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洛夏醒来,起身洗漱后,浑身都凝着一丝淡不可察的灵气,身形微晃便从温润舒适的空间中闪身而出,进入京都小院的屋子里。
院子里还沾着晨露,天空才渐渐露出晨曦,洛夏挽起衣袖,指尖微动便引着风卷走地面的落叶与浮尘,不过片刻,小院便收拾得清爽利落。
接着她眸光一闪,隔空取物的术法悄然展开——八个半人高的大塑料盆凭空出现在院中,稳稳排成两列。她拧开院角的水龙头,清冽的自来水汩汩注入盆中,每个盆都装到半满时才关掉阀门。
随后,洛夏指尖悬在盆上方轻轻一点,两滴泛着莹白微光的灵泉水便精准落入每个盆中,刚接触水面就化作一缕缕淡金色雾气,瞬间融入水中,让原本普通的自来水都透着股清润的灵气。
随即,洛夏一个意念落下,无数鲜活的鱼儿便从空间中涌出:有通体银亮的黄花鱼、鳞片泛着红光的海曼鱼,还有带着花纹的石斑鱼、带鱼……。
分门别类地落入八个盆中,刚入水的鱼就甩着尾巴惬意的游了起来,尾鳍划过水面,溅起细碎的水花。
一阵忙碌后,洛夏满意的退后两步打量着院子。八个水盆里,鱼儿们在灵气水的滋养下愈发鲜活,在盆里悠闲地穿梭,或独自慢悠悠地吐着泡泡,满院都是水波荡漾的细碎声响,透着蓬勃的生气。
她满意地勾了勾唇角,走到院门前,伸手推开那扇朱红色的木门,清晨的微风带着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她站在门旁,静静等候着前来取货的商户。
院门外传来一阵“突突突”的电动三轮车声,由远及近,洛夏抬眼望去,只见吴春正稳稳地握着车把,车斗里还空着几个叠放整齐的塑料筐,显然是特意为装鱼而来。
“洛夏姑娘早!”还没到门口,吴春就笑着扬声喊道,停稳车后快步走上前,脸上满是掩不住的喜色,“今天我特意来早了点,生怕来晚了又要等——自从跟您这儿拿鱼,我的水产生意真是一天比一天火!如果有了自己的门市。”
他搓了搓手,语气里满是感慨:“不瞒您说,现在好多老客户都跟我念叨,说自打吃了咱这儿的鱼,再吃别家水产店的鱼,总觉得差了点味儿,要么嫌肉质发柴,要么觉得鲜度不够,现在都只认我家的鱼了!”
说着,吴春又想起什么,声音都拔高了几分:“就连我家里人也是这样!我和我弟吴秋,还有家里大人孩子,这五年吃下来,就没谁生过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孩子们长得又匀称又精神,脸蛋儿透着健康的红;我爸妈以前总说腰腿不得劲,现在天天跟着我们去门市帮忙,搬筐、称鱼都不含糊,脸色红润得很,劲头比年轻人都足!”
他顿了顿,又笑着补充道:“最奇的是孩子们的学习,以前写作业总磨磨蹭蹭,现在回家主动就把功课做完了,上次期中考试,成绩还都往前赶了好几名!说起来真是怪事儿,但这好处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全家都念着您的好呢!”
“看吴春老板说的,那是你们经营有道教之有方。”
洛夏听着吴春的话,眼底漾开温和的笑意,轻轻摆了摆手:“吴老板太客气了,哪是什么我的功劳,主要还是你们兄弟俩实在,对客户用心,门市的生意才会这么红火。”
她说着侧身让开门口的位置,指了指院里的水盆:“您要的鱼都准备好了,黄花鱼和石斑鱼在左边那两盆,海曼鱼和带鱼在右边,装好在台秤上称称,对对数量。”
吴春顺着她的手势往院里瞧,一眼就看见满盆鲜活的鱼,尾鳍在灵气水里轻轻摆动,连鱼鳞都泛着亮泽,比寻常水产市场里的鱼看着精神多了。他连忙点头:“错不了错不了!洛夏姑娘办事,我放心!”
说着就挽起裤腿走进院子,从车斗里搬下塑料筐,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网兜。洛夏见状,指尖悄悄凝了丝灵气,帮着稳住晃动的水盆,让吴春捞鱼时更稳当。
不过片刻,几筐鱼就装得满满当当,吴春掂了掂筐底,脸上的笑意更浓:“这分量足,肉质看着就紧实,客户见了肯定喜欢!”
他把筐子搬上三轮车,又转过身从兜里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双手递到洛夏面前:“洛夏姑娘,这是这次的货款,您点点。对了,明天我想多订两箱石斑鱼,最近好多饭店都来问,您看方便不?”
洛夏接过信封,只随意看了一眼就收起来,笑着应道:“没问题,明天照样给您备好。”
吴春闻言松了口气,又客气地说了几句感谢的话,才跳上三轮车。“那我先去门市了,不耽误您接其他客户!”
他挥了挥手,电动三轮车的“突突”声再次响起,渐渐消失在清晨的巷子里。
洛夏站在门口,望着他的背影,正准备回身,院外又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是常年在菜市场卖水产的张叔,手里还提着给她带的一兜刚烙好的葱花饼。
“洛姑娘早!”
洛夏闻声回头,脸上立刻绽开笑意:“张叔早!您今天也来这么早。”
张叔快步走到门口,把手里的葱花饼往她面前递了递,饼香混着葱花的香气瞬间飘了过来:“我家老婆子烙得饼,就给你带了几张尝尝。你天天早起准备鱼,肯定没顾上吃早饭,垫垫肚子也好。”
洛夏接过饼,指尖触到油纸袋还带着温热,心里也暖融融的:“谢谢您记挂,每次都给我带东西。”
她侧身让张叔进门,“您要的带鱼和黄花鱼都在西边那两盆,比昨天的还大一些。”
张叔往院里扫了一眼,看见满盆鲜活的鱼,忍不住点头:“我就信你这儿的货!上次拿的带鱼,我家老婆子红烧了一锅,连邻居都来问在哪儿买的,说肉嫩还没腥味。现在市场里好多老主顾,都等着我每天来你这儿拿货呢!”
他一边说,一边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开跟洛夏核对:“这次还是五十斤带鱼,三十斤黄花鱼,对吧?我儿子昨天还跟我说,要是能多订点石斑鱼,他想给常去的那家酒楼送点样品。”
洛夏应道:“石斑鱼还有剩,您要是要,等会儿一起装。不过得提醒您,石斑鱼娇气,拿到货后最好尽快送过去,能保新鲜。”
张叔连忙点头:“我记着了!等会儿装完鱼,我直接让我儿子开车去酒楼,错不了。”
说着就挽起袖子,熟门熟路地去搬筐子,准备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