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晨光透过银杏叶的缝隙,在周家别墅的花园里洒下斑驳光影。这个周末,家族成员们不约而同地回到这里,空气中弥漫着温馨与期待。
晨光中的相聚
清晨六点,周老爷子在花园里打着太极,旁边是认真学习的韩峻。“太爷爷,这个招式应该这样...”韩峻刚开口就被打断。
“我打太极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周老爷子瞪眼,却掩不住眼角的笑意。
凉亭下,苏老爷子正在指导裴念楚书法,而傅老爷子则优雅地品着红茶,指点季明睿的英文发音。
这时,周玥在林烨的陪伴下缓缓走来。“爷爷们早。”她的声音依旧带着受伤后的缓慢,但气色明显好转。林烨细心搀扶着她,在她耳边低语:“今天看起来精神很好。”
不远处,周景珩和苏念杨牵着手走进花园,两人刚刚结束晨跑。“姐,你今天能走这么多路,进步很大。”周景珩以医生的专业眼光评估着姐姐的康复情况。
苏念杨笑着补充:“玥姐的气色比上周更好了。”
---
早餐桌上的欢声笑语
餐厅里,长长的餐桌坐满了人。周景珩正与沈思源讨论医学算法,苏念杨则和裴念楚交流着艺术创作。
这时,苏念晴和傅时深匆匆赶到。“抱歉来晚了,”苏念晴解释,“刚结束一个国际学术会议的视频连线。”
杨楚怡连忙为女儿女婿安排座位:“念晴,时深,快坐下吃饭。你们总是这么忙。”
宋雨霏笑着打趣:“咱们念晴现在是国际知名的学者了,比当年她妈妈还要厉害。”
周玥温柔地注视着这一切,对身边的林烨轻声说:“看着弟弟妹妹们都这么优秀,真好。”
林烨握紧她的手:“你也是他们的骄傲。”
---
特别的家庭会议
早餐后,周景珩提出了一个建议:“我想在医院开设一个特殊的康复科,专门帮助像姐姐这样的伤员。”
这个提议立即引起了热烈讨论。
苏念晴从学术角度分析:“可以结合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成果。”
周玥以自己的经历补充:“心理康复和物理治疗同样重要。”
苏念杨提出:“艺术治疗也会很有帮助,我可以设计相关课程。”
三位老爷子也加入讨论。周老爷子拍板:“这个项目我支持!”苏老爷子表示要参与方案设计,傅老爷子则要引进国际先进的康复设备。
看着家人们的热烈讨论,周玥的眼眶微微湿润。林烨轻声问:“怎么了?”
“只是觉得...很幸福。”周玥微笑着回答。
---
花园里的艺术时光
午后,苏念杨在花园里支起画架,准备为家人们画一幅集体肖像。
“念杨,把我画帅一点!”江煜开玩笑地说。
云芷溪轻拍丈夫:“别打扰念杨创作。”
苏念晴和傅时深坐在长椅上,一边讨论学术问题,一边默契地为对方整理衣领。这对学者夫妻的恩爱模样,让杨楚怡欣慰地笑了。
周景珩细心地为姐姐调整轮椅的位置,确保她能在最舒适的角度观看作画过程。苏念杨不时抬头观察每个人的神态,画笔在画布上流畅地舞动。
“念杨继承了你的艺术天赋。”宋雨霏对杨楚怡说。
杨楚怡骄傲地点头:“而且比她妈妈更有才华。”
---
月光下的誓言
傍晚时分,周景珩和苏念杨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
“我们打算用‘新芽基金会’的部分资金,支持特殊人群的康复和艺术治疗项目。”周景珩说。
苏念杨补充道:“这个项目就以姐姐的名字命名,叫‘玥光计划’。”
周玥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林烨替她回应:“谢谢你们,这份礼物太珍贵了。”
苏念晴也表示支持:“我会动员学术圈的朋友一起参与。”
傅时深微笑点头:“物理学也可以为康复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三位老爷子当即表示要全力支持这个项目。周老爷子要出资建立康复中心,苏老爷子要亲自设计课程,傅老爷子则要引进国际专家。
---
新的开始
夜深了,宾客渐散。周翊轩和宋雨霏站在阳台上,望着满天繁星。
“看着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的道路,真好。”宋雨霏依偎在丈夫怀里。
周翊轩点头:“特别是看到玥玥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景珩和念杨用他们的方式帮助姐姐,这就是家人啊。”
月光下,周景珩推着姐姐的轮椅在花园里散步。
“姐,你会好起来的。”周景珩轻声说。
“我知道。”周玥微笑,“因为有你们在。”
不远处,苏念杨正在和苏念晴道别,姐妹俩相约下周一起去考察康复中心的选址。
这个秋夜,见证了伤痛中的坚韧,见证了家人间无私的爱,更见证了新希望的萌芽。在爱与支持中,每个人都在书写着自己独特的人生篇章,而家族的纽带,让这些篇章交织成最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