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诚的归来,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季晨熙小小的世界里激起了滔天巨浪。周五晚上,小家伙兴奋得几乎一夜没睡踏实,半夜还爬起来一次,蹑手蹑脚地走到主卧门口,确认爸爸真的睡在里面,才心满意足地回去继续睡。
周六,天刚蒙蒙亮,季晨熙就醒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赖床,而是像听到了无声的“紧急集合号”,一个骨碌爬起来,飞快地穿好衣服,冲进客厅。
客厅里静悄悄的,窗帘紧闭。季晨熙目标明确,直奔玄关。当他看到那双熟悉的、擦得锃亮的军靴依然静静地立在那里时,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小脸上露出了安心的、傻乎乎的笑容。不是梦,爸爸真的回来了!
他不敢去吵醒爸爸妈妈,但又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一种莫名的、想要“表现”的冲动。他想了想,跑回自己房间,拿出他的军事地图、指南针和小本子,在客厅地毯上铺开,开始进行“静默预习”,复习他之前制定的各种“作战计划”,准备等爸爸起床后接受“检阅”。
楚颜其实在儿子轻手轻脚出房间时就醒了。她听着外面细微的动静,嘴角弯起。她没有立刻起身,而是侧过头,看着身边沉睡的季诚。晨光透过窗帘缝隙,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他睡得很沉,眉头微微蹙着,似乎连在睡梦中都背负着沉重的责任。但比起上次归来,他脸上的疲惫似乎少了一些,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弛。
楚颜没有打扰他,悄悄起身,披上外套走出卧室。
“妈妈!”季晨熙看到妈妈,立刻压低声音,兴奋地指着玄关的靴子,“爸爸还在!”
“嗯,爸爸在。”楚颜笑着摸摸他的头,“让爸爸多睡一会儿,他累了。”
“我知道!”季晨熙懂事地点点头,随即又献宝似的指着地上的地图,“我在预习!等爸爸醒了,我要向他汇报最新战况!”
“好,爸爸一定会很高兴的。”楚颜心里暖暖的,走进厨房,开始准备早餐,尽量不发出太大的声响。
然而,军人的生物钟是刻在骨子里的。七点整,当时针指向那个数字时,主卧的门被轻轻推开了。季诚已经穿戴整齐,依旧是那身干净利落的作训服,脸上看不出刚睡醒的惺忪,只有一贯的清醒和冷峻。只是看到客厅里的一大一小,他的眼神柔和了一瞬。
“爸爸!”季晨熙像颗被点燃的小炮仗,立刻从地上弹起来,立正站好(虽然姿势不太标准),大声报告,“报告!季晨熙已完成早间侦察及战术预习,请指示!”
这突如其来的“正式”场面,让正在煎蛋的楚颜忍俊不禁。季诚显然也愣了一下,但很快适应了儿子的“角色扮演”。他走到地毯旁,蹲下身,目光扫过地图和本子。
“嗯。”他拿起本子,翻看着儿子那些充满童趣的“战地日志”和“战略分析”,手指在那些拼音和图画上划过,神情专注。半晌,他抬头,看向一脸紧张期待的季晨熙,给出了评价:“观察记录详细,态势分析……有进步。”
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字,但季晨熙的小脸瞬间亮得像个小太阳,激动得差点同手同脚。
“不过,”季诚话锋一转,指向地图上阳台的位置,“对‘绿色补给基地’的防御部署,考虑不周。只标注了日照和水源,未考虑突发天气(如暴雨、大风)对‘阵地’的影响,也未制定应急预案。”
季晨熙的小脸立刻垮了下来,虚心受教:“那……那该怎么办?”
季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站起身,对儿子说:“穿鞋,到阳台。”
“是!”季晨熙立刻执行命令。
楚颜好奇地关小火,也跟了过去。
阳台上,晨曦正好。几盆小苗绿意盎然。季诚指着花盆:“如果突然下大雨,雨水过量,会怎么样?”
“苗……苗会淹死?”季晨熙不确定地回答。
“对。所以,需要提前疏通排水孔,检查花盆底部是否垫高,确保排水通畅。这是防御‘水患’。”季诚一边说,一边动手示范,检查花盆底孔,并用几块小瓦片将花盆垫高了些。
“如果刮大风,花盆可能被吹倒,怎么办?”
“用……用绳子绑住?”季晨熙努力思考。
“可以。或者移到背风处。这是防御‘风灾’。”季诚言简意赅。
他又指着小苗上的嫩叶:“这些嫩芽,最容易招虫子。需要定期检查,发现虫害,及时处理。这是防御‘敌特渗透’。”
他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将种菜这件普通的事,用实战化的语言,讲解得清晰透彻,并且带着儿子动手操作了一遍。季晨熙听得眼睛一眨不眨,小脑袋用力点着,仿佛在接受最高级别的战术指导。
“实战中,情报、预案、快速反应,缺一不可。明白吗?”季诚最后总结。
“明白!”季晨熙响亮回答,看着爸爸的眼神充满了崇拜。他觉得爸爸简直无所不能,连种菜都能讲出这么多道理!
楚颜靠在门框上,看着这一幕,心里感慨万千。这种硬核的、寓教于“军”的父爱,虽然与众不同,却意外地有效。它不仅在教孩子技能,更在培养他的责任感、预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早餐桌上,气氛格外融洽。季晨熙叽叽喳喳地向爸爸汇报着妈妈的投资项目、幼儿园的朋友、还有他所有的“军事推演”。季诚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问一两个关键问题,或者用他独特的方式给予肯定或点拨。
楚颜看着这对父子,一个热情洋溢,一个冷静深沉,却奇异地和谐。她发现,季诚这次回来,虽然依旧话不多,但身上那种紧绷的、仿佛随时要投入战斗的应激状态似乎缓和了一些。他会更专注地听儿子说话,眼神停留在她和儿子身上的时间也更长了。
这是一种微妙的变化,但楚颜敏锐地捕捉到了。也许,一次次的分离与重聚,一次次的远程互动与牵挂,正在悄无声息地融化着这个男人坚硬的外壳,让他更愿意将内心深处的一丝柔软,展露给最亲的人。
这个清晨,没有激动的拥抱,没有甜蜜的絮语,只有一场阳台上的“实战教学”和餐桌上的安静聆听。但这份平淡中的默契与陪伴,却比任何形式都更让楚颜感到真实和安心。
家的意义,或许就藏在这清晨的阳光里,藏在这看似硬核却充满温情的“实战教学”中,藏在这一粥一饭的寻常时光里。而这一次短暂的团聚,正以其独特的方式,滋养着家里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