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就是年三十。
不过工人讲究过革命春节,年三十照样得上班,温家的工人,包括不知道打着什么主意的温旺家,都去厂里上班了。
沈穗结束代班的第一天,难得的不用早起,杨桂兰就没喊她吃早饭,让她睡了个舒坦。
还看着温大嫂温二嫂和几个孩子,不让他们弄出大的动静来,影响沈穗睡觉。
这给妯娌两个酸的啊。
一边干活一边愤愤不平的骂婆媳两个,心里十足的不舒坦。
但不重要。
沈穗睡眼朦胧的打开门:“妈,用我帮忙不?”
“不用你,早饭在锅里,你先把饭吃了。”
“好。”
掀开锅盖,给她留的早饭是一个白面的肉包子,一小碗的丸子。
这在当下来说,是很奢侈的早饭了。
当温大嫂和温二嫂看到她端出来的早饭,又是一阵眼红酸鸡。
死老太婆就是偏心。
给她们吃二合面的包子,给沈穗吃白面的。
给她们的丸子是一人半个,给沈穗就是一个人五个。
“妈,知道你疼亲儿媳妇,但你也不能太偏心吧。”
同一个家里的儿媳妇,待遇跟天差地别比起来也不差什么了。
搞的她们现在都怀疑,当初死活反对沈穗进门的那个老太婆,是不是被人给掉包了。
杨桂兰脸不红气不喘:“穗穗上班辛苦,给她补补。”
胡扯!
国营饭店的工作要是再辛苦,天底下可就没有轻松的工作了。
“妈,你听听这话你自己相信不?”温二嫂都被这婆媳两个气笑了,强词夺理是有一套的。
沈穗把包子一掰两半,香气顿时在屋里氤氲开来:“我信啊,我起早贪黑的上班,你们看不见吗?”
可辛苦了,早晨六点起,晚上八点才下班。
别管活轻不轻松,但她确实是上班了啊,一天上十三个小时呢,早七点到晚八点。
比厂里工人的八小时工作制还多五个小时呢。
辛苦又有什么不对。
跟两个嫂子斗过一场嘴皮子,沈穗彻底醒了,她不紧不慢的吃完了早饭,轻咳了一声,当着两个嫂子的面:“妈,我有东西要给你。”
什么东西?
不止温大嫂温二嫂,就连杨桂兰都好奇的很。
沈穗没回答,回屋拿了自己昨天半夜赶工织好的毛衣出来,捧到杨桂兰面前:“妈,给你织的,试试看合不合身?”
毛衣整体的是灰白色,但全都是灰白色又太厚重,她又用淡黄色的毛线中和了一下,织出来方格的纹路。
织毛衣这块,她算是熟练工,织出来的毛衣细密,毛线用的又是一等的羊毛线,成品柔软,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杨桂兰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来,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才小心的摸了上去,一如看到的那般柔软:“你这孩子...给我干啥。”
“就该给您。”
沈穗反手抖开毛衣:“你快试试,看看合不合身。”
杨桂兰抿着唇轻轻的笑,看着眼睛亮晶晶,期盼的看着她的沈穗,点了下头:“好。”
她摘掉了围裙,回屋又摸了摸毛衣,毛衣很柔软,她手划过之时,有细细的毛线被勾动。
吓得她赶紧收回手,过了好一会,才控制不住的扬起唇角。
这是第一次....也是她生孩子以后的第一件新衣服。
屋外。
温大嫂和温二嫂面面相觑,又同时看向沈穗,真的是一言难尽。
“哼,马屁精!”
“你看看挣点工资嘚瑟的。”
不懂事,沈穗她一个弟妹,越过她们当嫂子的献殷勤,太不懂事了。
但最让她们眼红的是,那毛线,一看就是好东西:“沈穗,你该不会把你这一个月工资都搭进去了吧,你可真舍得。”
羊毛线,这可是一类物资,大多是要出口给国家创外汇的,只有少少的不那么合格的,才会在国内销售,就这,价格还贵的吓死人。
“我乐意。”沈穗用三个字,就把两个人堵回去了。
妯娌两个有心想问,她羊毛线从哪里搞的,还有没有剩,能不能匀给她们点。
不过又想到沈穗的脾气,老实的闭了嘴。
白要不可能,买又买不起。
干脆就不问,心里还能平衡一点。
“妈,你换好了没?”温大嫂催促。
心里暗搓搓的期待着,万一呢,万一衣服不合身,她是不是能有个占便宜的机会。
但是很快,她的算盘就落空了,衣服很合身,不仅很合身,还很适合杨桂兰。
杨桂兰是偏瘦的,当然这个年代几乎没有旁人,只是杨桂兰还要瘦一些,瘦到即使穿着棉衣棉裤,都不嫌臃肿。
她穿着新做的毛衣,裤子就是一条平平无奇,还打着补丁的黑裤子,头发梳的齐整,显得人很利落。
紧张的拽了拽衣服下摆:“行、行吗?”
温大嫂刚要说话,被沈穗一杵子怼了回去:“当然行了,妈穿着正正好,精神的很。”
杨桂兰这才松了一口气,人也缓和过来了,笑道:“谢谢穗穗。”
看向沈穗的目光,又亲近了一层。
人心换人心,上辈子,她真是蠢死了,以至于错失了这么好的儿媳妇。
“好就好。”
说着她就要回屋把毛衣换下来,今天还有不少活呢,可不能把新衣服弄脏了。
“换啥呀妈,别换了,你穿着精神呢。”
“妈明天再穿,明天是正日子。”
“也行。”
因为一件毛衣,婆媳两个更亲密了,亲密的温大嫂和温二嫂牙酸都。
但想一想,要是有人愿意送她们一件这么贵的毛衣,她们也是高兴的。
怎么就没人送她们呢。
一直到了晚上,上班的四个人都回来了,带回来一大堆吃的用的。
拖拉机厂今年的春节福利一如既往的很丰厚,从吃的到用的,装了满满一箱子。
杨桂兰拎出来好长一根香肠:“这个好,这个好。”
除了香肠,还有一大条火腿,米面油更是不缺,用的有毛巾搪瓷缸子雨衣还有洗衣粉。
这还只是一人份的。
他们家三个拖拉机厂的工人,就是乘以三。
厂里发福利,是不看工龄职级的,纯按照人头数,也就是说温大哥温南州和温旺家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到底是国营大厂,福利待遇那是杠杠的。
这么一对比,温二哥就很不够看了,他的就是米面油还有黄豆,砖厂做的都是力气活,发的东西都以补身体为主。
再加上之前排队买的东西,家里人都高兴的很:“咱家可以过个肥年了。”
过年嘛,哪有不开心的。
虽然还是有碍眼的人,不过不重要啦,是她们重生(穿越)后的第一个新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