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送季晨熙去幼儿园的路上,小家伙显得格外兴奋,小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妈妈!今天下午我们有‘分享日’!”季晨熙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回头对楚颜说,“李老师说,可以带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者旅行纪念品,和小朋友分享故事!”
“是吗?那你想好带什么去分享了吗?”楚颜笑着问,心里猜测他可能会带那个军事地图筒,或者他画的“战略地图”。
“我早就想好啦!”季晨熙胸有成竹地拍拍自己背包侧面的小口袋,“我带了这个!”
楚颜定睛一看,那小口袋里插着的,竟然是季晨熙在泾县亲手做的那张粗糙的、边缘还有些毛糙的宣纸。那张纸被他用一张干净的透明塑料文件袋小心地装着,保护得很好。
楚颜有些意外。她以为儿子会更倾向于展示那些更“酷”、更直观的东西,比如地图或者照片。没想到,他选择了这张看起来最不起眼、甚至有些“失败”的作品。
“为什么带这张纸呀?”楚颜好奇地问。
“因为这是我亲手做的呀!”季晨熙仰起小脸,眼睛里闪着光,“地图是爸爸画的,照片是妈妈拍的,只有这张纸,是我自己从一堆烂泥巴(纸浆)里捞出来的!虽然不好看,但是是我做的!”他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没有丝毫因为纸张粗糙而产生的羞怯。
楚颜的心被轻轻触动了。她看着儿子那认真而骄傲的小模样,忽然明白了他的选择。在孩子纯真的心里,价值的衡量标准并非外表的精美,而是倾注的心血和亲身的参与。这张不起眼的纸,承载的是他克服困难、亲手创造的记忆,这比任何现成的精美礼物都更珍贵。
“你说得对,”楚颜蹲下身,平视着儿子的眼睛,认真地说,“这是你最棒的纪念品。因为它记录了你的一次勇敢尝试和成功。小朋友们一定会很喜欢你的分享。”
“嗯!”得到妈妈的肯定,季晨熙更加信心满满,用力点了点头。
送儿子进了幼儿园,看着他小小的身影雀跃地奔向教室,楚颜的嘴角一直带着温柔的笑意。孩子的成长,就体现在这些细微的选择和认知里。
下午,楚颜准时去接孩子。
刚走到幼儿园门口,就看到季晨熙像只快乐的小鸟一样飞扑过来,一把抱住她的腿,小脸兴奋得红扑扑的:“妈妈!妈妈!我今天分享成功啦!”
“哦?快跟妈妈说说,怎么成功的?”楚颜牵起他的小手,笑着问。
“我给小朋友们看我的纸,还告诉他们怎么做的!”季晨熙手舞足蹈地开始描述,“我说要先把树皮煮烂,然后用大锤子咚咚咚地敲,变成像粥一样的纸浆,然后要用一个帘子去捞,可难了!我捞坏了好多次!但是我没有放弃!最后就成功啦!”
他模仿着捞纸的动作,小表情丰富极了:“王小明说我的纸像抹布,但是李老师表扬我了!李老师说,重要的不是纸好不好看,而是我努力了,坚持了,还学到了知识!张伟还说,他爸爸带他去过宣纸博物馆,但是只让看,不让摸,还是我厉害,能自己动手做!”
小家伙的语气里充满了被理解和认可的喜悦。显然,这次分享,他收获的不仅仅是展示的快乐,更是对自身努力价值的肯定。
“李老师说得对,晨熙最棒了!”楚颜由衷地夸奖道。她很高兴,儿子在集体环境中也能得到这样积极的引导和反馈。
“还有还有!”季晨熙忽然想起什么,神秘兮兮地从背包里掏出那个塑料文件袋,小心翼翼地取出里面那张宣纸,翻到背面,“妈妈你看!李老师还让我在背面写上了我的名字和日期,说这是‘作品档案’!”
楚颜接过来一看,纸张粗糙的背面,用铅笔工工整整地写着几个稚嫩的大字:“季晨熙 zuo”,旁边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太阳,下面是老师帮忙写的日期。
这份朴素的“作品档案”,让这张纸瞬间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它不再仅仅是一件手工艺品,更是一个孩子成长足迹的见证。
“真好。”楚颜轻轻抚摸着那几个字,心里暖暖的。
回到家,王奶奶已经准备好了点心。季晨熙一边吃点心,一边还在兴奋地复盘着下午的“高光时刻”。楚颜坐在他身边,微笑着听着,心里充满了作为母亲的满足感。
这时,家里的座机电话响了起来。这个年代,用座机的人已经很少了,楚颜家这部电话主要是为了方便老人联系和王奶奶使用。
王奶奶走过去接起电话:“喂?…… 哦!是晨熙爸爸啊!…… 在在在,刚放学回来,吃点心呢!…… 好,你等等啊!”
王奶奶捂着话筒,笑着对楚颜说:“颜颜,是季诚,找晨熙的。”
楚颜有些意外。季诚很少直接打电话到座机上,更少在白天这个时间打来。她对儿子说:“晨熙,爸爸电话。”
季晨熙一听,眼睛一亮,点心也顾不上吃了,滑下椅子就跑过去,踮着脚从王奶奶手里接过话筒:“爸爸!”
楚颜听不到季诚在那边说了什么,只看到儿子的小脸先是惊讶,然后绽放出巨大的、难以置信的惊喜,对着电话使劲点头:“嗯!嗯!真的吗?太好了!谢谢爸爸!我太喜欢了!”
说了几句,季晨熙捂住话筒,扭头看向楚颜,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妈妈!爸爸说……说他把我画的那个‘侦察地图’……就是公园的那个……寄给他的战友叔叔了!那个叔叔是……是真正的侦察兵!爸爸说,叔叔夸我画得很有想法!还……还给我寄了一份礼物!是部队里用的……真正的指南针!”
楚颜愣住了。她完全没想到,季诚会把儿子那幅充满童稚的涂鸦如此当真,甚至还拿去“炫耀”,并且换来了如此“硬核”的回礼。
季晨熙已经又对着电话喊起来:“谢谢爸爸!谢谢侦察兵叔叔!我太高兴了!我一定好好用!……嗯!保证完成任务!爸爸再见!”
挂断电话,季晨熙还沉浸在巨大的兴奋中,小脸通红,在客厅里又蹦又跳:“妈妈!你听到了吗?真正的侦察兵叔叔夸我了!还有真的指南针!是军用的!”
楚颜看着儿子高兴得快疯掉的样子,心里百感交集。她想起前世,季诚似乎从未有过这样的“闲情逸致”去关注孩子这些小小的成就,更不用说如此郑重其事地给予反馈和奖励。而今生,这个男人正在用他笨拙却无比真诚的方式,努力地参与到儿子的成长中。
这份“特殊的礼物”,不仅仅是一个指南针,更是父亲对儿子梦想的认可、努力的嘉奖,以及一种跨越山海的、沉甸甸的父爱。
“太好了,”楚颜抱住兴奋的儿子,柔声说,“这是爸爸和侦察兵叔叔对你的鼓励。你要好好珍惜,也要继续努力,画出更棒的‘地图’。”
“嗯!”季晨熙用力点头,紧紧攥着小拳头,眼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我以后要当比爸爸还厉害的侦察兵!”
看着儿子因为一份远方的礼物而燃起的壮志豪情,楚颜欣慰地笑了。幼儿园的分享日,让儿子收获了自信;而爸爸这份不期而至的“特殊礼物”,则为他小小的世界,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窗。
教育的意义,陪伴的价值,有时候就体现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而这一次,那个常缺席的父亲,用他独特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远程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