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寻到城西破庙,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时,正见一个身着洗得发白铠甲的青年在劈柴,侧脸轮廓与史书里种师道的画像重合了七八分。
“阁下可是种兄?”赵宸将一袋米放在墙角,“晚辈赵宸,久仰种老将军威名,更知种兄近年受奸人所害,空有一身兵法却无用武之地。”
青年握斧的手一顿,眸中闪过警惕:“你是谁?为何知晓我的底细?”
“我知种兄上月还在边关练兵,却被高俅党羽构陷挪用军饷,革去职务。”赵宸掏出一份账册,“这是你被克扣的军饷明细,还有边关将士的联名举荐信,只要你愿与我联手,不仅能洗刷冤屈,更能让种家军的旗帜重新插上雁门关。”
种师道后代种云猛地抬头,斧刃映出他眼底的火光:“你凭什么信我?又凭什么觉得我会信你?”
“凭这。”赵宸展开一幅雁门关布防图,上面已标注好新增的三处烽火台与粮草库,“这是我根据种老将军的《西征策》改良的布防方案,种兄若愿执掌兵权,这图便归你。”
种云的手微微颤抖,那布防图上的笔触,竟与祖父临终前修改的手稿如出一辙。
离开破庙,赵宸转至太学旁的书斋,见一个青衫书生正挥笔写着《登闻鼓疏》,字里行间满是对时局的痛斥与忧思。
“陈兄这份奏疏,怕是递上去就会石沉大海。”赵宸将一摞空白奏纸放在桌角,“但若联合百余名太学生联名上奏,再附上这组流民安置策,效果或许不同。”
陈东抬笔的手停在半空,打量着眼前的青年:“你我素不相识,为何助我?”
“因陈兄的‘伏阙上书’,更因你昨夜在书斋烧掉的那封辞职信。”赵宸指了指纸篓里未燃尽的纸屑,“你虽愤懑,却从未想过放弃,这才是我大宋的脊梁。”
陈东猛地攥紧笔杆,墨滴在疏纸上晕开:“你想做什么?”
“聚天下英才,清君侧,安黎民。”赵宸将一枚玉佩放在桌上,“这是我祖上传下的信物,凭此可调动江南的三成粮草,若陈兄愿牵头太学生,这些粮草便作为赈济流民的启动资金。”
种云提着铠甲出现在书斋门口时,正见陈东将《登闻鼓疏》重抄一遍,添上了赵宸的流民安置策。晨光透过窗棂,照在三人交叠的影子上,破庙的柴薪味、书斋的墨香与赵宸身上的药草味缠在一起,竟生出一种莫名的笃定。
【系统提示:核心班底初成,解锁“团队协作”技能,种云兵法熟练度+20%,陈东奏疏影响力+30%】
汴京的秋意渐浓,赵宸刚处理完种云送来的边关军报,就见忠伯匆匆跑来:“小郎君,门口有位苏姑娘找您,说是……从祥符县来的。”
赵宸心头一跳,快步迎出去,果然见苏清婉扶着面色憔悴的苏父站在客栈门口,包袱上还沾着旅途的尘土。
“婉妹?苏先生?你们怎么来了?”赵宸又惊又喜,连忙上前扶住苏父,“快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