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的幽谷,静谧得能听见草木呼吸的声音。
云壑长老离去后,萧凛躺在干草垫上,却毫无睡意。“星殒之核”、“古国遗脉”、“幽谷遗民”……这些词语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与他在石板碎片中看到的幻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模糊而庞大的图景。
这位云壑长老,定然知道许多隐秘。他口中的“祭祀”,又是什么?与这星殒之核有关吗?
萧凛轻轻摩挲着贴身收藏的石板碎片,感受着那冰凉的触感。进入幽谷后,碎片确实安静了许多,仿佛回到了某种“故乡”。这让他对云壑的话信了七八分。此地,或许真的与碎片源头有着极深的关联。
接下来的两天,萧凛安心留在山洞养伤。云芷每日送来药膳和清水,她的笑容纯净,眼神清澈,让萧凛在这危机四伏的南荒感受到一丝难得的安宁。他从云芷口中得知,幽谷中除了他们祖孙,还零星居住着十几户人家,都是很久以前迁居于此的,世代守护着这片土地,几乎不与外界往来。谷中之人似乎都修炼一种独特的功法,气息内敛而平和,与世无争。
萧凛的伤势在云壑的草药和自身调养下恢复得很快。体内那股阴寒邪力已被彻底拔除,受损的经脉也逐渐愈合,甚至因祸得福,在纯净灵气的滋养下,《青云炼气诀》隐隐有突破至第三层的迹象。
他偶尔会在山洞附近活动,舒展筋骨。幽谷不大,四面环山,峭壁如削,唯一的入口似乎被一种玄妙的阵法笼罩,从外界极难发现。谷内溪流潺潺,土地肥沃,种植着一些外界罕见的草药和谷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灵气,虽不浓郁,却精纯异常,呼吸之间都觉心旷神怡。
他注意到,谷中居民看到他这个外来者,目光中多是好奇与审视,却并无恶意。他们穿着简朴,举止从容,眼神深处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平静。偶尔有孩童跑过,看到他也会害羞地躲开,却又忍不住偷偷张望。
第三天清晨,萧凛正在溪边练习【御风术】,试图更精细地控制身形转折,忽然心有所感,抬头望去。
只见云壑长老不知何时已站在不远处,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小友恢复得不错。”云壑缓步走近,“观你身法,灵动有余而沉凝不足,可是缺少相应的步法诀要?”
萧凛心中一动,恭敬道:“前辈慧眼。晚辈所学驳杂,多是自行摸索,确实缺乏系统的身法传承。”
云壑点了点头,用竹杖指了指地面:“天地万物,皆有其‘势’。山有山势,水有水势,风有风势。御风而行,非是逆势强求,而是顺势借力。你看这溪流,遇石则绕,遇洼则盈,看似柔弱,却终归大海。”
他话语平淡,却仿佛蕴含着某种至理。萧凛凝神看去,只见溪水蜿蜒流淌,时而湍急,时而舒缓,确实浑然天成,毫无滞涩。
“顺势……借力……”萧凛若有所思。他之前施展【御风术】,多是强行催动灵力提升速度,虽快却耗力,且变化生硬。此刻听云壑一点拨,再观溪流之势,心中豁然开朗。
他再次尝试,不再刻意追求速度,而是将灵力均匀散布周身,感受着山谷中微弱的气流变化,身形随着气流轻轻摆动,如同溪水中一片随波逐流的叶子。起初还有些生疏,但很快,他便感觉阻力大减,移动起来更加省力流畅,甚至带起几道微不可察的残影。
“孺子可教也。”云壑眼中露出一丝赞许,“修行之道,不在于掌握多少术法,而在于明心见性,洞悉本源。你身上那份古老的痕迹,或许正是你的机缘所在。”
萧凛收势而立,只觉对灵力的运用又精进了一层,由衷感谢道:“多谢前辈指点!”
