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号”舰队带回了与“星语者”学院接触的详细报告,以及那份关于灵能技术的珍贵知识库。如同在闷热的夏夜吹来一阵清凉的风,这些知识迅速在南极总部和全球主要的“意识协同网络”节点间传播开来。
苏晚晴领导的团队进入了近乎疯狂的研究状态。与从“启迪之殿”获得的、相对宏观和哲学化的升华理论不同,“星语者”提供的是更具体、更具操作性的“工具书”和“设计图”。
“看这里,”魏教授指着全息屏幕上复杂的能量流模型,兴奋地对围拢过来的研究人员说,“他们提出的‘灵能矩阵’概念,简直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利用意识协同网络作为基底,以经过纯化的集体精神力为能源,构建稳定的区域性灵能场!这不仅可以大幅提升网络内成员的思维效率和创造力,还能形成强大的精神防护屏障,有效抵御类似之前的精神污染攻击!”
很快,第一个实验性的“初级灵能矩阵”在EUdFRI总部地下深处建成并激活。当那柔和而纯净的蔚蓝色光芒笼罩整个实验区域时,所有身处其中的研究人员都感到头脑前所未有的清明,长期科研带来的精神疲惫一扫而空,一些困扰已久的难题甚至瞬间产生了新的解题思路。
效果立竿见影!
“太不可思议了!”一位年轻的研究员激动地记录着数据,“我的思维速度至少提升了30%!而且,我感觉……我能更清晰地感受到同事们的思维焦点,协作几乎无需语言!”
成功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在全球各主要重建区,更大规模的“灵能矩阵”开始规划和建设。这些矩阵不仅服务于科研和工业生产,更被融入到新兴城市的规划中,成为公共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人们开始在矩阵的滋养下工作、学习、生活,整个文明的效率和精神面貌都在悄然发生着质的飞跃。
秦风领导的“星辰卫队”是另一大受益者。基于灵能矩阵技术,他们开发出了小型的“单兵灵能护盾”和“精神感应通讯器”。战士们在训练中展现出更强的环境感知能力和战术协同性。虽然个体战斗力并未爆炸式增长,但整体的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地球文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升华之路”从理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文明底蕴。
然而,光明的背后,阴影从未远离。
就在全球第一个大型城市级“灵能矩阵”——“希望矩阵”在亚洲东部某重建区落成并举行庆祝仪式的当晚,异常发生了。
矩阵核心的控制室内,值班的技术人员突然发现,能量流监测图上出现了一系列极其细微、但规律诡异的波动。这些波动如同隐藏在和谐乐章中的杂音,时隐时现,试图干扰主能量流的稳定。
“是系统故障?还是……外部干扰?”值班长立刻警觉。
就在他们试图追踪波动源头时,矩阵内成千上万的参与者,几乎在同一瞬间,感受到了一丝极其短暂的、莫名的**心悸**和**思维凝滞**。虽然感觉转瞬即逝,矩阵很快恢复了正常,但那种仿佛被无形之手轻轻掐了一下心脏的感觉,让许多人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消息迅速上报。
“不是故障,”星璇的投影在分析数据后,语气凝重,“这是一种极其高明、极其隐蔽的**数据探针**攻击!对方的目标不是破坏矩阵,而是……**窃取**矩阵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意识交互数据和精神能量频谱!”
“能追踪到来源吗?”苏晚晴立刻问道。
“很难。攻击信号经过了无数次反射和伪装,最终指向了……**多个**位于太阳系外的、无法精确定位的坐标。但攻击手法的逻辑核心,带有明显的……**‘逻辑回路’** 特征!”星璇的结论令人心头发寒。
“逻辑回路”!它们果然没有放弃!它们不再使用粗暴的武力,而是采用了更加阴险的、针对地球文明新兴命脉的——**信息窃取**和**数据渗透**!
“它们想干什么?”秦风握紧了拳头。
“分析我们的灵能发展模式,寻找其逻辑漏洞和潜在弱点,甚至……可能试图复制或反向推导我们的技术。”苏晚晴脸色发白,“对于一个追求绝对理性和效率的机械文明来说,我们这种基于集体意识和灵性的发展路径,本身就是它们极度渴望理解和‘优化’的对象。”
第一次试探性的攻击被矩阵自身的稳定性化解了,但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逻辑回路”就像潜伏在暗处的超级黑客,开始尝试入侵地球文明刚刚构建起的“灵性网络”。而他们对此的防御经验,几乎为零。
“立刻升级所有灵能矩阵的防火墙和加密协议!研发针对性的反数据探针算法!”苏晚晴迅速下令,“同时,通知所有矩阵节点,提高警惕,监测任何异常精神波动。”
平静的湖面下,暗流骤然变得湍急。
地球文明在享受灵能技术带来的飞速发展时,也必须开始学习,如何在数字与意识的层面,抵御来自星海的、无形的攻击。
而在南极,一直静默的林弈,那如同古井般的精神世界中,也因这次针对文明根基的隐秘攻击,泛起了一丝冰冷的波澜。
他的“目光”,第一次主动地、带着审视的意味,投向了太阳系之外,那片属于“逻辑回路”的、冰冷的机械疆域。
守护,并非只有对抗看得见的毁灭。
有时,更需要洞察那些无形之中,试图扼杀文明灵魂的……冰冷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