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故塘新声:竹篾里的重逢信
清明的雨刚洗过塘边的竹林,退休后的小宇攥着张泛黄的老照片,终于寻回了记忆里的春塘。照片上四个孩子蹲在木桥上,脚边的旧竹篓露着半截蓝印花布帆,还是四十多年前那个春日拍的。塘面依旧漂着菱叶,只是木桥换了新的栏杆,岸边的青石上,似乎还留着当年编竹篾时的刻痕。
“请问,您见过这竹船吗?”他拦住一位浇菜的老人,照片递过去时,指尖微微发颤。老人眯眼瞧了半晌,突然笑出满脸皱纹:“这不是小虎他们编的竹船嘛!我家阿瑶当年总念叨,说船尾的竹筐要缠彩绳才好看。”话音未落,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带着些许沙哑:“阿伯,您又提当年的竹船——”
小宇回头的瞬间,时光仿佛倒回了春塘边。阿瑶鬓角已染霜,手里拎着个竹篮,篮沿缠着褪色的彩绳,和当年绑竹筐的一模一样。两人相认的惊呼刚落,塘埂那头又走来两人,小虎扛着个竹制渔具包,朵朵手里捧着个竹盘,盘沿的纹路熟悉得让人心头发热——正是当年装过小鱼和野果的那只,只是边缘多了圈细细的包边。
“去年整理老屋阁楼,翻出了这旧竹篓。”小虎放下渔具包,从里面拎出个蒙着布的物件,掀开布时,全场都静了——正是那艘蓝印花布帆竹船,帆杆上的固定圈、船尾的小竹筐,甚至船舷的菱叶芽印记,都在岁月里保存完好。竹篓底还压着半截竹渔网,竹篾上的棉线结,仍是当年“三绕两缠”的手法 。
朵朵把竹盘放在青石上,从包里掏出个布包,倒出几颗物件:彩色玻璃珠蒙着薄尘,带刻痕的菱角依旧坚硬,还有颗冻过的野山楂干,是当年秋天留在盘里的。“这些年走南闯北,总把它们带在身边。”她拿起玻璃珠,阳光透过珠身照在塘面,漾出细碎的光,像极了当年竹船漂过的涟漪。
“试试这渔网还能用吗?”小虎说着把渔网系在竹船尾,四人合力将竹船放进塘里。蓝印花布帆被春风一吹,竟还能鼓起来,渔网在水下展开,像片轻晃的竹篾云。小宇摸着岸边的竹丛,想起当年阿瑶说“竹有节,藏得住时光”,如今才懂,那些竹篾编的物件,早成了时光的信物。
暮色渐浓时,他们坐在新木桥上,竹盘里摆着刚采的新菱角。小虎说起当年想编竹冰车的约定,阿瑶笑着掏出手机,翻出张照片:“去年冬天编好了,就在这塘上滑过。”照片里的竹冰车,用的正是当年补渔网剩下的竹篾。
小宇把竹船捞上岸,放进那只装过四季记忆的旧竹篓。春风裹着菱叶的清香吹来,竹篓里的物件轻轻碰撞,发出的轻响里,有春塘的波、夏塘的鱼、秋塘的果、冬塘的雪。他忽然明白,竹子中空有节,藏的不仅是手艺,更是彼此从未失散的时光——就像这塘水,无论过多少年,总会载着旧约定,等一场久别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