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清扫行动持续了整整三天。
当最后一栋楼的最后一个房间被贴上“安全”的标签时,整个小区内部的威胁被彻底根除。幸存者们第一次敢于在夜晚走出自己的家门,在小区的广场上点燃篝火。
安全,这个在末世里最奢侈的词汇,终于短暂地降临到了这个小小的社区。
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我们的食物,最多还能撑半个月。”
在一次核心团队的例会上,负责物资统计的李军,面色凝重地公布了这个消息。
“罐头、压缩饼干这些耐储存的食物已经基本见底了。剩下的大多是些零食和速食产品,撑不了多久。”
客厅里,陷入了沉默。
他们可以抵御丧尸,可以加固防线,但却无法战胜饥饿。
坐吃山空,是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
“我们不能再指望出去搜集物资了,”林音的声音响起,经过半个多月的休养,她已经能下地行走,只是右腿上还缠着厚厚的绷带,“外面的世界只会越来越危险,食物也会越来越少。我们必须自己想办法。”
她的目光投向了窗外。那里是小区中心那片被精心修剪过的、如今却已杂草丛生的观赏性花园。
“我们得自己种。”
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落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第二天,一项名为“明日之种”的计划,在朱煜和李军的组织下正式启动。
他们的目标,是小区里所有能够利用的土地。
楼顶的开阔天台,楼下的中心花园,甚至是一些住户自家的小阳台都成了他们的目标。
幸存者们再次展现出了惊人的行动力。
他们拆掉了花园里无用的观赏性灌木,铲平了草坪,用从各处搜集来的工具,开垦出了一片片整齐的菜地。
没有专业的农具,他们就用铁锹,用工兵铲,甚至用废弃的铁板磨尖了当锄头。
土壤的问题解决后,种子成了新的难题。
在朱煜的号召下,幸-存者们几乎翻遍了小区里所有被清扫过的、无人居住的房屋。
他们在厨房的角落,在储藏室的深处,寻找着那些被遗忘的希望。
幸运的是收获比想象的要多。
他们找到了半袋已经有些发芽的土豆,找到了几包过期的蔬菜种子,甚至还在一个养花爱好者的家里,发现了不少番茄和黄瓜的种子。
这些在和平年代毫不起眼的东西,此刻却成了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宝物。
孩子们也被组织了起来,他们的任务是在开垦出的土地上,用小石子清除杂草,为即将播下的种子清理出一片干净的温床。
整个小区,一改往日的肃杀和压抑,呈现出一种热火朝天的、充满希望的田园景象。人们的脸上,久违地露出了笑容。那种笑容,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对当下劳动的满足。
玉文峰和林音站在一栋楼的天台上,俯瞰着这片正在被汗水和希望浇灌的土地。
“你说,我们能成功吗?”玉文峰轻声问道。
“能。”林音的回答,简单而又肯定。她靠在他的肩膀上,看着远方城市的轮廓,那里依旧是一片死寂。
“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有希望。”
然而,希望的背后,往往潜藏着更深沉的危机。
就在“明日之种”计划启动后的第五天夜晚,一场毫无征兆的变故,降临了。
那天晚上,玉文峰正在自己的房间里,擦拭着那根陪伴他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的钢筋。房间里,一盏由电瓶供电的台灯,散发着微弱而又温暖的光芒。这是小区里为数不多的还能使用的电器之一。
突然,灯光闪烁了一下。
玉文-峰起初并没在意,以为只是电瓶的电量不足。
但紧接着,整个房间,乃至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彻底的黑暗。
台灯,熄灭了。
走廊里,应急灯也熄灭了。
窗外,小区里所有还亮着灯的窗户,在同一瞬间,齐刷刷的全部熄灭。
一种比黑暗更可怕的寂静瞬间笼罩了整个小区。
那种感觉就像是世界的背景音,被一只无形的手按下了静音键。
持续了近两个月的城市电网,最后微弱的嗡鸣声彻底消失了。
玉文峰的心猛地一沉,他立刻冲到窗边看向外面。
整个城市都陷入了纯粹的黑暗之中,再也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光亮。
他下意识地摸出自己的手机。
屏幕上,左上角那个代表着希望的信号标志,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无服务”三个冰冷的字,宣告着一个时代彻底终结的字眼。
电力中断了。
信号也彻底消失了。
从这一刻起,他们成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孤岛,被隔绝在这片末日的废土之上,再也无法与外界取得任何联系。
旧世界的最后一丝余温,在今夜,彻底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