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风,依旧带着塞外特有的凛冽与苍茫。时隔数年,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赵清雪心中百感交集。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父亲的气息,以及那场席卷一切的冤屈带来的悲怆。
她没有直接前往宣府、大同这样的军事重镇,而是选择了父亲当年经营最久、旧部势力也最为盘根错节的辽州。这里地处北疆偏东,并非直面瓦剌兵锋的最前沿,但民风彪悍,屯田众多,且与漠南蒙古诸部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在“星罗”秘密据点的接应下,赵清雪很快与提前得到消息、秘密前来的韩烈等数位核心旧部会面。
“末将等,参见郡主!”见到卸去易容、露出真容的赵清雪,韩烈等一众老将激动不已,纷纷跪地行礼,虎目含泪。对他们而言,赵清雪不仅仅是摄政王妃,更是故主镇北王留在世上的唯一血脉,是北疆军魂的延续。
“韩叔叔,诸位叔伯,快快请起!”赵清雪连忙将众人扶起,看着这些鬓角斑白却依旧精神矍铄的老将,她也是眼眶微红,“清雪回来了。父亲的血海深仇,蒙王爷之力,已然昭雪。但北疆的未来,父亲未尽的事业,还需我等共同努力!”
她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将林枫面临的朝堂局势以及自己此行的目的,坦诚相告。
韩烈等人闻言,皆是义愤填膺。他们早已将林枫视为新的主心骨,听闻京城有人欲对摄政王不利,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带兵杀回京城“清君侧”。
“郡主放心!”韩烈拍着胸脯道,“王爷和郡主信得过我们这些老骨头,我们必当竭尽全力!这北疆,别的没有,就是有血性的汉子多!当年跟着老帅的弟兄们,散的散,老的老,但心还没死!只要郡主振臂一呼,拉起一支忠于王爷的兵马,绝无问题!”
然而,赵清雪却摇了摇头,冷静地分析道:“韩叔叔,如今北疆明面上有马奎、郭登、沈岳等将军镇守,他们亦是忠于王爷的。我们若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不仅容易引人注目,引来朝廷猜忌,也可能与几位将军产生龃龉。我们所要做的,并非另立山头,而是……深耕细作,暗中布局。”
她目光扫过众人:“首先,我们要做的,是整合父亲留下的旧部关系网络。那些解甲归田的老兵,那些在各地担任中低层军官的子弟,那些与父亲交好、受过恩惠的地方乡绅、部落头人……将他们重新联系起来,形成一张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信息网和潜在的支持力量。”
“其次,”赵清雪继续道,“我们需要有自己的财源。仅靠朝廷拨付和王爷支持,并非长久之计。北疆地广人稀,但矿产、皮毛、药材等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暗中扶持一些绝对可靠的商队,与漠南蒙古,甚至通过他们与更远的西域进行贸易,积累资金。同时,选择一些易守难攻、不易被察觉的山谷荒地,秘密开辟几处屯田和匠作营,打造兵器,囤积粮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她语气变得凝重,“我们需要一支绝对忠诚、规模不必太大,但必须极其精锐的核心力量。这支力量,要能执行最危险的任务,护卫最关键的人,在必要时,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匕首!”
赵清雪的计划,条理清晰,目光长远,既考虑到了现实制约,又极具可操作性,让韩烈等老行伍出身的人都佩服不已。
“郡主深谋远虑,末将等佩服!”韩烈由衷赞道,“就按郡主说的办!联络旧部、筹措资金之事,交给末将等人!选拔精锐、秘密训练之事,还需郡主亲自把关。”
计议已定,一张无形的大网开始在北疆悄然铺开。
韩烈等人凭借多年的人脉,开始秘密走访旧部,重新串联起那些沉寂多年的关系。赵清雪则凭借“星罗”的情报支持和自身的细心观察,开始物色合适的人选,筹建她的核心力量。她并未选择那些早已成名、目标明显的悍卒,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出身清白、资质上佳、对现状不满或有血海深仇需要报的年轻人,甚至是……一些被部落排斥、却拥有特殊技能的草原孤儿。
与此同时,几支挂着不同旗号、看似互不关联的商队,开始频繁往来于北疆与漠南之间,贸易的物品种类也逐渐从普通的茶盐布匹,向战马、铁矿、皮甲等敏感物资扩展。
北疆的局势,表面上看依旧由马奎、沈岳等边将掌控,波澜不惊。但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一股全新的、只效忠于摄政王林枫与郡主赵清雪的暗流,正在悄然汇聚、壮大。这股力量,如今还十分微弱,但其潜力,却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