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阳光变得透亮温暖,春风拂过脸颊,带着花草萌发的清新气息。校园里的树木仿佛一夜之间披上了嫩绿的新装,花坛里的花朵竞相开放,空气中弥漫着生命的活力。自然课上,张老师带来的主题是“生命的循环”。
“同学们,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张老师指着窗外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们看,去年秋天枯萎的草木,现在又重新发芽、开花了。生命就是这样,不断循环,生生不息。” 她展示了几张图片:种子破土、幼苗成长、大树参天、落叶归根、滋养新芽。
季晨熙听得格外专注。他想起自己培育的红豆苗,从一颗硬种子到嫩绿植株的过程。张老师接着说:“就像我们的家庭,也有生命的传承。爷爷奶奶养育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又养育了你们,爱和责任就这样一代代传递下去。”
放学后,楚颜来接季晨熙时,发现儿子不像往常那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而是若有所思地走着。回到家,他放下书包,突然跑到书柜前,踮脚拿下那本厚重的家庭相册,翻到最后一页——那里有几张褪色的老照片,是太爷爷太奶奶穿着旧式服装的合影,还有爷爷奶奶年轻时的照片。
“妈妈,”他指着照片上陌生又亲切的面孔,“太爷爷太奶奶,我都没有见过。但是……但是他们也是我们家的人,对吗?”
楚颜在儿子身边坐下,温柔地揽住他的肩膀:“是的,宝贝。他们是爸爸的爷爷奶奶,也是我们这个家的根。你看,”她指着照片顺序,“太爷爷太奶奶养育了爷爷,爷爷养育了爸爸,爸爸现在养育着你。就像一棵大树,树根深深扎在土里,才能长出粗壮的树干和茂盛的枝叶。”
季晨熙的小手轻轻抚摸过照片上泛黄的笑容,眼神里充满了好奇与一种懵懂的敬意。他忽然抬头问:“妈妈,那……等爸爸老了,我长大了,是不是也要像爸爸现在这样,去守护重要的事情?然后……然后我也会有自己的宝宝,把我们的故事讲给他听?”
儿子的问话让楚颜心中一震,她看到孩子眼中闪烁的、超越年龄的思考。她郑重地点点头:“对,宝贝。这就是生命的接力,也是责任的传承。爸爸现在守护国家,是履行他这一代人的责任。而你现在的责任,就是好好成长,学习知识和本领,变得善良又有力量。将来,你也会找到自己需要守护的东西,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然后把我们家的爱和勇气,传给你的下一代。”
这个周末,楚颜带着季晨熙去了郊外的植物园。在一棵需要两人合抱的古树下,她告诉儿子:“这棵树可能比太爷爷的年纪还大。它看过很多风雨,也滋养过很多生命。它的种子落在地上,长出小树,小树又长大,一片树林就这样形成了。” 阳光透过古树新发的嫩叶,洒下斑驳的光影。
季晨熙仰头看着参天大树,又低头看看树下破土而出的、充满生机的小树苗,仿佛看到了时间流淌的痕迹。他跑到小树苗旁,小心翼翼地为它清理周围的杂草。
回家路上,经过一家文具店,季晨熙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个新的、更厚实的笔记本。晚上,他在新笔记本的扉页上,用工整的字迹写下:“季家的故事与记忆”。然后,他翻开第一页,照着相册,画下了太爷爷太奶奶的简笔画肖像,在旁边空白处,请楚颜帮他写上太爷爷的名字和简单的生平。他打算一点点把相册里的故事“搬”到这个本子上。
“妈妈,”他一边画一边说,“我要把我们家的大树画下来。太爷爷太奶奶是树根,爷爷奶奶和你是树干,爸爸是粗壮的树枝,我是树枝上的新芽!等以后……等我长大了,我的树枝上也会长出新芽!”
楚颜看着儿子专注的侧脸,心中充满感动。她意识到,孩子正在以他自己的方式,理解并接纳自己在家族长河中的位置,懵懂地触碰着“传承”的含义。
临睡前,季晨熙在成长记录本上画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下有个小人正在仰头观看。大树的气根垂落地面,孕育出新的小树。他在旁边写道:
**【张老师说生命是循环的。】_
**【妈妈告诉我,我们家像一棵大树,一代一代,爱在传递。】
**【太爷爷太奶奶是树根,我是新长的叶子。】
**【爸爸是坚强的树枝,在外面保护我们整棵大树。】
**【我的任务是努力吸收阳光雨露,长得壮壮的。】
【将来,我也要成为能保护别人的、有力的树枝!】
这个清明时节,通过对生命循环的初步感知,季晨熙的成长中融入了对家族传承的懵懂认知。那枚贴身的“平安方向牌”,此刻仿佛不仅连接着南北的思念,更仿佛系上了家族血脉的印记,提醒着他作为生命之链中承前启后的一环,所蕴含的意义与未来可能肩负的使命。春夜温暖,孩子心中对“家”的理解,如同不断生长的年轮,又多了一圈深刻而温暖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