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真相的揭露,如同一道清晰的界碑,矗立在苏晚晴面前。距离十二月初的全球开发者大会,满打满算已不足六十天。这段时间,不再是模糊的威胁预期,而是精确到分秒的攻防deadline。压力如同实质般笼罩在苏氏集团,尤其是“光年计划”核心团队的上空。
苏晚晴取消了所有非必要的对外行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代号“破晓”的大会安保及反制预案中。她的办公室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作战指挥室,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大会倒计时与“破晓”计划的任务进度条并列显示,冰冷的数据不断跳动,提醒着每一个人时间的流逝。
她知道,这一次,她不仅是要成功举办一场发布会,更是要在敌人预设的战场上,打赢一场不能输的战争。
“破晓”计划分为明暗两条线,同步推进。
明线上,大会的筹备工作依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场地租赁、嘉宾邀请、媒体预热、演示内容打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展开,甚至比原计划更加高调。苏晚晴需要让外界,尤其是让隐藏在暗处的敌人相信,她正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技术盛宴的准备中,对此潜在的危机“毫无察觉”。这是示敌以弱,也是引蛇出洞的必要伪装。
暗地里,“筑墙”与“铸剑”行动则在高度保密下紧锣密鼓地进行。
“筑墙”由张工的技术团队负责,其核心已不仅仅是确保大会期间网络和系统的万无一失,更是要构建一个“拟态环境”。他们在真实的系统外围,搭建了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完全受控的“沙盒”系统。所有大会期间的演示、数据交互、甚至部分对外服务,都将被悄然引导至这个沙盒中进行。真正的核心系统则进入“静默”状态,如同潜入深海的潜艇,与外界隔绝。这意味着,即使林薇薇的“礼物”成功引爆,其破坏力也将被限制在沙盒之内,无法触及根本。
“铸剑”则由独立行动组执行,目标更加主动和危险。他们需要利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几项几乎不可能的任务:第一,尽一切可能定位林薇薇和那份漏洞工具的具体藏匿点;第二,持续深挖“吴先生”的身份,试图找到其弱点;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准备一份足以在关键时刻进行“对等威慑”甚至“反向打击”的筹码。这份“筹码”可能是什么,苏晚晴目前只有一个模糊的方向,但她知道,必须有所准备。
就在“破晓”计划全面启动一周后,一个苏晚晴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人,未经预约,直接出现在了苏氏集团的大堂——顾明生,顾辰的父亲,那个在顾氏崩塌时曾向她低声下气求助的老人。
与上次的颓唐卑微不同,此时的顾明生虽然依旧难掩老态,但脊背挺直了些,眼神中也恢复了几分昔日企业家的沉静与算计。他被请到苏晚晴的办公室,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表明了来意。
“苏总,”他的称呼客气而疏离,“我知道,我现在没有资格跟你谈条件。顾氏已成过往,我这次来,是想用一条信息,换一个……我儿子在里面,能稍微好过一点的机会。”
苏晚晴静静地看着他,没有表态。
顾明生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道:“大约半个月前,有一个自称姓‘文’的男人,通过层层关系找到我,询问了一些……关于你父亲早年一些商业往来,尤其是涉及几笔境外投资的细节。问得很隐晦,但方向很明确。”
文先生?!那个“诺亚生命”的“温和派”?他调查她父亲陈年旧事的目的是什么?
顾明生看着苏晚晴微变的脸色,继续道:“我当年和你父亲有些交集,知道一些事情。那个姓文的,似乎对一笔与某个已解散的海外基金有关的投资特别感兴趣。我隐约觉得……来者不善。这个消息,不知对苏总是否有用?”
送走顾明生,苏晚晴独自在办公室里沉思良久。
文先生,这个一度提供过关键帮助、却又被警告需要警惕的“内线”,再次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了。他不再提供关于“诺亚生命”激进派的情报,反而将触角伸向了她父辈的陈年旧事?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是想寻找苏氏,或者她苏晚晴个人的其他弱点?还是“诺亚生命”内部的斗争出现了新的变化?
这条突如其来的信息,像一块投入湖面的新石子,让本就浑浊的水面,泛起了更加难以捉摸的涟漪。
她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夜色渐浓,城市的霓虹如同无数双窥探的眼睛。
舞台已经搭好,帷幕即将拉开。
她知道,隐藏在台下的,绝不仅仅只有林薇薇和“吴先生”这两股势力。文先生、周慕深、甚至可能还有其他未知的角色,都在这片阴影中蠢蠢欲动。
而她,不能只盯着已知的敌人。
苏晚晴拿起内部加密电话,接通了独立行动组负责人:
“增加一项调查任务,优先级A。目标:我父亲苏正宏,二十至二十五年前的所有境外投资及商业合作记录,重点排查与已解散基金、以及可能与‘诺亚生命’或其关联方有间接联系的任何线索。注意,绝对保密。”
她必须弄清楚,文先生突然对她父亲的过去感兴趣,究竟意欲何为。
这场在聚光灯下与阴影中同时进行的战争,其复杂程度,似乎远远超出了她最初的想象。
王冠的重量,不仅在于承受明枪暗箭,更在于洞察这重重迷雾之后,每一张或敌或友、或真或假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