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口有一条河,河水又深又急,老人们都说那水连着阴间,是阴阳交界的地方。尤其是太阳落山后,河面上会浮起一层薄雾,那时候,水里的东西就会睁眼看人间。
村里有个叫小石的男孩,八岁年纪,胆子比磨盘还大。大人越是告诫“别去河边玩,水阴气重”,他越是不信邪,常偷偷跑到河边扔石子、打水漂。
七月十五中元节那天,傍晚时分,小石又溜到河边。夕阳西下,河面果然浮起一层诡异的白雾,河水黑得像是墨汁。
“哪有什么鬼怪,都是骗人的。”小石嘟囔着,捡起一块扁石,侧身一甩,石子在水面上跳了四下才沉入水中。
就在这时,他听见有人叫他的名字。
“小石...小石...”
声音很轻,像是从水底传来。小石蹲下身,眯眼望向河面。黑水中,似乎有一双眼睛正望着他——那眼睛没有白眼仁,全是漆黑的。
“谁?”小石吓了一跳,后退两步。
“来玩呀...”声音又响起来,这次带着笑意,“水里可好玩了...”
小石感到一阵头晕,不由自主地向河边走去。河水似乎不再漆黑,反而变得清澈见底,他能看见水下有发光的鱼儿游弋,还有五彩的石头。
就在他的脚尖快要碰到水面时,一只粗糙的手猛地把他拽了回来。
“不要命啦!”一声大喝如雷贯耳。
小石惊醒过来,回头看见是村里的老渔夫李爷爷。李爷爷脸色铁青,死死抓着他的胳膊。
“李爷爷,水底下有人叫我...”小石结结巴巴地说。
老渔夫望向河面,眼神凝重:“那是水鬼在找替身呢!今天是中元节,阴阳界的门开着,它们最容易把人拖下去。”
正说着,河面的雾气突然浓重起来,那黑色的眼睛再次浮现,这次不止一双,而是无数双,全都盯着岸上的两人。
“快走!”李爷爷拉着小石就往回跑。
可是没跑几步,他们就发现无论怎么跑,总是在原地打转。周围的景物变得模糊不清,只有那条河始终在眼前。
“坏了,遇上鬼打墙了。”李爷爷喘着气说,“水里的东西不想让咱们走。”
雾气中,渐渐显现出几个模糊的人影。它们没有脚,飘浮在离地一寸的空中,眼睛全是漆黑的。
“把小孩留下...”一个空洞的声音说,“我们需要新鲜的灵魂...”
李爷爷把小石护在身后,从怀里掏出一把东西猛地撒向那些影子——原来是糯米。被糯米打中的影子发出嘶嘶声,向后退去,但更多的影子从河里冒出来。
“没用的,老家伙...”声音讥笑道,“今天是我们的节日...”
小石吓得浑身发抖,后悔没听大人的话。突然,他想起奶奶说过,遇到不干净的东西可以咬破中指,用血点额头,因为中指血阳气最盛。
小石狠心咬破中指,鲜红的血珠冒了出来。他迅速在额头画了个简单的符号,然后又拉起李爷爷的手,也在他额头上点了一下。
说也奇怪,血一点上,那些影子立刻后退了几步,鬼打墙也消失了,回村的路清晰可见。
“快跑!”李爷爷喊道,拉着小石飞奔回村。
回到村里,两人把经历告诉了大家。老人们连连摇头,说小石命大,要不是及时用了中指血,恐怕就回不来了。
从那以后,小石再也不敢傍晚去河边了。他还主动当起了“小监督员”,看见有孩子靠近河边,就赶紧告诉他们自己的经历。
渐渐地,村里孩子们都知道了:河水泥沙之下,有着另一个世界;太阳落山后,水里的眼睛会睁开来人间寻找玩伴;那冰凉的河水,会牢牢记住每一个碰触过它的孩子的名字,直到把他们永远留在水下。
而那条河,至今仍在村口静静流淌,黑黢黢的水面下,不知藏了多少双等待的眼睛。只是再没有孩子敢在傍晚时分靠近它了,因为大人们说得好:“水是阴阳交界,阴气太重,小孩儿最好别去河边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