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怀仁吐露出的“舒淇”二字,如同一声惊雷,在江荣廷脑海中炸响,瞬间打乱了他所有的冷静与筹谋。他独自在审讯室内踱步,心乱如麻。恩人?政敌?这突如其来的真相让他一时难以接受,更不知该如何处置。
他第一个涌起的念头,是极其危险且粗暴的——让李玉堂立刻动手,让叶怀仁“被”畏罪自杀,一了百了,将这个秘密彻底埋葬。这个念头如此强烈,几乎冲昏了他的头脑。他立刻命人唤来刘绍辰。
“绍辰,”江荣廷屏退旁人,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叶怀仁胡乱攀咬舒大人,其心可诛!留着是个祸害。趁现在孟恩远还不知道,不如……让玉堂做个局,让他‘自尽’算了!”
刘绍辰闻言,脸色微变,连忙劝阻:“大人,不可!此事万万不可!”
“为何不可?死无对证,岂不干净?”江荣廷烦躁地道。
刘绍辰冷静分析道:“大人,叶怀仁毕竟是前路统领,刚刚被捕就‘自尽’,孟恩远会怎么想?朱抚台、乃至徐总督若深究起来,难免疑心。此乃下策,后患无穷。况且,叶怀仁活着,或许更有用。”
“更有用?”江荣廷眉头紧锁,“他活着,舒淇的事就可能泄露!你让我如何自处?”
刘绍辰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低声道:“大人,正因为他活着,我们才能让他说出我们想听的话。舒淇大人对您有恩,此事绝不能牵连到他。但总得有人来扛下这‘背后指使’的罪名。苏和泰,不就是现成的人选吗?”
江荣廷目光一凝:“你的意思是?”
“叶怀仁必定顾及家小。我们可以此为筹码,让他改口,一口咬死是苏和泰指使他抗拒裁军!如此一来,既保全了舒淇大人,又将矛头直指苏和泰这个真正的旧党魁首,正合徐总督、朱巡抚之意!岂非一举两得?”刘绍辰的声音带着一种冰冷的算计。
江荣廷沉默了。刘绍辰的计策,无疑比他的灭口之策高明得多,也阴险得多。
“就依你所言!”江荣廷下定决心,眼中恢复了往日的锐利与果决。
他再次提审叶怀仁。这一次,他没有威吓,而是屏退左右,单独面对这位已成阶下囚的前路统领。
“叶怀仁,”江荣廷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舒淇大人的名字,从此烂在你的肚子里。你若想让你的家眷不受牵连,甚至日后能得个温饱,就按本官说的做。”
叶怀仁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连连磕头:“但凭帮办大人吩咐!只求大人给条活路!”
“好。”江荣廷俯下身,一字一句地道,“你在供词上写明,是前吉林将军苏和泰,嫉恨新政,暗中指使你串联旧部,武装抗拒裁撤,意图搅乱吉林,对抗朝廷!听懂了吗?”
叶怀仁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绝望和释然的复杂表情。他明白了,自己成了权力斗争中的一枚弃子和替罪羊。但为了家人,他别无选择。
“卑职……明白!卑职这就写!一切都是苏和泰指使!”叶怀仁颤声应承下来。
很快,一份“铁证如山”的供词便摆在了孟恩远的案头。看着供词上苏和泰的名字,孟恩远先是一惊,随即脸上露出了狂喜之色,用力拍着江荣廷的肩膀:“荣廷老弟!你可是立了大功了!有了这份供词,苏和泰此番是在劫难逃!哈哈,天助我也!”
他丝毫没有怀疑供词的真伪,或者说,他根本不在意真伪,只需要一个能扳倒苏和泰的“确凿”证据。
江荣廷配合地露出笑容,心中却是一片冰冷。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彻底绑上了徐世昌、朱家宝的战车,也与吉林的旧势力彻底决裂。
孟恩远与江荣廷带着“辉煌”的整编成果和叶怀仁的“关键”供词,返回吉林城。与此同时,巡抚朱家宝那边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利用新政推行之便,暗中授意心腹,收集了大量苏和泰及其党羽在任期间贪腐受贿、卖官鬻爵的证据。如今再加上叶怀仁这份指控其“指使兵变、对抗朝廷”的供词,可谓人证物证俱全。
一份措辞严厉、证据详实的弹劾奏章,由朱家宝主笔,孟恩远、江荣廷联署,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直送京城,同时抄送东三省总督徐世昌。
扳倒苏和泰已成定局,整编的矛头随即指向了苏和泰经营最深、实力最强的吉林巡防营中路。中路下辖十营兵马,驻防省城周边及重要州县,统领乃是苏和泰的绝对心腹。
有了前路整编的“成功经验”和苏和泰即将倒台的大势,孟恩远和江荣廷对中路的整编更是雷厉风行。联合上书的裁撤方案迅速得到朱家宝批准:中路十营,即刻裁撤两营老弱,其余八营进行全面核查整顿。
这一次,孟恩远亲自挂帅,江荣廷鼎力相助。借着核查之名,凡是被认定为苏和泰心腹、或是对整编阳奉阴违的管带、哨官,一律就地革职,清除出队伍。空出来的统领之位,由孟恩远自己兼任!而那些关键的管带职位,则迅速由早已准备好、明确站队孟恩远的原中路军官,以及孟恩远从直隶带来的部分旧部填充。
为确保万无一失,在整编命令下达的同时,江荣廷密令驻防珲春的刘宝子、姜勇贵、王猛三营精锐,悄无声息地运动至吉林城外险要处驻扎。虽然未曾入城,但那无形的军事压力,足以让任何还想效仿叶怀仁的潜在反对者掂量掂量后果。
面对如此高压态势,以及苏和泰倒台在即的明确信号,中路巡防营内部原本铁板一块的苏系势力瞬间土崩瓦解。被裁撤者敢怒不敢言,被留下者则争先恐后地向孟恩远和新上任的管带们表忠心。
不过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吉林巡防营中路,这支原本由苏和泰牢牢掌控的武装力量,便被孟恩远和江荣廷联手,进行了一次彻头彻尾的“大换血”。孟恩远如愿以偿地将吉林最核心的军事力量抓在了自己手中,而江荣廷,虽然未掌控中路,但他作为整编的“利刃”和孟恩远最重要的合作者,其影响力和话语权,也随之深入到了吉林军政的核心层面。一场权力的更迭,在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刀光剑影的整编中,迅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