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舞弊案的雷霆处理,如同一场席卷朝野的飓风,涤荡了沉积多年的污浊,也彻底改变了朝堂之上的力量对比。
庞太师一党虽未因此案直接伤及核心,但其在漕运这一重要领域的势力遭受重创,多名得力干将被罢黜下狱,其声望和影响力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经此一役,朝中观望者纷纷看清风向,初颜公主及其所代表的革新力量,已然势不可挡。
而红焰薯的推广,在清除了人为设置的重重障碍后,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在帝国广袤的疆域上星火燎原,势成燎原。
劝农司的政令如今畅行无阻,各地官员无不尽心竭力,唯恐落后。
“村社联动”的模式经过不断完善,愈发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不仅高效地组织着生产,更在基层凝聚起一股拥护朝廷、信赖公主的强大民心。
初颜并未沉溺于胜利的喜悦。她站在更高的视角,开始审视和规划红焰薯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如何将这一场农业变革的成果,转化为帝国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
这一日,劝农司内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红焰薯丰年庆暨未来策论会”。
与会者不仅有劝农司的各级官员,还有从全国各地遴选的优秀“推广社”社首、种植能手,甚至包括几位因种植、加工红焰薯而发家致富的民间商人代表。济济一堂,气氛热烈。
首先由农技曹主事汇报全国情况,其声音洪亮,充满自豪:“启禀殿下,据各道州县最新统计,今岁红焰薯种植面积已达去罗旱灾前全国粟麦种植面积之四成!总产量更是惊人,初步估算,已超过往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五成有余!
除极端苦寒之地,我天晟疆土,自江南水乡至北疆边塞,自东海之滨到西域戈壁,凡有百姓聚居之处,几可见此红色嘉禾之身影!去罗旱灾之惨状,断无重演之可能!”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激动的赞叹声。那些从地方上来的社长和农户代表,更是热泪盈眶,他们是最能体会这数字背后意义的群体。
初颜微微颔首,目光温和地扫过在场那些面色黝黑、双手粗糙的民间代表,开口道:“丰收之喜,乃万千黎民与朝廷上下同心协力之果。然,诸君可知,这满仓满廪的红焰薯,其意义远不止于饱腹?”
她示意宣教曹的官员展开一幅巨大的图表,上面清晰地标注着红焰薯产业带来的连锁效应:“其一,民生得以极大改善。农户家中存粮充足,抵御天灾人祸之能力倍增,民间饥馑之忧几近消除。
其二,朝廷赋税因此更加丰盈稳定,国库充盈,方可兴修水利,整饬武备,惠及更多领域。
其三,因红焰薯加工而兴起之工坊,如淀粉、粉条、酿酒、饲料等,吸纳了大量闲散劳力,民间百业因此而更加活跃。
其四,边军粮草得以充足供应,军心稳定,边防巩固。
其五,此前尝试之海外贩运,亦换取了不少急需之外邦物产,如良马、香料等。此乃一环扣一环,利国利民之良性循环也!”
她的话,为众人勾勒出了一幅远比“吃饱饭”更为宏大的蓝图。
在场的民间代表们听得心潮澎湃,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种植的这土里刨食的物件,竟能与国家兴衰、边防稳固联系在一起。
一位来自北疆的“推广社”社首激动地站起来,用带着浓重口音的官话说道:“公主殿下说得对!
俺们那儿,当兵的兄弟以前冬天都难得吃饱,现在顿顿都有这红疙瘩管够,劲儿足!守边关更有底气了!俺们多种点,他们就能少吃点苦!”
一位江南的加工坊主也附和道:“殿下,小人那工坊,雇了百十号人,如今不仅做淀粉,还试着按您给的方子酿酒,出的酒竟别有一番风味,销路甚好!这都是托了殿下和这红焰薯的福啊!”
初颜欣慰地看着他们,这正是她想要的效果——让百姓不仅成为政策的受益者,更能理解并参与到这宏大的事业中来,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
“然,居安思危,乃是常理。”初颜话锋一转,神色变得严肃起来,“红焰薯虽好,亦有其局限。
其一,其味单一,长期为主食,百姓或有腻烦;
其二,储存虽较某些谷物为易,然大量堆积,仍有损耗风险;
其三,各地种植虽广,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量差异巨大;其四,加工之法,尚处探索阶段,潜力远未穷尽。”
她提出了下一步的重点方向:“因此,本宫决定,劝农司未来将着力于四事:一曰‘优种’,继续加大‘优选优育’之投入,力求培育出更抗旱、抗病、高产且口感更佳之新品种;
二曰‘深储’,研究更高效、更低成本的储藏保鲜技术,尤其是在民间推广简易可行的家庭储粮法;
三曰‘精管’,将河曲、安县等地的成功管理经验,编撰成更细致、更具操作性的地方指南,分发各地,并加大农技员培训力度;
四曰‘广用’,鼓励并资助民间探索红焰薯更多样的食用方法和工业用途,例如,本宫听闻海外有番邦,能以此物制糖,此事大可尝试!”
她的规划,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再次赢得了满堂喝彩。这次会议,不仅是一次庆功会,更是一次统一思想、指明方向的动员会。
星火已燎原,光芒耀山河。
红焰薯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作物的成功,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它正在重塑帝国的农业格局,夯实国家的根基,点亮无数百姓的生活。
而初颜公主,作为这变革的核心推动者,她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