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周紧张而高效的准备,陈静的设计方案和李哲的预算规划全部敲定。在征得那位单亲母亲的同意后,苏晚决定,将这次改造的过程,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在直播间里呈现出来。
周五晚上八点,苏晚准时开播。
“大家晚上好。今晚,我们不抽签,不算命。”苏晚面对镜头,笑容温暖,“今晚,我想邀请大家,和我一起,完成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大家还记得我们的‘微光安居计划’吗?今天,我们第一个家庭的改造计划,就要正式开始了。”
她简单地介绍了这个家庭的情况,以及团队成员的构成,然后话锋一转。
“我知道,直播间的很多朋友,可能也正居住在不那么宽敞明亮的环境里,也渴望能让自己的小家变得更温暖、更舒适。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将用两期直播的时间,来和大家一起见证,一个不到四十平米的老房子,是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焕发新生的。我们不谈玄学,只谈方法。希望我们的过程,也能给大家带去一些实用的启发。”
这个新颖的主题,立刻点燃了观众的热情。
【支持支持!这比算命还有意义!】
【我家也是老破小,五十平住了五口人,搬来小板凳认真学习!】
【期待!想看专业设计师是怎么化腐朽为神奇的!】
“好了,话不多说。现在,让我们连线本次改造计划的总设计师,陈静。她现在,就在我们的援助家庭里,为我们进行‘改造前’的现场直播。”
视频很快接通,陈静干练的身影出现在屏幕里。她已经和那对母女成了朋友,此刻,那位母亲正带着女儿,暂时住到了邻居家。空出来的房子,就是她们即将施展魔法的舞台。
“晚晚,观众朋友们,大家好。”陈静举着手机,开始按照事先沟通好的流程,引导观众参观。
苏晚则化身为专业的“解说员”,她的声音,通过直播间,与陈静的镜头画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好的,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这个家的入口,没有玄关,开门见厅。这种格局,最大的问题就是‘气流直冲,不聚财’。当然,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没有隐私,而且灰尘很容易直接带入室内。”苏晚的声音不疾不徐。
镜头里,陈静用卷尺量了量门口的宽度。
“大家注意陈静的动作。我们后续会在这里,增加一个半高的、集鞋柜与隔断功能于一体的小柜子。它既能解决门口的收纳问题,也能在视觉上,形成一个缓冲,让进入家门的气场,变得缓和而稳定。”
接着,陈静将镜头转向那面唯一的、朝北的窗户。屋里没开灯,光线确实非常昏暗。
“现在,是这个家最核心的问题——采光。”苏晚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一个家,阳气不足,就会显得阴冷,住在里面的人,情绪容易低落,精神不振。这是环境对人最直接的影响。我们无法改变窗户的朝向,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借光’。”
“第一步,就是我们之前说的,改变墙壁的颜色。我们会选择高反光度的暖白色环保漆。第二步,大家看,陈静现在指向的这面墙,是客厅和卧室之间的非承重墙。在征得房东同意后,我们会在墙体的上半部分,开一扇室内窗。这样,卧室的光线,就可以部分地透入客厅。这在风水布局上,叫做‘借光纳气’。”
随后,镜头对准了孩子那张简陋的“书桌”。
苏晚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心疼:“这就是我们最想改变的地方。大家看,书桌正对着卧室的门,背后是走道,人来人往。孩子坐在这里,注意力会不断地被门口的动静所吸引,很难集中精神。这就是典型的‘门冲煞’。一个不稳定的学习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业运。”
“我们的方案,是利用客厅最里面的角落,打造一个L型的多功能区。用定制的书桌和吊柜,形成一个半包围的结构。这个位置,背靠着最安稳的实体墙,视野又能覆盖大半个客厅,安静、稳定,又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整场直播,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苏晚没有说一句听不懂的术语,她将所有风水上的概念,都巧妙地转化成了关于光线、气流、空间布局和使用者心理感受的现代语言。陈静的专业展示,与苏晚的生动解说,相得益彰。
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弹幕上,全都是各种提问和恍然大悟的感慨。
【原来我家大门正对阳台,就是所谓的穿堂煞啊!难怪我总觉得存不住钱!】
【室内窗这个主意太棒了!我家暗卫可以学起来!】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这就去把儿子的书桌从门后挪开!】
直播的最后,苏晚微笑着对大家说:“好了,今天的前期勘测和方案讲解就到这里。接下来的一周,陈静和施工团队,将开始紧张的施工。下周五的同一时间,还是这个直播间,我将和大家一起,共同见证,这个家,将如何焕然一新。敬请期待。”
挂掉直播,苏晚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王一然递过来一杯温热的蜂蜜水,眼中满是赞许:“非常成功的一场直播。你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诠释你的专业。它变得更亲切,也更有力量了。”
苏晚喝着甜甜的蜂蜜水,心里也充满了期待。她期待着,一周之后,当灯光亮起,那个家,和那个家里的人,都将迎来属于她们的,崭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