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一出口,她才意识到自己在说什么,急忙呸呸呸了几声,又解释道,“我不是诅咒你还有下一次,就是……唉,反正你绝对不可以记恨我。”
他就问了一句那晚的事到底算什么,其他什么都没说,她就又是剁手又是记恨的给他扣高帽子……
君时安无语,干脆加快脚步往前走去,再跟她说话他怕自己身上的锅背不完了。
田知微一急,赶紧追了上去,“你还没说,你到底记不记恨我啊?”
“……不记恨。”
“那就是感谢我咯,你还没有对我说谢谢呢。”
君时安咬牙切齿,“谢…谢…”他真是多余问了。
两人就这样打打闹闹到了家里,君时安把卖的银子拿出来,“明天还得再做一点,明天我还得给苏府送点。”
田知微闻言心里一喜,她这个板栗生意是不是做起来了?“真的吗?那我还得叫上时雨再去山里弄点板栗,明天多做一点多卖一点,一天五两,十天就五十两,哇,我要发财了……”
君时安冷冷一笑,毫不留情的打破她的幻想,“别想太多,今天这五两都是强迫硬塞给他的,要是不嫌累,做点去集上卖几十个铜板还行,五两你就别想了。”
好吧,五两也是好的,好歹把盐钱赚回来了,板栗这么好的东西,可惜这个世界的人对它的恐惧和固有印象太深刻了。
不过这个苏家这么有钱,等她的菜和药材能大批量生产的时候,能不能走个后门跟他们合作?
她还是多在山上用用心,等过段时间,山上的活没那么多了,就让干活的人回家了,到时候她再想办法往地里注点灵泉水改善一下土质。
一进入十月,天气便凉了几分,土坡村位于北方,更是比现代的时候冷多了,
早上起床的时候,田知微刚掀开被子便打了一个哆嗦,恨不得再次躺进那温暖的被窝里,可惜不行,她已经三天没上山了,今天必须去看一看,顺便找机会关爱一下她的药材们。
她随手拿过昨天晚上放在炕头的袄子穿上,袄子做的时候是按照她那时的身材做的,现在她已经瘦了几十斤,穿在身上空荡荡的,偏偏君时安学业繁忙,这段时间都未归家,想找他帮忙修改一下都找不到。
她第一次经历北方的冬天,格外怕冷,君时迁便带着时雨,每天都去打柴火回来,昨晚她也没说今天要上山,所以他们早早又出门去了。
穿好棉袄,随意在厨房拿了两个馒头,慢悠悠的朝山上走去。
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冷的原因,原本天天坐满人的大榕树下,今天居然只坐了零星几个人,见她过来,几人笑着和她打招呼,
“哟,田娘子今天这么早,去山上吗?”
“田丫头,你这手咋这么冷?这袄子怎么这么大??”王婶子吃惊的看着她身上的棉袄,伸手拉过比划了一下,足足大了三分之一。
“对啊,田娘子瘦了好多。”
经过这两个月的相处,大家都对田知微有所改观,现在基本没人像以前那般怕她,再加上家里的男人几乎都在她的山上干活,这些婶子们见到她再不像以前那般避如蛇蝎。
田知微苦着脸,紧紧抱住自己,可能是棉袄太大了不保暖,一路走来特别冷,一直觉得风在衣服里呼呼的刮。
“王婶子,你知道村里谁会改棉袄大小吗?这衣服太大了,穿着一点都不暖和。”
王婶一拍大腿,“你这丫头,不早点出来问问,这回知道冻了吧?改衣服倒是人人都会,但是要论手艺,想改的好看点,还是刘家媳妇儿手艺最好,刘老婆子,你带她去吧。”
又转身对田知微解释道,“这就是刘家的老婆子,她媳妇儿怀孕了,你让她帮忙改改衣服,正好她也可以歇一歇。”
田知微茫然,为什么怀孕了还要靠改改衣服来歇一歇?难道她怀孕了还很忙吗?说起来好像村子里年轻点的媳妇都很少出门,这榕树下聊八卦的永远都是那些年纪稍大的婶子,没成亲的姑娘都很少在外面走动,这是为什么?
不过她也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多问,礼貌的点点头,刘婆子是一个瘦瘦高高的女人,脸色红润,穿着一身崭新厚实的棉袄,一看就知道这个人生活的不错,她爽朗一笑,“好呢,我家那个别的不会干,就这手头活干的还不错。”
田知微想了想,她所有的衣服都很大,干脆趁着这次机会一起改了,山上等过几天再去吧。
便对着刘婆子笑道,“刘婶,你先在这等一等,我回家去拿一下其他衣服,要改的太多了。”
刘婆子哪里会拒绝,赶忙点头答应。
她慢吞吞的往家里走,身后几人调笑的声音远远传来。
“刘婆子,还是你们家这媳妇娶的划算,家里的活一把搭,孩子也是一个接一个的生。”
“呸,我还羡慕你们家的呢,嫁过来便给你生了孙女,你一次便把娶媳妇的银子赚回来了。”
“也是,不过你家那个不是又怀孕了吗?这次说不定能给你生个孙女。”
田知微听着后面的人闲聊,觉得身上的寒意更是瘆人,原主的记忆里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事情,她在村里也没有什么同年的玩伴,对于村里的风俗也不太了解,可刚察觉到异常,即使后面的人是在聊再平常不过的家长里短,她心头却总觉得不对劲。
没再多想,她回家把需要修改的衣服一股脑打了一个包,便又回榕树下找上刘婆子,一起往她家里走去。
刘家是青砖墙瓦片顶,看起来比田家的土砖房清爽好多,远远看着都很气派,只是还没走近,便听到几个小孩的哭嚎声。
“家里孩子不听话,田娘子别嫌弃。”刘婆子一边笑着一边推开院门。
一进门,她便破口大骂,“哭哭哭,天天除了吃就是哭,你们娘呢?也不管你们?谁家媳妇儿像她一样,净在家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