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言辞恳切,姿态放得极低。
他深知,眼前这位“江先生”所展现的力量,已非世俗皇权所能约束或强求的。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营帐中所有人的生死,都在眼前这位江先生的一念之间。
如此超规格存在,最好是能以最高规格的礼遇将其与大唐国运绑定,借其力以安天下、扩疆域。
这“护国圣师”之位,超然物外,既彰显尊崇,又不至于让江祈年感到被俗务所扰,是眼下他能想到的最佳方案。
“观音婢她既得蒙圣师青睐,可为圣师于人间的‘圣言天后’,代传天谕,沟通天人,总领祭祀、沟通诸事,而小女丽质,既拜于圣师门下,便请圣师允其承‘灵佑圣女’之名,侍奉圣师左右,亦显我大唐对圣师之虔敬。”
李世民说着,看了一眼江祈年的神色,见其没有立刻拒绝,心中顿时升起希望:“如此,圣师虽游历诸天,亦有一脉法统存于大唐,受国朝敬仰,万民景仰,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帐内房玄龄、尉迟敬德等重臣亦是屏息凝神,目光灼灼地看着江祈年,等待他的回应。
自从周朝以来,天下万民一直都有“君权神授”的概念。
“周天子”之称,传遍天下。
甚至,在更早的商朝,这一概念便已经初具雏形了。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便是就此而来。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十分看重“正统性”。
就好比秦始皇、汉武帝等功勋卓着的皇帝,全都上赶着去“泰山封禅”,以宣示自己受命于天。
可这些皇帝即便举办了再大的仪式,又何曾见上天回应过?
不过是向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可现在,天神降临大唐、于万军之中拯救大唐皇帝,这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啊!
对于李世民来说,他尤其在意这个。
毕竟,他是通过“玄武门对砍”才上位的,一直都担心自己得位不正,被后世口诛笔伐。
可现在,有了江祈年这么一出,谁还敢说他得位不正?
他李世民天命在身,众望所归,就是得位最正的皇帝!
听到李世民所言之后,江祈年眸子里先是闪过了一丝诧异,随后便猜到了他的想法。
略作沉吟之后,他微微颔首:“也罢,陛下诚意相邀,我便却之不恭了,这‘护国圣师’之名,我便暂且应下。”
“太好了!”
李世民闻言,顿时大喜过望,激动得几乎要站起身来:“世民代大唐万千黎民,谢过圣师!”
房玄龄、尉迟敬德等人也连忙躬身行礼:“拜见圣师!”
“不必多礼。”
“圣师放心,世民本次班师回朝后,定然敕令天下,为圣师塑金身,建‘圣言殿’,凡圣师所言,即为‘天谕’。”
李世民言之凿凿。
“这倒是不必。”
江祈年摇了摇头:“塑金身、建神殿,颇为劳民伤财,一切从简即可。”
“天下道观佛庙何其多?也不见那些仙神降临,改善民生,却徒耗钱财,而先生乃是真正降世真仙,怎可没有神殿金身?”
李世民坚定道:“先生作为当世唯一真仙,建神殿、塑金身,既可彰显先生尊荣,亦可让我大唐子民知天命所归,得仙神庇佑。”
说着,他还看向诸位臣子:“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圣上所言甚是,那些道观、佛庙中供奉的仙佛,享受人间香火供奉,却从未显现过神迹,怎可比得上圣师?”
“不错不错,依末将看,不如将那些道观、佛庙全都掀了,换成圣师的神殿!”
听到这话,江祈年刚饮下的一口茶都差点喷了出来。
“不必如此,如此强拆道观、佛庙,不仅太过劳民伤财,还容易引起民怨沸腾,于天下、于大唐不利。”
说着,江祈年也是退了一步:“这样,建神殿、塑金身也可,在长安城中建一座便好。”
李世民沉吟片刻,提议道:“观音婢身为‘圣言天后’,总领祭祀、沟通诸事,那宫中自然要建一座神殿,除此之外皇宫外也需建一座神殿,供百姓瞻仰,先生以为如何?”
“也好。”
见李世民执意要建造两座神殿,江祈年也是点头同意了下来。
再不同意,他还真怕李世民听了尉迟敬德的话,把天下的道观、佛庙全都掀了,换成自己的神殿。
那这乐子就大了。
毕竟,谁知道佛道二教中的那些仙神,是不是真有其人啊?
连聊天群都有了,什么玉皇大帝、圣人三清啥的,真有也不是不可能啊。
与此同时。
直播间中,皇后们见江祈年又成了大唐的“护国圣师”,甚至就连长孙无垢都被封了个“圣言天后”,一个个也是纷纷调侃了起来。
【未央卫氏】:“‘护国圣师’见君不拜,万民供奉,李世民这手笔不小啊!这几乎是凌驾皇权之上的虚君之位了,他倒是懂得下本钱!”
【洛神甄宓】:“李世民倒是好心思,如此一番操作,先生与长孙妹妹、丽质之间的交流,旁人便再难置喙,反而要敬仰万分呢。”
【嫣然烬玉】:“如此一来,长孙姐姐在大唐的地位,怕是更加稳固,乃至超然了。”
【掌上惊鸿】:“灵佑圣女!这封号真好听!丽质妹妹知道了一定开心坏了!先生快答应呀!”
【天元遗凤】:“李世民此举,一箭双雕,既酬谢了先生大恩,稳固了先生与大唐的关系,又进一步提升了长孙姐姐和丽质的地位,彻底杜绝了流言蜚语的可能。高明!”
【独孤天下】:“此乃帝王心术,借势而为,李世民见识了郎君神通,自知无法掌控,便以最高礼遇供奉,再以妻女为纽带,力求将这份‘仙缘’牢牢系于大唐战车之上,倒是好算计,也好魄力。”
【倾城萧娘】:“李世民这是要借先生之神威,巩固皇权,震慑四夷呢。”
【六宫之主】:“哼哼,本群主怎么觉得,这唐皇颇有几分顺势撮合,让长孙姐姐更能名正言顺亲近先生之意?”
【观音婢】:“......诸位姐妹莫要打趣了,陛下他也......也是为了大唐。”
群内皇后们你一言我一语,调侃得热烈。
立政殿中,长孙无垢看着群内姐妹们的发言,脸颊愈发滚烫。
她心中却也不得不承认,陛下此举,确实一举多得。
既酬谢了先生救驾之恩,又将先生与大唐牢牢绑定,更抬高了她们母女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