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的晨光刚漫过武昌宫的殿檐,诸葛亮便与孙权敲定了最终的出兵细节——陆逊率三万步骑主攻合肥,吕蒙领水师溯江而上,袭扰曹魏荆州江夏郡,两路兵马须在三日内同时动兵,与蜀军西线攻势形成呼应。
“吴侯放心,”诸葛亮起身拱手,目光恳切,“庞统在西线已备好万全之策,只要江东兵马一动,蜀军必全力牵制曹魏,绝不让司马懿分兵东援。他日共破曹魏,蜀汉必守盟约,不使江东将士白白流血。”
孙权亲自送诸葛亮至宫门,望着他远去的车马,转头对身旁的陆逊道:“孔明丞相诚意满满,你此番出兵,务必拿下合肥,莫要辜负了这大好时机。”陆逊躬身领命,当日便点齐兵马,往合肥方向开拔。
消息传到渭水北岸的蜀营时,庞统正站在陈仓城外的土坡上,观察魏军布防。亲兵捧着诸葛亮的信奔来,他展开一看,嘴角当即扬起笑意:“好!江东果然如期出兵,这下司马懿想不慌都难了。”
他转身对身后的魏延、姜维道:“传令下去,今夜三更,魏延率五千精兵袭扰陈仓西城门,只许佯攻,不许硬拼,务必让司马懿以为咱们要全力取陈仓;姜维你领一万步骑,绕至陈仓东北,截断魏军往长安的粮道——记住,见着曹真的旗号,不必迟疑,直接冲!”
原来,司马懿接管西线兵权后,虽着力稳定军心,却仍留曹真暂掌部分兵力,负责押运粮道——一来是顾及曹真宗室身份,二来也是想借他熟悉关中地形的优势,暂解粮荒之急。可他没料到,这一安排,竟给了蜀军可乘之机。
当夜三更,陈仓城外火光冲天。魏延率部猛攻西城门,喊杀声震彻夜空,守城魏军慌忙报信,司马懿亲自登城督战,一时竟无暇他顾。而此时,姜维已率部摸到陈仓东北的粮道,远远便见一队魏军打着“曹”字旗号,正护送着数十辆粮车缓缓前行。
“将军,是曹真的队伍!”亲兵低声喊道。
姜维眼中寒光一闪,抬手拔出佩刀:“传令,左右翼包抄,中路直取粮车,务必一举拿下!”
蜀军将士如猛虎下山,从两侧山林中呼啸而出。曹真的队伍本就因连日押运粮草疲惫不堪,又毫无防备,瞬间乱作一团。曹真坐在马背上,见蜀军杀来,惊怒交加,挥剑喊道:“列阵迎敌!谁若退后半步,军法处置!”
可慌乱的士兵早已没了斗志,有的弃械而逃,有的干脆跪地投降。曹真奋力斩杀几名冲上前的蜀军,却架不住蜀军越涌越多,坐骑被流箭射中,轰然倒地。他挣扎着起身,刚要拔剑再战,姜维已策马冲到他面前,长枪直指他咽喉:“曹真,你已无路可退,还不束手就擒!”
曹真望着四周溃散的士兵、燃烧的粮车,长叹一声,扔剑在地:“罢了,我今日栽在此地,认了!”
与此同时,合肥方向也传来捷报——陆逊趁曹魏东线兵力空虚,一举攻破合肥外城,斩杀魏军守将李典,兵锋直逼寿春;吕蒙的水师也在江夏大败曹魏水军,截断了曹魏荆州与关中的联系。
司马懿在陈仓城头听闻粮道被劫、曹真被俘,又接到合肥、江夏的急报,只觉得眼前发黑。他望着城外仍在佯攻的蜀军,又想起洛阳城中魏明帝的催促,心中第一次生出无力感——他千算万算,没算到蜀吴竟能如此默契,东西夹击,打得他首尾难顾。
“撤兵!”司马懿咬着牙下令,“放弃陈仓外围防线,退守长安,待稳住阵脚再做计较!”
次日清晨,蜀军进驻陈仓外城。庞统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魏军撤退的背影,又接过姜维送来的捷报,朗声笑道:“孔明兄在江东稳住了同盟,咱们在西线大破曹真,这第一回合,咱们胜了!”
帐下将士齐声欢呼,声音传遍陈仓城头。阳光洒在“汉”字大旗上,耀眼夺目——北伐以来,蜀军终于迎来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胜,而这,不过是克复中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