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朝堂之上,由礼部和宗室率先提起五皇子一事。
皇帝高坐龙椅。
臣子站立下方,手上都拿着笏板,只是身上的官服不相同。
这不,听到又有关于五皇子的事情,众位大臣的耳朵又竖立起来。
前些时日,也都听说五皇子办的事。
不是娶人家做了侧妃吗?
咋又有和他相关的消息!
不少人的视线悄悄的瞥向前方的承恩公和成国公。
上奏的礼部张侍郎:“陛下,五殿下已将近弱冠之年,却无婚约之事,贤妃娘娘乃至皇后娘娘皆有失察之过。”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乡下小民娶不上媳妇,尚且是遭人嘲笑的,更何况王公贵族。
“且有律法规定:男子十八,女子十六,若无婚约,官府选配。”
“据臣所知,五殿下已经年满十八,请陛下为其择偶,赐婚。”
皇帝的面色并不好看,原本他的打算是秋狝之时,五皇子狩猎出色再有一个功劳,给其赐婚镇南侯之女。
一来给其增加手中势力,二来也为儿子找一个心悦之人常伴身旁,来弥补他和贤妃的遗憾。
可万万没想到,五皇子在众人眼里露脸之后,首先便是他的婚事问题。
皇帝把手中的珠串子从右手倒在左手,一眼瞥过五皇子。
五皇子立马站出来,看向张侍郎,神色依旧温润,只是眼里毫无笑意,很快低头面向皇帝方向:“父皇容禀,儿臣近来只想办好父皇交代的差事,无心于儿女婚事。”
“等儿臣手上之事利索熟练,再请父皇赐婚。”
张侍郎早有准备,继续道:“陛下,五殿下之言,无外乎不想现在一时半刻成亲,这也无妨,陛下先赐婚,有了婚约,至于何事成亲,全看五殿下心意。”
“只是陛下,律法为重。”
规定就是规定,没人提及还好,一旦被人提到,哪怕你是皇帝,表面之上,你也需要维护律法的体面。
毕竟若是皇帝带头光明正大不遵守,那下面之人只会跟着行事。
到时候,民间定会生乱。
张侍郎答话完毕后还看了宗室宗正慕容老王爷一眼,顺带着给刑部侍郎一个白眼。
慕容老王爷倒腾着老腿磨蹭的站出来,表明宗室态度:“陛下,老臣附议。”
说完还看我成国公一眼,要不是他派人提及此事,宗室都给忘了。
真是他年纪大了,多忘事。
刑部侍郎也站了出来:“臣也附议。”
毕竟在刑部待着,还能让违法之事在眼前犯不成。
他站出来,不少人也跟着站出来附议。
想着这件事赶紧过去啊,朝堂之上还有民众大事要议的。
一个不是储君的皇子婚事,不能太耽误时间。
皇帝目光看向五皇子,又看一眼弯着腰的众臣子,他张口道:“卿家所言,不无道理,此事交予皇后便是。”
“老五,只是立下婚约,成亲时间让你做主。”
五皇子只能拱手行礼道:“是,儿臣领旨谢恩。”
下朝之后。
成国公和承恩公两个老头。
一个削瘦文人模样,是承恩公,一个壮士武将模样,是成国公。
两人难得走在一起。
成国公眯着眼睛道:“接下来就看娘娘的了。”
两家默契的想要把五皇子弄出朝堂,今日之举不过是第一步。
承恩公咳了两声,点头。
“放心。”
“陛下处你可有把握?”他接着问道。
皇帝现在是猜疑他们,等到五皇子婚事一成,怕是会尘埃落定。
到时候,两家的对手直接换上皇帝,结果怕是难以预料。
不过再难,也不能给暗地里的人做嫁衣。
不争一争,斗一斗,再加上家族人的命,凭什么能够轻易上位。
成国公一笑:“无把握,但也得争。”
“不然全家等死啊。”
“说实话,我宁愿我全家都死在你姜家手里,加钱都成,但不愿意死在他王家手里。”
最后半句话他眼里冒着冷光。
和姜家对决,好歹是势均力敌。
王家,那是什么?吃相太差,被流放出去的蛤蟆。
承恩公倒是头一次听到这话,但想了想,也对。
“我也同样。”
既然都是一死,死在林家手里倒也行。
至于陛下和王家,连正面对正面都不敢,何谈其他?
两人带着神秘莫测的笑容分开,上到各自的马车,遥遥的对视一眼,笑着点头,离开。
皇帝派的太监远远看到这一幕,心惊胆寒,急忙的回去禀告。
坤宁宫。
早上皇帝的口谕传来,皇后便派人将贤妃和贵妃两人请来,一同商议五皇子的婚事。
贤妃被唤来的时候,心里惴惴,觉得不安。
想到刚收到儿子递过来的消息,她更是一慌。
此刻,看向坐在上方的皇后,还有坐在她对面的贵妃,只觉得宫中氛围难耐。
皇后也没迂回,直接开口问道:“贤妃,想必你也知道今日陛下传来的口谕,事关五皇子婚事,你可有看好的人家?”
“若有看好,可对本宫和贵妃说,早日订下婚事,身为人母,也能早日放下心中的一桩事。”
“于你,于五皇子,都是好事。”
贤妃头上戴着一根玉簪子,玉簪子上面挂着一串珍珠,随着人头的扭动,无声的移动。
“回皇后娘娘,臣妾并无看重之人。”
她说话时依旧和气优雅,只是面色多少对比往日慌乱些。
皇后:“哦,五皇子呢,他可有看上的姑娘?”
贤妃抬眼,目光流转,一幅古代美人仕女图缓缓展开。
“并无,任由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做主。”
姒徽音轻声笑下:“贤妃这话说的,本宫可做不了皇子成亲的主。”
“做主的人只能是陛下和皇后娘娘。”
这话似有暗喻,上座的皇后一笑,贤妃也跟着露出微笑。
“贵妃娘娘说的是。”
她像是一个能任人拿捏的面团人一般,把亲儿子的婚事交了出来。
姒徽音抬头看向皇后,两人对视一笑。
皇后道:“既如此,本宫便给贤妃推荐一些好女孩。”
“潮声。”皇后看向侧前方人喊道。
潮声离开片刻,手里端着一副托盘,托盘之上是适龄女子的画像。
“拿给贤妃看。”
潮声行礼:“贤妃娘娘,此乃我家娘娘寻人找到的京都贵女,请贤妃娘娘挑选。”
贤妃身边人接下来,她坐直身子,伸手朝着画像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