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晚从噩梦中惊醒,冷汗浸湿了寝衣。梦中,她又一次回到了那个实验室爆炸的瞬间,火光与玻璃碎片中,她看见康熙、雍正、胤祥等人的面孔交替闪现。
大人,您又做噩梦了?守夜的宫女点亮烛火,关切地问。
苏晚晚摇摇头,披衣起身。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两年有余,可现代的记忆依然清晰如昨。她走到铜镜前,看着镜中这张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苏晚晚,太医院院使,雍正帝的心腹,同时也是来自三百年后的灵魂。
这两年来,她凭借现代医学知识在宫中立足,治愈了无数疑难杂症。可越是深入了解这个时代,她就越感到迷茫。作为一个穿越者,她到底该何去何从?是默默见证历史,还是试图改变什么?
大人,皇上宣您即刻前往养心殿。太监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沉思。
养心殿内,雍正面色凝重:晚晚,朕近日总是梦见先帝。
苏晚晚诊脉后,发现是忧思过度所致:陛下是心气郁结,待臣开一剂安神汤。
雍正却握住她的手腕:晚晚,你告诉朕,人死后当真会有来世吗?
苏晚晚心中一震。作为一个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人,她本该断然否定。可自己的穿越经历,又该如何解释?
臣不知。她谨慎地回答,但臣相信,善恶终有报。
雍正长叹:若是如此,朕与兄弟们争夺皇位,将来在九泉之下相见,又该如何自处?
这个问题让苏晚晚陷入深思。她知道历史对雍正的评价——勤政却多疑,对兄弟手足相残。可这两年来,她亲眼见证了这个皇帝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的一面。
陛下何必多想?她轻声道,但求无愧于心便是。
从养心殿出来,苏晚晚心情复杂。她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在这个时代的使命。既然上天让她来到这里,总该有个理由。
这日,太医院送来一个特殊的病例——十三爷胤祥的嫡福晋兆佳氏突发怪病,全身浮肿,太医院束手无策。
苏晚晚诊脉后,心中了然。这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古代是致命的病症。
福晋这是子肿之症。她对忧心忡忡的胤祥说,需立即静养,严格控制饮食。
胤祥急问:可能保住母子平安?
苏晚晚沉吟。在现代医学中,这是可以控制的。但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
臣尽力而为。
她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一方面用中药调理,一方面严格控制盐分摄入,还要兆佳氏每日测量血压——当然,用的是她自制的简易血压计。
苏院使这法子倒是新奇。兆佳氏看着那个用牛皮管和玻璃柱做的奇怪装置,太医们从不用这个。
苏晚晚微笑:这是臣家传的法子,能更准确判断病情。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调理,兆佳氏的病情明显好转。胤祥感激不尽,特意到太医院致谢。
晚晚,这次多亏了你。胤祥真诚地说,若不是你,福晋和孩子恐怕...
苏晚晚心中触动。这就是她留在这个时代的意义吗?用现代医学知识拯救生命?
然而很快,她就遇到了更大的挑战。
京城突发天花疫情,每日都有数十人死亡。太医院按照古法治疗,效果甚微。
必须接种牛痘!苏晚晚在太医院会议上提出这个大胆的建议。
众太医哗然。
苏院使疯了吗?院判王太医连连摇头,把牛身上的病种到人身上,这不是害人吗?
牛痘比人痘安全得多。苏晚晚耐心解释,臣在家乡见过此法,十分有效。
但没人相信她。在这个迷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年代,她的建议被视为异端邪说。
苏晚晚不甘心,她深知天花的可怕。在历史上,这次疫情将夺去数万人的生命。
她决定冒险一试。
在胤祥的支持下,她先在怡亲王府的庄子上秘密试验。找了几十个自愿的农户,接种牛痘。
结果令人振奋:所有接种者都没有出现严重反应,而且在随后爆发的天花疫情中全部幸免于难。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雍正亲自召见苏晚晚:晚晚,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苏晚晚呈上详细记录,请陛下准臣推广此法,拯救万民。
雍正沉吟良久:兹事体大,需从长计议。
然而没等朝廷做出决定,疫情已经失控。连皇宫中也出现了病例——十五阿哥感染天花!
整个太医院乱作一团。皇子若有闪失,所有人都难逃干系。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苏晚晚毅然道,给十五阿哥接种牛痘。
你疯了!王太医厉声反对,皇子千金之躯,岂能冒险!
若不冒险,十五阿哥必死无疑!苏晚晚寸步不让。
双方争执不下,最终惊动了雍正。
养心殿内,雍正看着跪在地上的苏晚晚:你有几成把握?
七成。苏晚晚实话实说,但若不用此法,十五阿哥连一成生机都没有。
雍正沉默良久,最终道:朕准了。
这是个冒险的决定。若成功,功德无量;若失败,苏晚晚必将万劫不复。
接种过程很顺利。苏晚晚日夜守在十五阿哥身边,密切观察他的反应。
第三天,十五阿哥开始发烧。反对派立即发难:
看吧!这就是妖法!皇子若有三长两短,苏晚晚罪该万死!
连一向支持她的胤祥也开始动摇:晚晚,这真的是正常反应吗?
