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到的是妇联的副主任,姓封,是个看上去有些和善的大姐。
前几天面试的时候,她不在,可是对这位即将来她们妇联工作的小同志充满了好奇,听到敲门的动静,她转过头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跟她想象中完全不符的形象。
女同志打扮的朴素,简单的素色方格衬衫,黑裤子,穿的是手工纳的布鞋,却依旧没挡住她的好颜色。
嫩生生的小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水灵灵的小姑娘,甚至都不像是个结了婚的小媳妇。
很难想象那些犀利乃至缺德的办法,是从这样一个俏生生的姑娘嘴里说出来的。
她注视的过于久了,沈穗原本低垂着的眼帘抬起,对上封副主任的目光。
封副主任笑了一下:“进来吧,咱们妇联没什么规矩,我姓封,你叫我封大姐就行。”
妇联的同志,因为工作的性质,脾气都挺不错的,最起码沈穗接触的几个,都是好性子,包括现在的这个封副主任。
是的,她虽然是第一天来上班,但对几个前辈,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妇联的主任姓钱,副主任姓封,剩下的还有张大姐,魏大姐,蔡大姐,沈大姐,田大姐,贾大姐五个人。
这就是厂里有人的好处,杨桂兰和温南州两个人早就替她打听了妇联的情况,更详细的不知道,一些浅显的还是没问题的。
只是需要沈穗一一对上号。
不过她初来乍到的,也没在这个时候抖机灵,人家让她喊封大姐,她就乖乖的叫了一声:“封大姐。”
封副主任点了点头,指着自己刚刚打扫过的那张办公桌:“那是你的位置。”
然后又去自己的工位上,拿了一些材料过来给沈穗:“你刚来,先熟悉熟悉咱们这的环境和工作内容,有什么不懂的问就是了。”
这些材料,包括一些独特的案例,上头的红头文件,过往妇联的一些活动,还有当下一些保护女同志的政策,和当代杰出的女同志标杆。
比如国家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第一位女八级钳工,等等的。
沈穗的看的还挺认真的,她此前从来没接触过这些,可也不会蠢的以为,只凭借自己的一腔热情就能把妇联工作给干好。
妇联是保障妇女的权益不假,也在把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思想尽力落实到每一家每一户。
但妇联的工作,可不是只喊口号就可以的。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雪花,同样的也没有复制粘贴的家庭,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不尽相同,需要用到的手段也不同。
尤其是,现在的妇联,其实并不怎么受重视。
在厂里的某些工人看来,妇联的工作跟居委会的高度重合,都是调节家庭矛盾的,甚至有些工友还会埋怨妇联没事找事,多管闲事,自家的婆娘自己怎么对待,用得着别人指手画脚。
不过沈穗明白,万事开头难。
妇女的权益才被人正视了没多久,想要所有人接受,那还需要挺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
封副主任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但看到她看资料认真,也还算满意。
至少,不像她之前担心的那样,是个高傲或者桀骜的性子。
做妇女工作,急性子可不成。
踩着七点半的点,妇联的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的来上班了。
沈穗虽然看的认真,但也没有两耳不闻窗外事,该打招呼的都打过了,也算把婆婆和温南州跟她说的人一一对上了号。
钱主任还特别提点了一下沈穗:“下了班别忘了去后勤领你的劳保。”
至于其他的就没有了,对于沈穗被封副主任安排看资料一事,更是没有任何意见。
新人刚来,总需要跟老同志们磨合一下,互相熟悉了,才好进行下一步。
沈穗就继续看她的资料。
封副主任给的资料很全面,种类又杂又多,一个上午下来,她看了连二十分之一都没有。
如果要全部看完,没有一个星期是不可能的。
反正张大姐几个人是没想到沈穗真的能踏踏实实的做一上午,就只看那些干巴巴的资料的。
但不得不说,她这样子,倒是让张大姐放了不少的心。
不是刺头就行。
怎么说她跟沈穗之前也是打过交道的,下班铃声响了以后,就喊沈穗:“小沈,别看了,也不急在一时,你是回家吃还是去食堂?”
小沈家也不远,家里又有婆婆操持着,回家吃能省一些。
“我回家吃,谢谢张大姐提醒。”
走路回家也就五六分钟的功夫,正好当散散步了。
而且,食堂里的大锅饭怎么能跟婆婆的小灶比。
嗯~不得不承认,她的嘴都要被婆婆养刁了。
“那咱一道回吧。”
张大姐也是要回家去吃的,一是因为她说的原因,能节省一些,二是她家里也有儿媳妇操持着,根本不用她忙活,回家就能吃上热乎饭。
正好跟沈穗一道回去,她们两家的楼还在一个方向。
“好啊。”
沈穗简单收拾了一下桌面,背上被她喝空了的水壶,先去了后勤领了她的劳保,两双手套,两块毛巾,还有办公室工人专属的塑封蓝皮笔记本两个,就这些东西。
跟车间的一线工人肯定是不能比的,但也还行。
这些东西是每年固定会发放一次的,其他时候,还有随机不定期掉落的小惊喜。
比如夏天的西瓜绿豆白糖,冬天的毛线棉花布匹什么的。
拖拉机厂效益好,也舍得在工人们身上花钱,福利待遇不是一般的好。
虽然最好的还是一线工人,可都是自家厂子的工人,待遇也差不了太多。
沈穗拎着东西回到家,把手套和毛巾都给了杨桂兰:“妈,你收着吧。”她自己只留下了两个笔记本,打算以后用来记录她的工作日记。
杨桂兰不看重东西,她比较关心的是:“穗穗,第一天上班感觉怎么样?没有人为难你吧?同事都挺好相处的吧?”
沈穗一一回答了婆婆的问题:“妈,都挺好的,同事也好相处。”
再者说了,她第一天上班,也不会有谁上来就给她甩脸子啊,那不就是结仇了嘛,世界上,还是正常人多一些的。
“那就行。”杨桂兰松了一口气,她就怕穗穗一个小姑娘被那些老油条欺负。
虽然没听说妇联有什么难相处的人,但知人知面不知心呢。
那死老头子看着还是个老好人呢,实际上呢,心肝脾肺肾都是黑的。
“对了,我今上午往老二家走了一遭。”
打着不放心老二两口子单独立户的习惯,杨桂兰提了些时令青菜就去送关心了。
跟温二嫂东拉西扯了两个小时,还真被她聊出来一点有用的东西来:“老二媳妇说,大概十三四年前左右,老头子动过搬家的念头。”
这当然不是温二嫂经历过的,是温南山跟她闲聊的时候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