云壑摆了摆手,目光望向山谷深处:“今夜子时,谷中将举行祭祀。你若感兴趣,可随云芷一同前来观礼。或许,能让你对‘星殒之核’有更深的理解。”说完,他便转身离去,身影几个闪烁,便消失在郁郁葱葱的古木之后。
祭祀……今夜子时……
萧凛心中期待又忐忑。他感觉,自己正在接近一个巨大的秘密。
一整天,他都有些心绪不宁。傍晚时分,云芷送来晚饭时,脸上带着一丝罕见的庄重神色。
“萧大哥,爷爷让我晚上带你去祭坛。”云芷小声说道,“祭祀的时候,你要跟紧我,不要乱走,也不要大声说话。”
“祭坛在哪里?”萧凛问道。
云芷指了指山谷最深处那片最为茂密、终年笼罩着淡淡雾气的古树林:“就在那里面。平时爷爷不让我们靠近的。”
夜幕降临,幽谷陷入了更深沉的寂静。连虫鸣鸟叫都消失了,仿佛万物都在等待着什么。
子时将近,云芷来到山洞,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素色衣裙,发间插了一朵不知名的白色小花。她手中提着一盏小小的灯笼,散发着柔和的白光。
“我们走吧,萧大哥。”
萧凛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跟在云芷身后,向着那片神秘的古老树林走去。
越靠近古树林,空气中的灵气越发浓郁,甚至带着一种莫名的威压。树林入口处,雾气缭绕,能见度很低。云芷却似对路径极为熟悉,提着灯笼,脚步轻盈地在雾气中穿行。灯笼的光似乎能驱散迷雾,照亮前方一小片清晰的道路。
萧凛紧跟其后,不敢有丝毫分神。他感觉怀中的石板碎片开始微微发热,与树林深处的某种存在产生了更强烈的共鸣。
穿过浓雾,眼前豁然开朗。
树林中央,并非想象中的阴暗,反而是一片开阔的空地。空地中央,矗立着一座完全由某种黑色巨石垒成的圆形祭坛!祭坛的样式,与他之前在葬星湖底看到的那个有几分相似,却更加古老、完整,散发着苍凉磅礴的气息。祭坛表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图腾,那些图腾的纹路……赫然与他怀中册子上的灵契纹,以及石板碎片上的图案同出一源!
祭坛周围,已经静静地站立着数十名谷中居民,包括云壑长老。他们所有人都穿着素雅的服饰,神色肃穆,无声地凝视着祭坛中央。
祭坛中央,并非火焰,而是悬浮着三块大小不一的、散发着柔和星辉的奇异石头!这些石头呈不规则的多面体,内部仿佛有星河流动,光芒虽不耀眼,却照亮了整个祭坛,与夜空中的星辰遥相呼应。
萧凛屏住呼吸,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他能感觉到,这座祭坛和那三块星辉石,蕴含着难以想象的庞大而纯净的能量,远非黑煞教那邪异祭坛可比。
云壑长老站在祭坛最前方,仰望着星空,口中开始吟唱一种古老而晦涩的歌谣。那歌谣的语调悠远苍凉,仿佛穿越了万古时空,带着一种与天地沟通的韵律。
随着他的吟唱,祭坛上的图腾逐一亮起微光,那三块星辉石的光芒也越来越盛。夜空之中,似乎有几颗特定的星辰也变得更加明亮,洒下清辉,与祭坛的光芒连接在一起。
一股浩瀚、庄严、慈悲的意念笼罩了整个空地。萧凛感觉自己的心神仿佛被洗涤了一遍,变得无比澄澈安宁。怀中的石板碎片不再发热,反而传递出一种类似“归家”般的平静与依恋。
他隐约明白了。这里的祭祀,并非为了索取或召唤什么邪恶力量,而更像是一种……沟通、缅怀,以及维系。维系着某种与星辰、与古老传承的联系。
祭祀持续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当云壑长老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祭坛上的光芒和星辉石渐渐黯淡下去,恢复平静。空地上的庄严肃穆气氛也随之缓和。
谷民们开始默默散去,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满足与平和。
云芷拉了拉萧凛的衣袖,小声道:“我们回去吧。”
萧凛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那座沉寂下来的古老祭坛,心中波澜起伏。今夜所见,彻底颠覆了他对“祭祀”和“力量”的认知。
回去的路上,他沉默许久,终于忍不住问道:“云芷,这祭祀……是为了什么?”
云芷提着灯笼,光晕在她清秀的脸上跳跃。她想了想,轻声说道:“爷爷说,是为了记住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也是为了感谢星辰的庇护,让这片山谷得以安宁。”她的语气天真而笃定,仿佛在诉说一个理所当然的真理。
记住来处,感恩星辰……
萧凛回味着这句话,再联想到“星殒之核”的名字,一个模糊的猜想渐渐成形:这幽谷中的遗民,他们守护的,或许不仅仅是这片土地,更是一段关于星辰陨落、文明传承的古老记忆。而自己,阴差阳错地,携带着一块“星殒之核”的碎片,闯入了这片遗世独立的秘境。
他的到来,是意外,还是某种早已注定的牵引?
回到山洞,躺在草垫上,萧凛久久无法入眠。祭坛的古老,星辉的神秘,云壑的深不可测,以及谷民们眼中那份超越世俗的平静,都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
他感觉到,自己命运的轨迹,似乎因为这块石板碎片,因为这座幽谷,正在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偏转。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至少在此刻,他找到了一处可以暂时喘息、并窥见天地奥秘一角的港湾。
而三天后,云壑长老承诺的“答案”,又会揭示怎样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