苏晚晚坚定地点头:这是必经的过程。
她运用现代护理知识,为十五阿哥物理降温,补充水分,预防并发症。
第七天,十五阿哥的热度退了,身上的痘疹也开始结痂。
成功了!苏晚晚喜极而泣。
消息传出,举朝欢庆。雍正下旨重赏苏晚晚,并准她在全国推广牛痘接种法。
然而就在苏晚晚以为终于找到自己在这个时代的使命时,新的危机又出现了。
这日,她正在太医院整理牛痘接种的记录,突然接到密报:有人在民间散布谣言,说她是妖女,用邪术害人。
更可怕的是,谣言中还提到了她手腕上的梅花胎记,说这是前明妖妃的标记,她推广牛痘是为了削弱大清国运。
这是有人要置我于死地。苏晚晚对胤祥说。
胤祥神色凝重:我已经查到,散播谣言的是白莲教的余孽。但他们背后,恐怕还有其他人。
调查发现,白莲教与朝中某些大臣有勾结。这些人反对任何变革,视苏晚晚为眼中钉。
他们不只是针对我。苏晚晚深思,他们是害怕改变。
作为一个穿越者,她比任何人都明白变革的艰难。在这个保守的封建社会,任何新事物都会遭到强烈抵制。
但她也知道,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止。即使没有她,牛痘接种法最终也会传入中国,只是要晚几十年,期间会有无数人白白丧命。
我不能退缩。她对自己说,既然来了,就要做些什么。
她开始更加积极地推广现代医学知识。在太医院开设讲座,教授解剖学基础;建立病历制度,规范诊疗流程;甚至还试图推广消毒概念,虽然遭到大多数太医的嘲笑。
这些举措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以王太医为首的保守派联合上书,弹劾她违背祖制,妖言惑众。
养心殿内,弹劾苏晚晚的奏折堆积如山。雍正再次陷入两难。
晚晚,你是否太过急进了?他委婉地提醒。
苏晚晚跪奏:陛下,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治病救人。太医们固步自封,不知进取,这才是违背医者本心。
但你也要明白,变革需要时间。
苏晚晚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可她总有一种紧迫感,仿佛随时可能失去在这个时代存在的意义。
这夜,她独自在太医院整理医书,忽然在《本草纲目》的夹页中发现了一张字条:
知你来自异世,欲改天命。然天命不可违,强求必遭天谴。——同道中人
苏晚晚心中巨震。这个时代,还有别的穿越者?
她立即调查字条的来源,发现这本书曾经属于前明太医陈实功。而陈实功在明亡后神秘失踪,据说他精通各种奇术,能预知未来。
难道陈实功也是穿越者?他所说的又是什么意思?
苏晚晚开始深入研究陈实功的生平,发现他确实提出过许多超越时代的医学理论,但都因为太过超前而没能推广。
在陈实功的笔记中,她找到这样一段话:知未来而欲改之,如螳臂当车。唯有顺势而为,方得善终。
这段话深深触动了苏晚晚。她开始反思自己这两年的所作所为。她是否太过急躁?是否应该更尊重这个时代的规律?
然而就在她陷入迷茫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不得不继续前进。
准噶尔再次犯边,西北战事吃紧。随军太医对战场伤病束手无策,伤亡惨重。
雍正命苏晚晚组织医疗队,前往前线。
这是她第一次直面战争的残酷。断肢残骸,哀鸿遍野,场面触目惊心。
为什么要有战争?她问随行的胤祥。
胤祥叹息:有时候,不是我们要战争,而是战争找上我们。
苏晚晚运用现代战地医疗知识,建立野战医院,推行消毒隔离,大大降低了伤兵的死亡率。
她还改良了担架设计,培训护理人员,建立伤员分级救治制度。这些措施在当时的中国都是首创。
将士们对她感激不尽,称她为活菩萨。
然而在一次救治伤员时,她意外发现了一个秘密:准噶尔军中也有类似现代医疗的手段,而且手法与她极为相似!
这不可能...她喃喃自语。
除非,准噶尔军中也有穿越者?
这个发现让她既震惊又兴奋。如果真有同道中人,或许她能找到回家的方法?
但很快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经过两年多的相处,她已经对这个时代的人和事产生了感情。雍正、胤祥、太医院的同僚...他们不再是历史书上的名字,而是活生生的人。
更何况,她在这里有了自己的使命——用现代医学知识拯救生命。
战争结束后,苏晚晚带着医疗队凯旋。雍正亲自出城迎接,给予她极高荣誉。
但在庆功宴上,她注意到一个细节:雍正看她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探究。
宴后,雍正单独留下她:晚晚,朕一直很好奇,你的这些新奇想法,究竟从何而来?
苏晚晚心中一惊,知道皇帝终于起了疑心。
有些是家传,有些是臣自己琢磨的。她谨慎地回答。
雍正凝视她:你与旁人不同,朕一直知道。但朕希望你知道,无论你来自何方,朕都信你。
这句话让苏晚晚热泪盈眶。也许,这就是她留在这个时代的意义——不是要改变历史,而是尽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那夜,她再次梦见实验室爆炸的场景。但这一次,她没有恐惧,而是平静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既然回不去了,就在这里好好活下去。用现代的知识,古人的智慧,创造一个更好的现在。
至于未来会怎样,就交给时间吧。
深宫之中的明争暗斗还在继续,但她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作为一个穿越者,她既要适应这个时代,也要保持自我。
这条路或许艰难,但她会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