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过后,校园里的气氛似乎有些不一样了。阳光透过擦拭一新的玻璃窗,将教室照得格外亮堂,连空气都仿佛清新了许多。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校长特别表扬了在节前大扫除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当念到“二年级(二)班”时,队伍里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腰板,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彩。
更让人惊喜的是,晨会结束后,班主任李老师捧着一面鲜艳的锦旗走进了教室。锦旗红底黄字,上面写着“卫生流动红旗”几个大字,边上还有一圈漂亮的流苏。
“同学们!”李老师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因为我们班在上周的卫生大检查和节前大扫除中表现优异,教室整洁,包干区干净,被评为四月份的‘卫生标兵班’!这面流动红旗,这周就挂在我们班了!”
教室里瞬间沸腾了!孩子们欢呼雀跃,使劲拍着小手,脸上笑开了花。李小虎激动地晃着周小雨的胳膊,周小雨也抿着嘴笑得眼睛弯弯。季晨熙站在队伍里,看着李老师将那面红旗端端正正地挂在教室前方黑板旁的墙壁上,鲜红的旗帜像一团温暖的火焰,映亮了整个教室。他的心里也像揣了一只快乐的小鸟,扑棱棱地跳着。这面红旗,有他拧干抹布递出去的一份力,有他仔细刷过窗框的汗水。
这一整天,二(二)班的同学们走路都格外精神。课间路过其他班级门口,看到别班同学投来羡慕的目光,孩子们会下意识地昂起头,心里美滋滋的。做眼保健操时,大家都格外认真;下课时,值日生会立刻跑过去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就连掉在地上的小纸屑,也会有同学主动捡起来。大家仿佛有了一种默契:要配得上这面红旗,要让它在我们班多留一段时间。
季晨熙的感觉尤为奇妙。每次抬头看到那面红旗,他不仅感到骄傲,心里还会产生一种特别的联想。这面红旗,是因为大家共同努力、认真打扫才获得的。那么,爸爸在远方守护的国家,是不是也有许许多多像爸爸一样的人,在共同努力,才能让一面更大、更庄严的旗帜——五星红旗,每天都能在天安门广场、在边疆哨所、在每一个重要的地方高高飘扬,永不褪色?爸爸他们的工作,是不是比打扫教室要辛苦千倍万倍,责任也重大千倍万倍?所以,那面旗帜代表的荣光,也一定更加耀眼。
这个联想让他对墙上那面小小的流动红旗,产生了一种近乎虔诚的敬意。它不再仅仅是一面卫生先进的奖励,更成了一个具体的、他能理解的象征,连接着他小小的班级荣誉和爸爸所守护的那份宏大而神圣的国家荣誉。
周五下午,学校要进行卫生复查,决定红旗下一周的去向。大课间时,同学们自发地又进行了一次小扫除。季晨熙主动用湿抹布把窗台和讲台的边边角角又仔细擦了一遍,连粉笔槽里的粉尘都清理得干干净净。没有人要求,大家都想守护住这份来之不易的集体荣誉。
令人高兴的是,二(二)班成功卫冕,流动红旗可以继续在班里悬挂一周!消息传来,教室里再次响起欢呼声。这次,喜悦中更多了一份踏实和继续努力的决心。
周末,楚颜带季晨熙去书店。在文具区,季晨熙的目光被一板各种造型的红色小旗子贴纸吸引住了。有五星红旗,有队旗,还有各种卡通小旗。他犹豫了一下,用手指轻轻点了一板印着小小五星红旗的贴纸。
“妈妈,我想要这个。”
楚颜有些意外,儿子平时更喜欢恐龙或汽车贴纸。但她没多问,笑着买了下来。
回到家,季晨熙并没有立刻把贴纸贴得到处都是。他坐在书桌前,小心翼翼地从贴纸板上揭下一面最小的五星红旗贴纸,然后拿出他那本“成长记录本”,翻到新的一页。他非常郑重地,将那面小小的红色贴纸,端端正正地贴在了页面左上角。接着,他在红旗下面,用工整的字迹写道:
**【我们班得到了“卫生流动红旗”,因为它很干净,是大家一起努力得来的。】_
**【看到红旗,我很高兴,也很骄傲。】
**【我想,爸爸守护的国旗,更大,更红。】
**【那面国旗,是因为有好多好多像爸爸一样的人,在努力保护,才能一直飘扬。】
**【爸爸的工作,比我们打扫教室更辛苦,更了不起。】
【我要爱护班级的红旗,也要像爸爸爱护国旗一样,爱护我们的国家。】
写完后,他静静地看着那面小小的贴纸和自己写的字,心里充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而庄重的感情。他第一次如此具体地感受到,“荣誉”和“责任”这些词的分量,以及它们与平凡努力之间的深刻联系。
晚上睡觉前,他像完成一个仪式般,又看了一眼记录本上那面小小的红旗贴纸,然后轻轻摸了摸胸前的“平安方向牌”。此刻,这枚木牌仿佛与那面红旗、与爸爸守护的国旗产生了奇妙的共鸣。它不仅是方向的指引,更承载了一份对“荣光”的理解和传承。班级的红旗是集体努力的见证,而国家的旗帜,是万千如父亲般的守护者用忠诚铸就的丰碑。这份认知,如同一颗种子,悄然落入心田,静待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