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瑶在阐述经义时,并未照本宣科,而是将《凌霄引气诀》与《灵植辅修录》的精要融会贯通,结合自己引气入体、温养灵酒的真切体悟,将晦涩的经义说得深入浅出。
每一个论点都有典籍支撑,每一处感悟都源自实践,
陈先生执起她的答卷,目光在字里行间流连良久。墨迹工整秀丽自不必说,更难得的是字里行间透出的灵气与悟性。
他反复看了两遍,终于抬起头来,温声道:
“清瑶,启蒙堂的课业,你已圆满。是时候前往悟道院进修了。”
“终于能去悟道院了——”
这份期盼已久的喜悦刚涌上心头,却像被什么猛地拽住。林清瑶眼前忽然闪过清珞的身影。
上次去灵膳堂时,清珞正对着一张灵粥方子发愁。那双杏眼里,盛满了她再熟悉不过的渴望与茫然——
就像她当初捧着《凌霄引气诀》时一般无二。
仙门之路,道阻且长。若连字都不识,谈何问道?
既然自己已经推开这扇门,又怎能眼睁睁看着清珞在门外徘徊?
林清瑶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心绪压回心底,转向陈先生,郑重其事地行了个弟子礼:
“先生,弟子当初报的是半年课程,如今尚余三月。弟子想恳请先生——能否将余下的修习资格,转给灵膳堂的林清珞?”
她抬起眼,目光清亮而坚定:
“清珞是我的朋友,我们一起从凡尘的小山村而来,她向道之心恳切,做事勤勉踏实,只是苦于无人引路。弟子实在不忍见她蹉跎岁月,还望先生成全她这份向学之心。”
陈先生抚须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将那份墨迹初干的考卷轻轻放回案上,目光温润地看向林清瑶。
“修仙之道,法术神通尚在其次,修心养性才是根本。”
他声音沉稳,每个字都带着分量。
“你方才踏进修仙之门,就懂得提携后来者,这份不离本心的仁厚之念,比什么天赋灵根都来得珍贵。”
略作沉吟,他的语气更加温和:
“此事自然无妨。让她明日辰时直接来寻我便是。初学若遇不解之处,课后随时可来问,不必拘礼。”
林清瑶心中一喜,正要行礼告退,不料陈先生却含笑抬手:
“且慢。”
他目光温和地端详着这个在短短时日里进步神速的弟子,抚须笑道:
“你编纂的那册《识字概要》,前几日掌门亲自过目了。”
陈先生从袖中取出一枚温润的玉质令牌,轻轻点在林清瑶的青木令牌上。只见青木令表面灵光流转,浮现出清晰的字样——
贡献点:五百。
“掌门亲自审阅后,认为你编纂的《识字概要》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特别适合初入道途的弟子。”
陈先生眼中带着欣慰。
“经长老会议决,已将这本书收录至外门藏书阁,作为新晋弟子的启蒙读物。”
他见林清瑶怔在原地,又温声解释道:
“这五百贡献点,足够你在悟道院安心修行三年。往后新弟子每借阅一次,你还能获得额外的分成。”
五百贡献点?
林清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简直像天上掉下的馅饼,砸得她晕乎乎的。
原来笔墨文字,竟有这般价值?
若是将修炼心得、游历见闻都整理成册,岂不是……
一条崭新的道路在她眼前徐徐展开——以笔墨换资源,以见识助修行。
这条路,清晰可见,切实可行!
陈先生的目光温和中透着洞悉,他注视着林清瑶,语重心长地说:
“掌门对你颇为赏识。他能亲自过目一名外门弟子编纂的书册,这份心意,实属难得。于情于理,你都应当亲自前往掌门殿,当面叩谢这份知遇之恩。”
见林清瑶似懂非懂,陈先生又温声提点:
“清瑶,你要明白,修仙之路,从来不是闭门造车就能通达的。人情练达即文章,这道理放在哪里都适用。宗门之内,师长提携、同门互助,都是缘法,也是助缘。今日掌门赏识你,你诚心谢过,便是结下一份善缘。这份善缘,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就能为你化解困境,照亮前路。”
这番话如清泉灌顶,让林清瑶豁然开朗。修行讲究财、法、侣、地侣字,原来也包含着人际往来与师长缘法。
她再次深深一揖,这次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多谢先生指点!弟子愚钝,险些失了礼数。弟子这就去掌门殿,当面向掌门道谢。”
林清瑶或许还悟不透万物皆可为我所用的玄妙境界,但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般朴素的道理,她是懂的。
掌门先前破例让她进悟道院,陈先生一路悉心指点,这份沉甸甸的恩情,她一直记在心上,总想着要好好报答才是。
想到这里,她眼睛忽地一亮,低头在储物袋里捧出个素白的小酒坛,像献宝似的递到陈先生面前。
“先生,这是弟子前些天酿的‘净心酒’。”
她声音轻快,带着几分藏不住的雀跃。
“虽然才刚酿好,但味道清甜,还能安神静心。弟子能突破到炼气一层,也多亏了它呢。”
她捧着酒坛的指尖微微发亮,眼里闪着期待的光,像个迫不及待要与人分享糖果的孩子。
陈先生先是一怔,随即抚须大笑,眼角的笑纹都舒展开来:
“好、好!才说完缘法,你就活学活用,果然是个灵透的!”
他接过酒坛,当真斟了半杯。酒液在杯中泛起浅浅的碧色,清香袅袅。轻抿一口后,他眼中顿时闪过惊喜:
“清瑶啊清瑶,没想到你在酿酒上竟有这等天赋!这样的才华,速速去悟道院报到,一天也别耽误。”
离开启蒙堂时,林清瑶的脚步轻快得感觉自己是踩在云端。
如今的她,不仅是真正的炼气修士,更是个坐拥“六百八十贡献点”的小富婆!
她站在云雾缭绕的石阶上,终于忍不住抿着嘴偷偷笑起来,两个浅浅的梨涡在颊边若隐若现。
两个刚来启蒙堂的小娃娃恰好从旁边经过,约莫七八岁的年纪,梳着总角髻,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她。
“你看那个师姐。”
小一点的扯了扯同伴的衣袖,小声嘀咕。
“是不是考核没及格,躲在这里偷偷哭鼻子呀?”
稍大些的煞有介事地点头。
“肯定是,我娘说,年纪越大越难通过考核呢。”
林清瑶闻言,险些笑出声来。她本想转身好好解释一番——
“你们师姐我厉害着了,可是全优结业,马上就要去悟道院进修了!”
可低头对上两双清澈懵懂的眼睛,看着他们肉嘟嘟的小脸,那点小小的不服气顿时烟消云散。她俏皮地眨了眨眼,故意板起脸逗他们:
“是啊是啊,师姐还要在这里读好久呢。你们可要加油,千万别像我这样。”
在两个小家伙同情的目光中,她轻快地转身,裙裾在石阶上旋开一朵青色的花。
罢了罢了,道途漫长,何必与这些小萝卜头计较?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得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清珞才是。
灵膳堂刚过最忙碌的时辰,空气中还飘着淡淡的水雾和烟火气。
林清珞正踮着脚,费力擦拭着灶台上的油垢,粗布围裙上沾着点点水渍,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了好几缕。
听见熟悉的脚步声,她回过头,见是林清瑶,连忙放下抹布擦了擦手,眼中带着几分诧异:
“清瑶?这个时辰你怎么来了?考核结束了吗?结果如何?”
林清瑶故意拖长了语调:
“考核嘛——”
见清珞紧张地屏住呼吸,才噗嗤笑出声来:
“自然是过了!不但过了,我还提前从启蒙堂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