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过后,校园里的玉兰绽出淡紫色的花苞。苏念坐在窗边,指尖无意识地抚过书包里那封叠得方正的信——那是冬天离别时,小雨塞给她的约定,要等到春天才能拆开。
脚步声由远及近,陆星衍抱着一卷图纸走进教室,阳光在他肩头跳跃。“留守儿童之家的设计方案初稿出来了,”他展开图纸,指尖划过彩笔标注的区域,“一楼是活动室和图书角,二楼留了两间辅导室,志愿者来了也有地方落脚。”图纸角落还画了朵歪歪扭扭的向日葵——是他偷偷模仿孩子们笔迹添上的。
苏念俯身细看,忽然眼睛一亮:“周末进山把方案带给小雨爸爸看看吧?正好……也该拆开那封信了。”
“想到一块儿去了,”陆星衍从口袋里掏出个海豚挂件,“给小雨带的春天礼物。”
周六的清早,车子驶过渐渐染绿的山路。田埂上的野花零星开着,风里混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苏念捏着那封信,棱角都快被摩挲圆了:“你说,小雨会写什么?”
“说不定画了她想象中的大海,”陆星衍转动方向盘,“或者约我们夏天去捡贝壳。”
说笑间,希望小学的轮廓出现在视野里。小雨穿着那件粉外套,正站在初绽的向日葵苗圃旁——嫩绿的茎叶向着阳光伸展,像极了她张望的神情。
“姐姐!哥哥!”她拎着竹篮跑来,花瓣上的露水滚落,“用院子里的桃花给你们泡茶!”
苏念蹲下身,把海豚挂件放进她手心。小雨紧紧攥住,眼睛亮晶晶的:“我要天天挂在书包上!”
村委会里,小雨爸爸戴上老花镜,仔细翻看图纸:“活动室宽敞,冬天孩子们有地方玩了。材料都备齐了,暑假前准能建好。”
“五一会有志愿者过来,”陆星衍补充,“带些课外书和文具。”
正事聊完,苏念终于取出那封信。在小雨期待的目光中,她轻轻展开信纸——歪扭的字迹间夹着一幅画:三个小人穿着彩衣站在海边,贝壳散落脚边,远方还有艘小船。
“爸爸说我考第一名就带我看海,”小雨小声念着,“我想带朵朵一起去……她还没见过海呢。”
苏念心头一热,将孩子搂进怀里:“我们带所有孩子一起去。”
陆星衍凝视着画纸,忽然抬头:“不如组织‘海洋研学’?暑假带孩子们认识真正的海洋。”
“这主意好!”小雨爸爸拍腿笑道,“我跟家长们商量,准都乐意!”
午后,向日葵苗在春风里轻轻摇曳。陆星衍教孩子们认植物,苏念坐在田埂听朵朵说话——女孩从课本里取出张磨损的照片:“爸爸去年寄的……我想他带我去海边。”
苏念轻抚她发梢,转头看见陆星衍正对着手机微笑。“班主任很支持研学计划,”他走过来展示消息,“说能申请公益基金,还能联系海边基地安排课程。”
希望的火苗倏然燃成篝火。苏念接过手机,指尖轻颤:“太好了……孩子们终于能亲眼看见海了。”
离别时,小手们拽着衣角不肯放:“姐姐什么时候再来?”
“五一就回来,”苏念俯身承诺,“带更多哥哥姐姐来看你们。”
“暑假还要带你们看海,”陆星衍揉揉孩子们脑袋,“记得好好考试!”
车启动时,小雨站在纷飞的桃花瓣里用力挥手。苏念望着后视镜里渐渐模糊的小身影,心里却清晰浮现出海浪的模样。
返校后,两人立刻分头行动:陆星衍联系研学基地确认课程,苏念统计人数,还手绘了《海洋知识小手册》——每一页都游着不同的海洋生物。
五一假期转眼即至。支教志愿者带来的不仅是书本颜料,还有满院欢歌。教室里,苏念刚讲到海豚,小雨就举起书包挂件:“我也有!姐姐送的!”操场上,陆星衍把篮球变成“海洋球”,在欢笑声中许下“沙滩篮球之约”。
临行前,小雨爸爸神秘地拉住他们:“有个好消息——村里一位企业家听说了你们做的事,要全额资助这次研学。”
这意外之喜让两人怔在原地。“他还说,暑假想亲自陪孩子们去海边。”小雨爸爸压低声音,“另外,小雨她们偷偷准备了个惊喜,非要等到海边再揭晓。”
返程的车上,苏念望着窗外起伏的葵苗,心里漾开层层涟漪——企业家的援手令人感动,但孩子们秘而不宣的惊喜更让她牵挂。她不曾想到,这场即将到来的海洋之旅,将会让所有人的故事,转向谁都不曾预料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