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梦妮顿悟了:【我明白了!甄文亮一直默默喜欢甄小雨,却因为担心她家嫌弃自己的行当,始终不敢表露心意。】
【可现在……天啊,这妥妥的纯爱呀!他肯定是不忍心看甄小雨再被欺负,这才鼓起勇气让他娘去提亲的!】
2货激动地附和:【没错!他不但主动向父母坦白心意,还让他们备足诚意上门提亲。更让人感动的是——】
【在原剧情里,甄小雨被虐待致死后,是一直未婚的甄文亮为她报了仇!】
【他把肖志清迷晕,注射了给牲畜用的大剂量麻药,又托关系将人送进火葬场。要不是当时焚烧技术落后,肖志清在半途疼得醒了过来,这件事根本不会有人发现。】
【后来殡仪馆的人报了公安,甄文亮被带走,结局嘛……!他对甄小雨的这片心意,毋庸置疑!若是甄小雨能和他在一起,这辈子定不会受半点委屈。】
甄梦妮当即拍板:【这门亲事,我准了!】
2货不以为然地笑了笑:
【谁问你一个奶娃娃的意见了,更何况咱俩的对话他们又听不见,最重要的是他俩能不能成还说不准呢——】
【甄小雨现在还没从肖志清的阴影里走出来,会不会接受甄文亮还未可知。】
正当甄梦妮准备继续和系统争论时,堂屋里的情景让甄家人都愣住了——
只见甄小雨坐在那儿,早已泪流满面。
“我……我完全不知道……”她哽咽着说不出话。
赵丽红抬手示意,林玉芬立刻会意地将孩子抱进了里屋。
等房门关紧,赵丽红这才温声开口:“要真是这样,反倒不用担心了。说起来,文亮这孩子平时闷不吭声,为了小雨倒是真敢豁得出去。”
“嫁给这样一心一意为小雨着想的人,至少不会受委屈。当然,前提是你们不介意他家的行当。”
“不介意,这有什么好介意的!”
卢智芳连忙表态,“我今天来就是想打听文亮这孩子的人品。他家就一双弟弟妹妹,也不是讨嫌的孩子。而且闺女嫁在本村,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想来也不会受什么委屈。”
她越说越觉得这门亲事合适:“我这就回去答应下来。免得夜长梦多,婚事还是尽快办了好。”
一脸茫然的甄小雨被母亲拉着往外走。
虽然嘴上说着尽快,但母亲的速度还是让她吃了一惊:“娘,再快也不能刚定亲就成亲啊……”
卢智芳不以为然:“一个月后就是好日子,再下一个吉日得等半年。万一这期间肖志清又耍什么花样……”
听到肖志清的名字,甄小雨顿时沉默了。
可肖父却是赞同了甄小雨的担忧。
“她娘,我是这样想的,咱们自己明白小雨肯定没事儿的,可这头刚摆脱肖志清立马订婚结婚……,就感觉像这孩子有问题,我们要赶紧将孩子弄出去似的!”
卢智芳一听,当场急眼,“她爹,你这话啥意思,咱闺女什么秉性你不知道吗?”
“我知道,正是因为我知道我才觉得没必要结这么急,万一肖志清那边传出什么事情来,俩人再怀了孩子,他再说那孩子是他的,文亮不膈应吗?”
“文亮可能没意见,可到底一大家子人。”
卢智芳还想再争辩时,甄父拍了板,“这事儿听我的,一个月后不合适,至少半年后,也能让俩孩子培养一下感情。”
甄小雨连连点头,“是呀,就算甄文亮……但到底他父母是他父母,我本身就没问题,可中间间隔太短,万一……,我觉得爹说的有道理。”
卢智芳不是听不懂好赖话,父女俩都觉得这样可行,她便也就答应了下来。
“那行,就商量半年之后的日子,那会儿开了春穿衣裳也能更好看一些。”
次日,两家人坐在一起,将孩子的婚事给定了下来。
明年三月,春暖花开,喜事迎来!
-
11月下旬。
4个多月的甄梦妮已经自己在床上学着翻身了。
但幼崽的身躯仅凭意识根本无法操控,在她刚学会趴下时,像‘小飞机’一样抬起头和胸时,甄远海一干人被送到了村里。
【叮!检测到关键剧情改变:甄远海携家人‘回’村,扭转了“天人永隔”的命运节点。宿主获得随机奖励!】
还没等赵丽红询问,甄梦北火急火燎跑进了屋,“奶,奶,上头送了一批人到村里,大队长正在跟他们交接呢,我瞧着那人长得特像咱爹,会不会是二叔他们啊。”
“啥?”知道他们十一月会到村里,赵丽红每天等着盼着,可算是将人给盼来了,“快,他们在哪儿,快带奶过去。”
【二叔到了!妈,快抱着我,我也要去看看!】
‘啊~呀~’甄梦妮吵着闹着,林玉芬实在看不过去,“你这孩子,小小的一只啥话都听得懂,那不是你能去的地方。”
【能去,能去,我不会被吓着的。】
安静的2货忽然出了声儿,【宿主,随你二叔一家子过来的,还有一个人!他们虽是在镇上汇合,一起被送到甄家村,但那人是陷害你二叔的人,特意派来盯着你二叔的。】
【更重要的是,他俩之前虽然并不认识,但他一直潜伏在你二叔家周围!】
【还有这事儿?能搜到那人的瓜吗?】
【因为原着里就有这段剧情,所以我才知道,但宿主的吃瓜范围只有4米远,太远了我搜索不出来!】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
正待甄梦妮准备闹时,林玉芬一把将她抱在了怀里,无奈的说,“行了,行了,抱你去,不抱你你是不是又准备闹了!”
【啊~我妈这么懂我的吗?】
【可能是预备动作做太多了,毕竟你不会说话,嘴一张她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
赵丽红闻言差点笑出声,可一想到即将见面的二儿子,笑意又化作了眼底的酸涩。
“快,我们过去。”
两个大人一手一个孩子,拨开层层人群往前走去。
当终于挤到最前面时,她一眼就认出了那个风尘仆仆的身影——
正是她日夜牵挂的二儿子甄远海。
而此时,甄远海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那双穿着老旧布鞋、裹得紧紧的小脚上。
就是这双小脚——
曾颤巍巍地追在他身后,怕他摔着。
儿时模糊的记忆像被猛地推开了一扇门,那个在岁月里模糊了面容的身影,骤然变得清晰无比。
那封信没有骗他。
他真的回来了。
历经半生漂泊,他以这样的方式,回到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回到了这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