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秦岭,山路泥泞难行。
李自成和李强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山林中穿行,不敢走大路,只能依靠李强等人对地形的熟悉,在鲜为人知的小径上奔逃。
“翻过这座山,有个猎户的小屋,我们可以暂时躲避。”
李强喘着气说。
李自成点头,他的脑海中却不断回放着黑水峪之战的惨状。
陈奇瑜的埋伏如此精准,简直就像早已知道他们的行军路线。
“有内奸。”
李自成突然停下脚步,脸色阴沉:“因为官兵对我们的动向太过了解了。”
李强怔了怔:“将军怀疑是谁?”
李自成摇头:“现在不是追究的时候,当务之急是逃出去,重整旗鼓。”
几人继续前行,雨水渐渐小了,但林中的雾气却越来越浓。
这对他们倒是好事,雾气可以掩盖他们的行踪。
傍晚时分,他们终于找到了那座猎户小屋。
小屋简陋,但至少可以遮风避雨。
对他们这些身处绝境,断水断粮的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
李强一行小心地上前探查,确认安全后才招呼李自成进入。
屋内积满灰尘,显然已久无人居,但角落堆放的干柴和墙壁上挂着的几块风干肉让他们喜出望外。
“看来这屋主离开不久。”
李强检查着那些风干肉,高兴地说道:“还能吃。”
众人开始生火、烧水、做饭。
李自成则是疲惫地坐在土炕上,卸下湿透的战甲。
他的左肩有一道箭伤,雨水浸泡后已开始发炎。
李强见状,急忙从怀中掏出随身携带的金疮药:“将军,我帮你处理一下伤口。”
李自成任他施为,目光却始终盯着窗外。
秦岭的暮色来得早,山谷中已是一片昏暗。
“我们损失了多少人?”
李自成突然问。
李强手上动作一顿,低声道:“跟我们一起突围的,不到五十人。现在…现在不知道还有多少活着。”
李自成沉默不语。
高迎祥部队全盛时期有近十万人马,黑水峪一战,几乎全军覆没。
这是自农民起义以来,他们遭受到的最惨重的损失。
当晚,陆续又有十几名义军士兵循迹找到小屋。
他们个个带伤,疲惫不堪,但看到李自成还活着,眼中都重新燃起了希望。
“李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
一个年轻的士兵问道,他的左眼包扎着染血的布条,看样子是失明了。
李自成环视着这些残兵败将,心中涌起一股悲凉,但更多的是责任。
高迎祥被俘,他现在就是这支队伍的主心骨。
“休息一晚,明日我们南下。”
李自成声音坚定:“去商洛山中,那里易守难攻,我们可以重整旗鼓。”
“然后呢?”
另一个士兵问。
李自成站起身,尽管伤痛和疲惫几乎要将他击垮,但他依然挺直腰板:“然后,我们继续战斗,直到胜利的那一天!”
夜深人静,四周已经响起此起彼伏的打鼾声。
李自成却是思来想去,无法入眠。
他走出小屋,望着满天星斗,一时间思绪万千。
他想起自己当年在银川驿当驿卒的日子,若不是朝廷裁撤驿站,他或许现在还过着平静的生活。
想起加入义军时高迎祥对他的赏识和提拔,从一个小小的队长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
想起这些年来转战各地的艰辛与辉煌。
“闯王,你若在天有灵,就保佑我为你报仇雪恨。”
李自成对着星空低语。
次日清晨,李自成带着集结起来的六十多人开始南下。
他们避开大路,专走山间小径,饿了就打猎采果,渴了就饮山泉。
途中,他们偶尔能听到关于黑水峪之战的消息。
有说高迎祥已被押往北京,有说陈奇瑜因此役加官进爵,有说朝廷以为农民军主力已灭,正调兵前往辽东对付满清。
“朝廷以为杀了闯王就万事大吉了?”
李自成冷笑,“真是可笑啊,他们不懂,民怨不死,义军就将永远不灭!”
七天后,他们终于进入商洛山区。
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确实是休养生息的好地方。
李自成选择了一处隐蔽的山谷建立营地,同时派人四处联络失散的义军将士。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有小股义军前来投奔。
他们有的是从黑水峪逃出来的,有的是原本在其他地区活动的义军,听闻李自成在此,特地赶来会合。
一个月后,李自成麾下已重新聚集了三千多人。
虽然与从前不可同日而语,但至少有了东山再起的资本。
八月的一个傍晚,李自成召集众将在新建的议事厅中集会。
“各位,我们已在此休整月余,是时候决定下一步的行动了。”
李自成环视在场的将领。
拓养坤——高迎祥的老部下,如今也投奔了李自成,于是首先发言:“闯将,闯王如今已经被害,我们现在是群龙无首,俗话说人无头不行,当务之急是推举新的首领。”
众将也是纷纷附和。
经过这些年的征战,李自成的能力和威望有目共睹,加上他是高迎祥生前最器重的将领之一,由他接任“闯王”之位,也算是众望所归。
李自成却没有立即答应:“我何德何能,敢继闯王大位?”
“将军不必推辞。”
李强率先站出来说,面向众人说道:“这些日子,若不是将军领导,我们早已作鸟兽散。这闯王之位,非你莫属!”
众将齐声拥护。
李自成看着一张张期盼的面孔,终于点头:“好……好吧,既然各位抬爱,某自是恭敬不如从命。”
第二天,在简单的仪式上,李自成正式继任为新的“闯王”。
他站在高处,面对台下数千义军将士,声音响彻山谷:“弟兄们!高闯王虽已就义,但他的精神永存!我们从黑水峪的灰烬中重生,必将燎原天下!自今日起,我们暂避官兵锋芒,养精蓄锐,待时机成熟,再出商洛,直取西安,为高闯王报仇!”
山谷中回荡着将士们的呐喊,新的闯王时代终于开始了。
此时,外面黑水峪之战的消息渐渐传开,明朝朝廷上下欢欣鼓舞。
崇祯皇帝下旨嘉奖陈奇瑜及有功将士,并将高迎祥押解至北京,凌迟处死。
然而,正如高迎祥所预言,他的死并非农民起义的终结,而是新的开始。
李自成接过了“闯王”的名号,继续领导农民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