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账本助销与小观察员的荣誉时刻
半个月后的上海生鲜展销会上,文山三七的展台前围满了人。展台上没有复杂的宣传海报,只有一台循环播放着南坡地种植日常的屏幕,和一个贴满“生态账本”二维码的展示架——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三七从三叶草发芽到采收的全过程,连朵朵手绘的观察示意图、土壤检测数据变化曲线都清晰可见。
“这皂苷含量8.3%,比我之前买的三七高多了!”一位阿姨边看账本里的检测报告边说,旁边的采购经理连忙介绍:“您看这绿肥还田的记录,还有孩子们拍的瓢虫防虫照片,咱们这是纯生态种植,品质有保障。”话音刚落,就有顾客下单,不到一上午,带来的200公斤鲜三七就卖出了大半。更意外的是,有几家连锁药店主动找来,想长期采购带“生态账本”溯源的文山三七,说“消费者就认这种透明的种植过程”。
消息传到南坡地时,朵朵和“小观察员”们正在整理观察本。小张拿着刚收到的销售报表跑过来:“咱们的三七在上海卖爆了!还有药店要长期合作,都是‘生态账本’的功劳!”孩子们瞬间围过来,看着报表上的销量数据,小宇激动地说:“早知道账本这么有用,我当初应该多拍点瓢虫的照片!”
更让人期待的是上海采购团队寄来的包裹——里面是给每个“小观察员”定制的荣誉证书,证书上印着他们的名字和观察本里的手绘作品,还附了一张感谢信,上面写着“你们的记录是文山三七最好的生态名片”。
颁奖那天,南坡地的临时仓库被布置得格外热闹。李建国亲手把证书递给每个孩子,朵朵接过证书时,发现里面还夹着一张上海展销会的照片——照片里,一位顾客正对着她画的“三叶草生长图”拍照。“以后咱们的‘生态账本’还要升级,加入视频记录功能,让更多人看到田里的故事。”老周站在一旁说,技术员还补充道:“明年咱们再种点紫云英,和三叶草轮作,让土壤更肥沃,到时候账本里又能多新内容了。”
孩子们拿着证书,围在小张的平板电脑前,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明年的观察计划:“我要记录紫云英的发芽时间!”“我想测测轮作后三七的皂苷含量会不会更高!”夕阳透过仓库的窗户洒进来,落在证书上“生态小卫士”的字样上,也落在孩子们充满期待的脸上。
此刻的南坡地,田埂上的杂草已被清理干净,翻耕过的土地正等待着明年的播种。“生态账本”的最终页面上,除了采收数据和销售记录,还多了一行新的标注:“2025年计划:扩大种植面积10亩,引入轮作模式,持续更新生态记录”。所有人都知道,这场关于生态种植的故事,不会因为一次采收和热销而结束,那些写在账本里的数据、画在观察本上的图案,会像春天的新芽一样,在南坡地继续生长,结出更多属于生态农业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