看这个?这是什么?这是投降书!”
张伟站在一旁,吓得大气不敢出。
“把权力交给村民?让他们自己选举?让他们自己去跟投资方谈判?”孙镇长气得笑了起来,只是那笑声里没有半分喜悦,全是讥讽,“你知不知道他们在村里为了一点灌溉水都能打出人命来?你让他们去谈几百上千万的合同?我怕他们没把合同谈下来,先为了谁当委员长,把自家的祠堂给点了!”
这番话,几乎和沈铭模拟中的场景一模一样。
“镇长,您说的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沈铭没有被孙镇长的怒火吓住,他的声音异常平静,“但问题的根源,不在于他们会不会吵架,而在于他们从根子上,就不相信我们。”
他顿了顿,看着孙镇长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越是主导,他们就越觉得这里面有猫腻。我们把好处说得天花乱坠,他们就越觉得这是个陷阱。因为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谁拿着刀想动他们的命根子,谁就是敌人。不管这把刀是金的还是银的。”
孙镇长愣住了,他张了张嘴,却发现没法反驳。昨天村民代表那决绝的神情,又浮现在他眼前。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退。”沈铭继续说,“我们不当那个拿刀的人。我们把刀柄,连同怎么用刀的说明书,一起交到他们自己手里。让他们自己去选出信得过的人,我们帮他们磨刀,帮他们看图纸,但最后下刀的,必须是他们自己。”
“这……”孙镇长被沈铭这套“刀柄论”说得有些发懵,但他还是本能地抗拒,“这说不通!我们是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怎么能当甩手掌柜?再说了,县里市里都看着呢,赵书记刚把我们捧成典型,我转头就跟他说,我们青云镇搞不定土地流转,要让老百姓自己来?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
“不,恰恰相反。”沈铭的目光亮了起来,“镇长,这非但不是丢脸,反而是我们青云镇能立起来的第二个,甚至比第一个更响亮的牌子!”
“什么意思?”孙镇长被勾起了好奇心。
“土地流转是全国性的难题,难就难在干群关系和信任缺失。我们如果能创造出一套‘公开透明,村民主导’的机制,成功解决这个问题,那就不再是简单的‘青云镇模式’了,我们可以叫它‘青云镇经验’!到时候,来我们这学习的,就不止是县里的教育局,可能是省里、甚至更高层级的部门!”
沈铭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的功劳,不是替村民谈成了一笔好生意。我们的功劳,是建立了一个能让生意公平、公正、公开谈成的平台!前者是政绩,后者是政治智慧。您觉得,赵书记更看重哪个?”
“政治智慧……”孙镇长喃喃地重复着这四个字,眼神闪烁,呼吸都变得有些粗重。
他不得不承认,沈铭这小子,画饼的本事比他这个老江湖还厉害。而且这饼画得逻辑严密,直戳他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孙镇长在屋里来回踱步,时而看看白板上自己画的蓝图,时而又看看桌上那份看似荒唐的草案。
他心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一个小人说:疯了!这小子就是个疯子!把希望寄托在一群村民身上,万一搞砸了,前途就全完了!
另一个小人说:赌一把!这小子每次看似疯狂的举动,最后不都成了?万一真成了,这功劳可就捅破天了!
许久,他终于停下脚步,死死地盯着沈铭,那眼神像是要把他看穿。
“沈铭,我问你,你有几成把握?”
沈铭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躲闪:“如果按照常规办法,一成都没有。但如果按这个方案,至少五成。”
“五成?”孙镇长嗤笑一声,“你这五成,也敢让我赌上整个青云镇的前途?”
“镇长,这不是赌博。”沈铭摇了摇头,“这是我们唯一的活路。”
孙镇长又沉默了。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人来人往的镇政府大院,手指在窗台上一下一下地敲着。沈铭知道,他在做最后的挣扎。
终于,孙镇长转过身,脸上已经没有了怒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好!”他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我陪你疯一次!”
沈铭心中一喜,刚想说话,却被孙镇长抬手打断。
“但是,有个条件。”孙镇长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空口白牙的方案,谁都会说。你要证明给我看,你这套东西,不是纸上谈兵。”
他指着窗外西边的方向。
“西坡那片地,涉及李家村、张家村、钱家村三个大村,还有两个小村。那里的村民最抱团,也最排外。特别是钱家村的钱大伯,李家村的李村长,都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孙镇长盯着沈铭,一字一顿地说道:
“我给你三天时间。三天之内,你必须让他们三个村,点头同意,愿意尝试你这个‘村民委员会’的法子。只要有一个村的代表人物公开反对,这事就当我没听过,你立刻给我销毁这份草案,老老实实回来,按我的办法办!”
“你,敢不敢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