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澜心造物” 非遗传承基地的庭院里,春风拂面,樱花绽放。“2025 苏绣青年传承计划” 的开班仪式在此举行,来自全球 30 个国家的 50 名青年学员齐聚一堂,他们中有热爱非遗的学生,有想转型的手工艺人,还有致力于文化传播的创业者,共同奔赴这场与苏绣的约定。
顾微澜身着一身素雅的蓝布旗袍,站在庭院中央的绣绷前,面前摆放着 50 套崭新的绣具 —— 绣绷是苏州老匠人手工打磨的,丝线是精选的桑蚕丝,每套绣具上都绣着学员的名字,针脚细腻而温暖。“欢迎大家来到‘澜心造物’,成为苏绣青年传承计划的一员。” 她的声音温和而坚定,“苏绣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复制,而是在坚守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接下来的三个月,我们会从基础针法教起,带大家走进苏绣的世界,希望你们能在这里找到热爱,成为非遗传承的新生力量。”
开班第一课,由周桂珍师傅主讲 “苏绣基础针法 —— 齐针”。老人坐在绣绷前,手中握着绣针,动作娴熟地在素白缎面上绣出一条直线:“齐针是苏绣的基础,就像盖房子的地基,针脚要平整、均匀,才能为后续的复杂针法打下基础。” 她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大家看,施针时要顺着丝理走,力度要一致,这样绣出来的线条才流畅。”
学员们认真地跟着练习,指尖虽然有些生疏,但眼神中满是专注。来自法国的安娜是一名时尚设计师,她之前在米兰时装周上见过 “澜心造物” 的联名系列,被苏绣技艺深深吸引,特意报名参加传承计划:“周师傅,我想把齐针用到服装设计中,您觉得可以吗?”
周桂珍师傅笑着点头:“当然可以!苏绣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包容性,只要你用心,就能和任何领域结合。”
顾微澜在学员间穿梭,耐心指导着每个人。看到来自巴西的卡洛斯绣针角度不对,她轻轻握住他的手:“你看,针要与缎面呈 45 度角,这样丝线才能更好地贴合面料。” 卡洛斯是之前通过创新基金合作的传承人,这次特意来系统学习苏绣:“顾姐,我想把苏绣与巴西木雕结合,开发‘雨林非遗系列’,您觉得可行吗?”
“非常好的想法!” 顾微澜眼中闪过赞赏,“我们可以在课程中加入跨界创新模块,邀请设计师、企业家来分享经验,帮你把想法落地。”
为了让学员们更好地理解苏绣文化,传承计划还安排了丰富的实践活动 —— 参观苏州刺绣博物馆,近距离欣赏古代苏绣珍品;走进苏州老绣坊,与老匠人面对面交流;参与 “澜心造物” 的实际项目,在实践中提升技艺。
在一次参观刺绣博物馆时,学员们看到清代苏绣珍品《百鸟朝凤图》,纷纷惊叹不已。顾微澜介绍道:“这幅作品用了‘盘金绣’‘打籽绣’‘虚实针’等多种技法,是苏绣艺术的巅峰之作。我们计划在课程后期,让大家分组合作,复刻其中的部分纹样,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传承计划过半,学员们已经掌握了齐针、滚针、打籽绣等基础针法,开始尝试创作自己的作品。安娜设计了一款 “苏绣 + 法式刺绣” 的丝巾,用齐针绣出兰草轮廓,再用法式刺绣点缀珍珠;卡洛斯则创作了一幅 “苏绣 + 木雕纹样” 的挂饰,将巴西雨林的动植物与苏绣针法结合,独具特色。
顾微澜定期举办作品点评会,邀请老匠人、设计师共同为学员们提意见。看到学员们的进步,周桂珍师傅欣慰地说:“这些年轻人有想法、有活力,苏绣的未来,就靠他们了。”
三个月的传承计划接近尾声,学员们都交出了自己的毕业作品。在结业展上,50 件作品风格各异,既有传统的花鸟纹样,也有现代的抽象设计,还有跨国文化融合的创新作品。卡洛斯的《雨林兰草》挂饰被 “澜心造物” 选中,将作为海外限定款推向市场;安娜的丝巾设计则与 Valentino 达成合作意向,将在明年的巴黎时装周上亮相。
结业仪式上,顾微澜为每位学员颁发 “苏绣青年传承人” 证书,并宣布:“优秀学员可以直接加入‘澜心造物’工作室,或获得创业扶持基金。希望你们带着在这里学到的技艺与理念,让苏绣走向更多地方,让非遗传承薪火永续。”
卡洛斯拿着证书,激动地说:“感谢‘澜心造物’给我这个机会,我会回到巴西,开设苏绣工坊,让更多南美年轻人爱上这门东方技艺。”
看着学员们带着梦想奔赴全球,顾微澜站在庭院的樱花树下,心中满是成就感。她知道,青年传承计划只是开始,未来,“澜心造物” 会继续搭建平台,培养更多跨国籍、跨领域的非遗传承人,让苏绣的薪火,在全球范围内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