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雪后寻踪,童趣满径
雪停时,天已经放晴了。太阳从东边的山坳里爬出来,金色的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晃眼的亮,连空气里都带着股清冽的凉意,吸进肺里,让人精神一振。灵脉馆的院子里,积雪已经没过了脚踝,踩上去“咯吱咯吱”响,像是在唱着轻快的歌。
孩子们早早就起了床,裹着厚厚的棉袄,戴着棉帽,从屋里跑出来,在院外的空地上堆起了雪人。最小的丫头攥着个煤球,踮着脚要往雪人脸上贴,旁边的男孩赶紧伸手扶着雪人的身子,生怕她把雪人碰倒。他们找了根胡萝卜当雪人的鼻子,又偷偷溜到慕白的屋前,摘下他晾在绳上的红围巾,给雪人围了个鲜艳的圈——红围巾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亮眼,雪人瞬间就有了生气。
“快看!雪地上有小脚印!”正在滚雪球的丫头忽然停下动作,蹲下身,指着雪地里一串小小的印记,声音里满是惊喜。众人围过去,只见那脚印比巴掌还小,五个尖尖的趾印清晰可见,从院外的竹林一直延伸到墙角,印得浅浅的,像是谁踮着脚轻轻走过,生怕惊扰了什么。
“是兔子吗?”穿蓝棉袄的男孩举着手里的树枝,就要去扒拉脚印旁的积雪,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兔子的踪迹。陈默正好从屋里出来,见状赶紧拦住了他:“别惊着它。”他声音轻轻的,生怕吓走了脚印的主人,“咱们顺着脚印去看看,说不定能见到它。”
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跟在陈默身后,像一串小尾巴,轻轻踩着积雪往前走。阳光透过竹林的缝隙洒下来,在雪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偶尔有积雪从竹枝上滑落,“噗嗒”一声落在地上,惊得孩子们赶紧停下脚步,屏住呼吸。
竹林深处,雪压弯了细细的竹枝,把竹枝压得垂到地面,像是给竹林搭了道白色的拱门。那串小脚印在一棵老竹下忽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个被雪半埋的小洞口,洞口周围的雪被蹭得有些凌乱,显然刚有小动物进出过。
陈默刚要蹲下身子,想看看洞里的情况,洞里忽然窜出个灰棕色的小身影——“嗖”的一声,那身影就蹿上了旁边的竹枝,动作快得像道闪电。孩子们定睛一看,原来是只拖着大尾巴的松鼠,它嘴里还叼着颗没吃完的松果,黑亮的眼睛圆溜溜的,警惕地瞪着围观的小家伙们,尾巴紧紧贴在竹枝上,像团蓬松的绒球。
“原来偷藏松果的是你呀!”慕白不知何时也跟了过来,他笑着从兜里摸出把晒干的瓜子,摊开手掌,轻轻撒在洞口旁的雪地上。松鼠在竹枝上犹豫了一下,小脑袋转来转去,闻着瓜子的香味,终于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顺着竹枝爬下来,跳到雪地上,用爪子捧着瓜子,“咔嚓咔嚓”嗑得香甜,尾巴也渐渐放松下来,轻轻晃着。
孩子们看得入了迷,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松鼠,连呼吸都放轻了。谁也没注意身后的动静,直到“哗啦”一声,铁牛抱着捆干柴从雪堆后转出来,脚步踩在积雪上,发出重重的声响。松鼠被吓了一跳,“噌”地蹿回树上,嘴里还叼着没吃完的瓜子,只留下半颗瓜子壳在雪地里,孤零零地躺着。
“哎呀,惊着它了!”铁牛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把怀里的干柴放在地上,忽然眼睛一亮,举起手里拿着的红通通的东西,对孩子们笑道:“看我找着啥了!”众人凑过去,只见他手里拿着串山楂,颗颗饱满,裹着层晶莹的冰壳,阳光一照,像串天然的糖葫芦,好看得让人舍不得吃。
“早上扫雪时在篱笆下发现的,”铁牛把山楂串递给孩子们,语气里满是得意,“准是秋天下的山楂,没来得及收,被雪埋了这么久,冻成冰疙瘩了!你们尝尝,这味绝了!”
孩子们立刻围上来,你一颗我一颗地分着山楂。有个胆大的男孩,拿起一颗就往嘴里放,冰壳咬碎时发出“咔嚓”的脆响,酸溜溜的汁混着雪的凉意,瞬间在嘴里散开,激得他直咂嘴,却还是忍不住又拿了一颗。陈默靠在老竹上,看着孩子们举着山楂追逐打闹,雪沫子溅在他们的鼻尖和睫毛上,像落了层细碎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快看!彩虹!”慕白忽然指着天边喊,声音里满是惊喜。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抬头,只见雪后的天空格外蓝,阳光穿过空气中的水汽,在蓝天上架起道淡淡的彩虹,颜色不算鲜艳,却格外清晰,一半映着白雪,一半连着灵脉馆屋顶的炊烟,像把天地连在了一起。
树枝上的松鼠似乎也被彩虹吸引了,从竹枝上探出头,小脑袋跟着彩虹的弧度转来转去,偶尔蹦跳两下,抖落的雪粉落在孩子们的笑声里,像撒了把会响的星星,落在头发上、肩膀上,轻轻的,暖暖的。
风轻轻吹过竹林,带着雪的凉意,却一点也不冷。孩子们的笑声、松鼠的蹦跳声、风吹竹枝的“沙沙”声,混在一起,成了冬天里最动听的歌。原来冬天的热闹,从不是藏在温暖的屋里,而是藏在雪地里的脚印里,藏在冰山楂的脆响里,藏在每个人睫毛上的霜花里——那些冷丝丝的风里,裹着的全是暖乎乎的甜,是冬日里最珍贵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