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伟奉旨入京的队伍,尚未抵达北京,便已在这帝国的权力中心激起了巨大的涟漪。各方势力反应不一,暗流涌动。
崇祯皇帝的心情是复杂的。他既期待这位“国之干城”的到来,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振奋人心的强国之策,又内心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和不安。王小伟的功劳太大,实力太强,已经有些“赏无可赏”,这让他这个皇帝感到有些难以驾驭。他特意吩咐下去,接待礼仪务必隆重,彰显皇恩,但又暗中加强了对京营的控制和紫禁城的守卫。
首辅周延儒及其党羽,则如同张网以待的猎人,既兴奋又紧张。他们多方布置,计划在王小伟入京后,先用高规格接待麻痹他,然后通过一连串的政治组合拳——包括宴会拉拢、舆论造势、官员弹劾、甚至栽赃陷害——逐渐削弱其影响力,最终达到削其兵权、将其困在京城的目的。周延儒甚至秘密联系了京营总督和锦衣卫指挥使,做了一些“必要”的安排。
以曹化淳为首的宫内宦官势力,则保持着暧昧的观望态度。他们与王小伟有暗中交易(肥皂、玻璃利润分成),受益颇丰,但并不想彻底得罪周延儒。他们打算见风使舵,在皇帝、首辅、督师这三股力量之间寻找平衡,最大化自身利益。
一部分较为正直或有识之士的官员,如当初为王小伟说话的钱士升等,则对王小伟的到来抱有期待,希望他能给暮气沉沉的朝堂带来一股清风,真正推动一些改革,振奋国事。
而北京的普通百姓,则几乎将王小伟视作了拯救国家的英雄和传奇人物。关于他“身高八尺、腰阔十围”、“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火器犀利、打得鞑子屁滚尿流”的各种夸张传闻在市井间流传,人们翘首以盼,想一睹这位传奇督师的风采。
在这各种目光的注视下,王小伟的队伍终于抵达了北京城外。按照规矩,外臣入京,大军需驻留城外指定营地。王小伟的五百卫队被安排在了京营附近的营地,虽然待遇规格很高,但明显处于京营的“看护”之下。
王小伟对此似乎毫不在意,欣然接受。他只带了数十名贴身亲卫和文职人员,以及那几大车“礼物”,准备入城。
城门外,朝廷派出的迎接官员早已等候多时,场面隆重而客气。然而,在这份客气之下,王小伟敏锐地感受到了无数道审视、好奇、忌惮甚至怀有恶意的目光。军情司提前送来的情报,早已让他对京师的局势和各方心思了如指掌。
他微微一笑,整理了一下蟒袍,从容不迫地走下马车。看着眼前这座雄伟却又暮气沉沉的帝国首都,他的心中没有敬畏,只有一种冷静的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挑战欲。
“山东总督、太子太傅、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王承渊,奉旨入京!”他朗声通报,声音平稳有力,瞬间压过了现场的嘈杂。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只见他年轻得出奇(相对于他的官职和功绩),面容算不上特别英俊,但线条硬朗,眼神锐利如鹰,顾盼之间自有
迎接的官员连忙上前,说着套的官场逢迎之词,引他入城。城门洞开,北京城的繁华与喧嚣扑面而来。街道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王小伟骑在马上,缓缓而行,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街道、店铺、以及那些隐藏在人群之中、眼神各异的窥探者。军情司的情报如同画卷般在他脑海中展开:哪家酒楼是周延儒党羽的据点,哪个衙门的官员可以尝试接触,甚至哪些小贩可能是锦衣卫的眼线……
他被安排住进了朝廷早已备好的、位于内城的一处豪华宅邸。高墙深院,亭台楼阁,极尽奢华,却也像一座精致的鸟笼。宅邸内外,明里暗里,布满了各方势力的眼线。
安顿下来后,便是按部就班的程序:递牌子请见陛下、拜访内阁首辅、会见兵部同僚……每一处,都是无形的战场。
紫禁城内,乾清宫。崇祯皇帝在偏殿接见了他。场面隆重而客气,崇祯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询问了山东的情况,再次嘉奖了他的功劳,但眼神中的那丝疏离和忌惮,却难以完全掩饰。王小伟对答如流,言辞恭谨,却又不卑不亢,将山东的防务、财政、民生情况择要汇报,既展现了成绩,也强调了困难(需要朝廷继续支持),滴水不漏。
首辅值房。周延儒表现得极为热情,拉着他的手,一口一个“王阁老”(以其武英殿大学士身份尊称),盛赞其功绩,仿佛之前的种种刁难从未发生过。但言语之间,总是不经意地打探山东军队的具体数目、火器制造的秘密、以及财政的真实情况,并暗示“入阁之后,当以国事为重,地方琐碎可交于他人”云云。王小伟虚与委蛇,打着太极,将核心机密守得死死的。
兵部衙门。其他的堂官们态度则更加复杂,有真心敬佩的,有暗中嫉妒的,有冷漠观望的,也有周党成员冷言冷语试探的。
一圈走下来,王小伟对京师的政治气候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暮气沉沉,勾心斗角,空谈多于实干。大部分人关心的并非如何抵御外虏、平定内乱,而是自身的权位和派系利益。巨大的失望感笼罩着他,但也更加坚定了他另起炉灶的决心。
夜幕降临,华丽的府邸灯火通明,却显得格外冷清。王小伟屏退左右,独自站在书房窗前,望着窗外被高墙切割的四方天空。
“影”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然出现,低声汇报:“督师,宅外监视点共七处,分别为周延儒、锦衣卫、京营、以及宫内不同势力的人。今日接触的官员中,有三人表达了隐晦的投效之意,已安排进一步接触。周延儒似乎准备在明日的朝会上发难。”
“知道了。”王小伟点点头,脸上没有任何意外,“按计划行事。让我们看看,明天这出戏,他们打算怎么唱。”
京师的第一夜,平静之下,暗流汹涌。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交锋,将在明天的朝会上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