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空间跃迁的眩晕感尚未完全消退,如同从一场深沉的梦境中被强行拽回现实。“哨兵”节点及其护卫舰队,如同几粒被投入狂涛的微尘,出现在了一片光怪陆离、危机四伏的星域——“破碎星廊”。
主屏幕上的景象,取代了跃迁通道内流光溢彩的扭曲,展现出一种静态却又充满狂暴张力的宇宙奇观。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秩序井然的恒星系,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破碎的星体残骸、绵延数百万公里的冰晶尘埃带、以及如同幽灵般漂浮的、散发着不稳定脉冲的中子星碎片。空间本身似乎都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之中,引力读数混乱不堪,传感器屏幕上布满了代表高能辐射和时空扰动的警告标识。
“确认抵达‘破碎星廊’外围。所有系统报告状态。”林风的声音在恢复常态的舰桥内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连续的高强度跃迁对他而言负担更重,体内那块污染伤疤如同被搅动的寒冰,持续散发着不适。
“节点结构稳定,但外层装甲在最后一次跃迁时承受了超出预期的时空应力,有三处非关键区域出现微小裂缝。”
“舰队编队完整,各舰能量储备下降至78%。”
“深空传感器受到强烈背景辐射干扰,有效探测范围缩减至正常值的30%。”
一系列汇报勾勒出他们目前并不乐观的处境。
“保持隐匿状态,引擎最低功率输出,沿预定航线低速航行。”林风下令。在这片区域,高速航行无异于自杀,随时可能撞上隐形的引力陷阱或被狂暴的能量流撕碎。
舰队如同潜行的猎手,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巨大的星体残骸之间。那些破碎的行星核心、冻结的海洋板块、以及扭曲的金属构造体,无声地诉说着这片星廊形成时所经历的、难以想象的宇宙灾难。一些残骸上,甚至还能隐约看到非自然的、巨大而规律的几何结构痕迹,暗示着这里或许曾存在过某个古老的、已然消亡的太空文明。
“检测到异常引力源,左舷 0-4-2,距离 0.3 光秒。”传感器官突然报告,“不是常规星体,信号特征……非常奇怪,似乎在周期性脉动,并伴有微弱的、非热辐射的能量散发。”
主屏幕上标记出目标。那是一个不起眼的、隐藏在巨大冰晶尘埃云背后的黑暗区域,即使在增强成像下,也几乎与背景虚空融为一体,唯有其边缘处细微的光线扭曲,揭示了它强大的引力场。
“是黑洞?还是中子星?”铁砧凑过来,粗声问道。
“都不是。”隼盯着数据分析,眉头紧锁,“它的引力场结构不符合任何已知的致密天体模型。而且,那种能量散发……很像是……某种残存的推进系统或者……维生装置的泄漏?”
这个猜测让舰桥内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在这片死寂的坟场,难道还有“活物”?
“派遣一架高隐匿性侦察无人机,近距离侦查。”林风命令道,同时暗自调动起三钥之力,尝试感知那片区域的能量流动。一股混杂着衰败、沉寂,却又带着一丝极其微弱、仿佛风中残烛般顽强生命波动的感觉,顺着他的感知蔓延回来。
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更加清晰。那确实不是一个自然天体,而是一艘……或者说,是一艘超级星舰的残骸?它的规模庞大到令人咋舌,甚至超过了“哨兵”节点,其造型扭曲而怪异,仿佛是由多种不同科技风格的舰体强行焊接、或者说……“生长”在一起,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宇宙尘埃和冰层,许多地方已经破损,露出内部黑暗的、如同巢穴般的结构。那脉动的引力源和能量泄漏,正是从它核心区域的某个巨大破口处传出的。
“这是什么鬼东西?”铁砧瞪大了眼睛,“谁的船能造这么大?还长成这样?”
“不像任何已知文明的造舰风格。”隼快速对比着数据库,“其结构……充满了生物与非生物融合的特征,更像是……某种活体星舰?”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时,负责监听特定频段的通讯官猛地抬起头,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
“指挥官!我们收到了一个信号!非常微弱,是从那艘……巨型残骸内部发出的!不是‘星语’,也不是任何已知的通讯协议,但……但其编码基础,似乎与我们从异种方尖碑中解析出的部分底层逻辑,有微弱的相似性!”
信号被播放出来,经过初步降噪,那是一段断断续续的、仿佛垂死喘息般的低频波动,中间夹杂着无法理解的、仿佛某种古老语言的音节。
但在这杂乱的背景音中,一个经过语言模型反复比对后、被标记为高概率匹配的词语,被提取了出来,显示在辅助屏幕上:
【……守……望……者……】
守望者?
林风凝视着屏幕上那艘巨大的、如同搁浅巨兽般的怪异残骸,心中波澜再起。
“破碎星廊”并非只有死亡与废墟。这里,似乎还沉睡着某个来自遥远过去、可能与“秩序之弦”和对抗“虚无”相关的、被称为“守望者”的……存在或其造物。
他们的航线,似乎注定要与这些沉睡于历史尘埃中的古老谜团,不期而遇。而这一次接触,是福是祸,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