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案子案发时间不短,甚至时间跨度可以说挺长。”三人聚集在距离最近的乐宁办公桌上,拿出里面的卷宗资料。
乐宁和纪博文都看过去,目光严肃。
江启正式介绍起整个案子。
整个案子就是一个典型的拐卖儿童和妇女的团伙作案,他们活跃在整个h市快有一年之久。
只不过他们主要是拐卖儿童,妇女因为相对没那么好控制,他们一般情况下不对妇女下手。
不过就算是这样,在这一年间,根据统计大概都有两个成年女性和一个未成年女性落入他们圈套被拐走。
只不过相对妇女,儿童显得相当多。
根据记录在案的儿童失踪,一共有十一个。年龄在三岁到七岁之间。其中女孩三人,男孩八人。
这个年代,重男轻女的人相当多,尤其是需要买卖儿童的家庭,最紧俏的就是男孩,价格也比女孩高出一倍不止。
有时候拐卖女孩,更多是时机到了,顺便就拐走了。
乐宁低头看着资料,翻阅一页页的失踪调查报告案卷,神情凝重中带着疑惑地望向江启。
“这资料看着不是一个所调查的案子。”乐宁说。
纪博文的表现也和乐宁差不多。
他们手里的资料,收集的来源不是一个地方,甚至横跨了好几个派出所,其他东西也不太一样。
“本来他们都当个案处理,是我接收了李村入室杀人案,听他们讨论觉得案子不太对,在前天就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整理。最后觉得或许是团伙作案,将案子调到我们手里进行调查。”面对两人的疑惑,江启对案子资料来源不同进行了解释。
得到江启的整理,两人疑惑解除,开始继续看着案子。
现在这一步主要是更细致进行整理,然后对案子情况进行分析。
乐宁心里满是凝重。
刑侦的很多案子,查起来追根究底,总会有所线索,调查方向也不会很少。
除非那些悬案,人证物证什么都没有,或者说极为稀少。
那种调查起来,就相当费时费力了,需要自己挖掘其中的线索,寻找新的调查方向。
不过总归是有希望的,或者需要等待嫌疑人出现。
拐卖的案子就不同了,在这些案子中,它因为犯罪嫌疑人行动隐秘机警,而且喜欢几个城市作案来回跑,受害者逃脱的概率低,导致调查和抓捕难度极高。
这点可以从许多家庭轻则几年,重则十几二十几年,甚至三十多年的寻亲时间可以看出。
茫茫人海,根本找不到那个自己想要找到的人。
这么长的时间线,足以证明哪怕是警察,即使坚持追踪,劳心劳力做事,也有极大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而且极有可能,得不到认同,还会因为没有进展而接受被拐家属的负面情绪。
接这样的案子,用其他人的话来说就是吃力不讨好。
不过在场的人,包括刚才只是听了一句这个案子是什么案子的一组其他人,都没有说一句。
他们只知道,遇见事情就要上,管它困不困难。
“得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了。”纪博文拿着一摞受害者资料,轻声感叹道。
乐宁和江启跟着点头,开始对这些人失踪情况进行再次查看,将这些资料记在心里。
忙碌了两个小时,吃了午饭后,大家正式对这个案子开始讨论。
“严格来算,案子从一年多前开始,也就是去年的二月开始的。周家屯派出所首先报告了一例四岁男童的失踪案。当时是在大街上,失踪男童的爷爷带着孩子去看下象棋,小孩在旁边玩。大概过去半个多小时,发现孩子不见。”
“有目击者称,见到一个穿着臃肿棉服,大概三四十岁的中年女人抱走了孩子,很快消失在街角。”
“接下来的还有红石榴街派出所接到的报案……青冈街派出所的报案……”
乐宁说出自己看见的部分案例,一共五例,是属于一个区的报案,一共一女四男。
纪博文说:“我这边是清联新区,那边的被拐失踪也是五个,两个被拐女性都是这个区域的。剩下的儿童失踪大多都和其他被拐案例差不多,都是趁孩子落单带走。其中有一个案子,目击证人对带走孩子的人贩子描述,和周家屯的人身形有相似之处。”
“一共十三个人,两个女性十一个儿童,那剩下的都在江队那堆资料里了。”乐宁说。
他们不是按多少进行的分配,而是按照区域进行分析,说细节内容,说犯罪分子可能的长相年龄,以及他们行动的路线。
江启说:“我这边区域就相对较少,一共三个人。不过有个比较值得注意的点是,这三个儿童有两个,是在同一个派出所报案,居住地也在这个派出所附近。”
紧接着,江启有说了这三个受害者的失踪地点。
乐宁他们作为侦查员,对整个城市的情况了解比一般人强很多。各种街道还有地点,都比普通人敏感一些。
所以在江启说出位置后,乐宁迅速说道:“这个位置,是不是和另外案发的两个区距离很近。”
“是的。”
“这是不是说明,他们就是在这个区域内进行作案?”
“对。”
说着,他们拿出了地图,画出一个区域。
“这个区域不算小啊。”乐宁手放在下巴摩挲,微微蹙眉说道。
江启一秒识别乐宁话里的意思,说道:“是的。这么大的区域,证明他们有车,不然做不到这么大范围的作案。”
“而且还是比较大的面包车。”纪博文说。
乐宁颔首:“失踪的人我看了看时间,是每隔三个月作案一次,中间休息三个月。这样分割开,可以把他们分成了三批,每批大概五个人。这样需要一辆面包车才能装下统一带走卖出。”
“嘶……”纪博文倒吸了一口凉气,“那岂不是说……最后还差两个……”
现阶段是失踪十三个人,按照乐宁三批的理论来看,那这伙人第三批差两个人就可以成一批带走。
江启看向乐宁,思考第三批的概念。
“如果真是这样,时间紧任务重啊!”纪博文语气忧虑地感叹。
乐宁“嗯”了一声说:“是的。如果真是我想的这样,那我们最多只有两次找到他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