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子内的张富贵,眼睁睁看着墙头上如同下饺子一样不断跳下来的人影。
听着他们落地后发出的呼喊声和奔跑的脚步声……
只觉得一股冰寒彻骨的凉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整颗心都凉得透透的,彻底陷入了绝望!
他能让人拼死顶住大门。
可他还能让人临时砌墙,把整个厂区都围起来吗?!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完了!
全完了!
就在他愣神的这几秒钟,那些率先翻墙进来的人,已经如同猛虎下山,冲到了大门后!
“开门!快开门!让外面的人都进来!”
闯进来的人们怒吼着,七手八脚地去推搡、拉扯那些早已吓破胆、勉强支撑着的工人。
“顶住!顶住啊!”车间经理发出徒劳的嘶吼。
但士气早已崩溃,人数也瞬间逆转。
那十几个工人,哪里是这群被愤怒驱使,闯入者的对手?
几乎没怎么抵抗,就被推搡到了一边。
“哐当!咔嚓!”
沉重的门闩被粗暴地拉开,那扇阻挡了人群许久、象征着隐瞒和抗拒的厚重铁门。
终于被人从里面猛地推开!
门外早已蓄势待发、如同决堤洪水般的记者和人民群众!
看到了门内的一切,立刻发出了震天的怒吼和呼喊。
像汹涌的潮水一样,瞬间冲垮了最后的障碍,疯狂地涌了进来!
长枪短炮的摄像机、闪烁着灯光的相机、无数愤怒或好奇的面孔……
顷刻间填满了“时尚生活”服装厂的门口和前院,并向着车间和仓库的方向席卷而去!
张富贵和黄秋生呆若木鸡地站在仓库门口,眼睁睁看着这如同灾难片般的场景在眼前上演。
看着那汹涌的人流冲破一切防线,朝着他们……
朝着他们身后那堆致命的“证据”涌来。
两人面如死灰,眼神空洞,身体如同被抽走了所有骨头般微微晃动着。
他们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死定了!
张富贵仿佛已经看到了沈二河那雷霆震怒、将他彻底抛弃的画面。
看到了沈冰冰那冰冷厌恶、再无可能的目光。
看到了他和他爹张德彪的美梦彻底烟消云散,甚至可能面临更可怕的下场……
黄秋生更是直接瘫软下去,烂泥般瘫倒在地,嘴里发出无意义的嗬嗬声。
裤裆处迅速湿了一大片,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就在这千钧一发、人群如同决堤洪水般涌入厂区,即将冲向仓库曝光那批劣质校服的瞬间!
“吱!”
一道尖锐刺耳的汽车急刹车声,猛地响彻在厂门外喧嚣的上空。
其声音之突兀,甚至暂时压过了现场的混乱!
所有人的动作为之一顿,下意识地循声望去。
只见一辆黑色的轿车以一个近乎蛮横的姿态停在了厂门口,车门猛地打开。
沈二河从车里一步跨了出来。
此刻的他,与不久前在“火凤凰”那边气急败坏、甚至略带狼狈的模样判若两人!
他的身姿挺拔如松,西装熨帖得一丝不苟,脸上看不到丝毫慌乱,只有一种沉静如水的威严。
他的双眼炯炯有神,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过混乱的现场,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他甚至还有闲心,抬起手,优雅而从容地整理了一下因匆忙赶路,而微微有些歪斜的西装领口。
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一种强大的自信和掌控力。
“是沈副市长!”
“沈副市长来了!”
人群中立刻有人认出了他,发出惊呼。
这呼声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迅速引起波澜。
愤怒的人群看到主管此事的最高领导突然出现,情绪复杂。
但都不由自主地暂时停下了冲击的脚步,纷纷回头看向他。
电视台的记者和摄像师反应最快。
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立刻扛着摄像机、举着话筒,调转方向。
迅速冲到了沈二河身边,镜头死死对准了他,期待着他的反应。
报社记者们也立刻放弃了冲击仓库,拿着纸笔迅速围拢过来。
将他簇拥在中间,七嘴八舌地提问。
“沈副市长!请问您对这次事件有何解释?”
“群众反映‘时尚生活’服装厂生产的校服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是否属实?”
“您此时出现在这里,是为了处理危机吗?”
“您是不是真的和黄秋生暗中勾结,吞了市里批发的经费……”
“黄秋生这样做,是您授意的吗?”
所有的焦点,瞬间从即将被冲垮的仓库,转移到了突然降临的沈二河身上。
仓库门口,原本已经彻底绝望、瘫软在地的张富贵和黄秋生。
在看到沈二河如同神兵天降般,突然出现的那一刻。
眼中不由自主地闪过一丝绝处逢生的希冀光芒!
沈二河来了!
他有办法!
他一定有办法救我们!
然而,这丝光芒仅仅持续了一瞬,就迅速黯淡下去,被更深的恐惧和惨白所取代。
他们看着厂区内汹涌的人群,看着那些如同闻到血腥味般的记者。
再想想仓库里那堆根本没法见人的垃圾货色……
心再次沉入了谷底。
就算沈二河来了又能怎么样?
事实就摆在那里!
他难道还能凭空变出好校服来?
他出现,恐怕只会被一起拖下水,死得更难看啊!
两人刚刚升起的一点希望瞬间破灭,重新被无边的绝望吞噬,甚至比之前更加恐惧。
他们害怕沈二河的怒火,会因此更加炽烈。
对他们的报复更狠!
另一边,被记者和人群团团围住的沈二河,面对接连不断、一个比一个尖锐的提问。
以及几乎要怼到他脸上的摄像机镜头,依旧保持着那副从容不迫的姿态。
他甚至还微微抬手,向下压了压,做了一个示意大家安静的手势。
等到喧哗声稍稍平息一些,他才用平稳而有力的声音,清晰地回答道:
“校服,是关乎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物品,是体现我们教育新风尚的窗口。”
“推动此事,本意就是为了杜绝攀比,统一标准,减轻家长负担。”
“这样一件具有示范意义的工程。”
“我们当然会,也必须是选用最好的面料,聘请最好的师傅,用最严格的工艺标准来制作。”
他的目光扫过提问的记者和周围的群众,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
“怎么可能存在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情况呢?”
“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他这番话说的冠冕堂皇,义正辞严。
然而,人群中立刻有人大声反驳,语气充满了不信任和愤怒。
“说的好听!那为什么厂门一直死死紧闭,不让我们进去看?”
“不让记者采访?”
“要不是心里有鬼,藏着见不得人的东西,他们干嘛像防贼一样防着我们?!”
“你倒是解释解释这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