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安静一会。
“人家过得好是人家的本事,你胳膊刚好,少操点心。要不你跟刘光鸿过去吧!反正我也生不出!”一大妈发火。
易中海却没听进去,他坐在炕沿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炕桌,脑子里盘算着怎么才能探到实情。
他觉得,刘光鸿肯定在搞什么名堂,说不定还跟上次来的那两个乡下小子有关。
而此时的刘光鸿,正和钱爱国在实验室里调试新的风扇型号。这次他们想做个台扇,体积更小,方便放在桌子上。
钱爱国看着图纸,笑着说:“你这招一石三鸟,既解决了徒弟的住房,又帮了轧钢厂,还让咱们的配件供应更稳定,我都要佩服你了。”
“还是钱工您指导得好。”刘光鸿谦虚地说,“对了,台扇的底座模具,我打算让轧钢厂新车间来做,他们的冲压设备刚好能用。”
“可以。”钱爱国点头,“不过得派个技术员过去指导,别出了岔子。”
“我让刘建国去,他学得快,人也细心。”刘光鸿早就想好了人选。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给厂区盖上了一层白毯。
实验室里却暖意融融,台灯下,两张年轻的面孔凑在一起,认真地讨论着图纸上的细节。刘建国在一旁整理工具,时不时插一嘴,眼里的光芒比灯光还要亮。
他们都知道,随着新车间的建成,随着台扇的研发,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但只要他们心齐,有技术,有远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而被蒙在鼓里的易中海,还在四合院里苦苦琢磨着刘家的秘密。
他不知道,自己越是想知道,就越是被远远甩在身后。这场由风扇引发的变革,已经悄然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而更大的浪潮,还在后面等着他们。
夜深了,铜锣巷96号院的灯还亮着。刘二柱和刘建国正在打扫新房,虽然累得满头大汗,脸上却满是笑容。
他们对着墙上贴的“劳动最光荣”的标语,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干,不辜负师傅的期望,不辜负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
接着易中海拉上杨厂长搞事情,赶走李怀德的人,刘光鸿也不惯着,让轧钢厂人自己弄,他带着刘建国回第一机械厂,结果导致新车间发生大事故,直接停产。
杨厂长连忙去求刘光鸿,刘光鸿和李怀德通过气,必须整治老杨,让他另请高明,提醒谈事交货!
杨厂长又去找李怀德,李怀德说让厂里八级工先试试,等刘光鸿消消气,毕竟当时被易中海带着好几个八级工排挤刘光鸿等人。
易中海等人自信满满,觉得小意思,直接开搞,却把新式冲压机器弄坏,耽误上交配件,差点耽误出口贸易,让国家赔钱。幸亏第一机械厂习惯多生产库存零件,才没出事。
腊月的东来顺饭庄热气腾腾,铜锅里的清汤“咕嘟”作响,肥嫩的烤鸭被片成薄薄的肉片,码在白瓷盘里,油光锃亮。
靠窗的雅间里,气氛却有些微妙——李怀德的岳父白老端坐在主位,手里把玩着核桃,眼神在对面的王局脸上转了转,王局是工业局的实权领导,此刻正慢条斯理地用饼卷着烤鸭,仿佛对桌上的其他人都视而不见。
刘光鸿和钱爱国坐在下手,两人交换了个眼神,都看出了这顿饭不简单。
半小时前,刘光鸿刚接到李怀德的电话,说“有位重要领导想聊聊风扇配件的事”,让他和钱工务必过来,没想到会是在东来顺,还请来了白老和王局。
“王局,尝尝这刚出炉的烤鸭,东来顺的招牌。”白老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咱们边吃边聊,别耽误了年轻人的正事。”
王局放下筷子,擦了擦手,语气平淡:“白兄客气了。今天请各位来,是想说说轧钢厂新车间的事。听说杨厂长最近在车间的人事安排上,跟李副厂长有些分歧?”
这话像块石头投进水里,李怀德的脸色微微一沉:“王局,不是分歧,是杨厂长想把新车间的管理权交给易中海,可易中海连图纸都看不懂,怎么负责生产?如今机器都被他们干废!”
刘光鸿心里了然——果然是冲着易中海来的。
这阵子易中海在厂里上蹿下跳,仗着跟杨厂长有点交情,天天撺掇着要“接管新车间”,还到处说刘光鸿“年纪轻靠不住,得让老成持重的人掌舵”,没想到这事居然捅到了工业局。
“哦?有这事?”王局看向钱爱国,“钱工,你们跟轧钢厂的协议里,对生产线安置有要求吗?”
钱爱国放下酒杯,慢悠悠地说:“协议只规定了配件的质量和交货期,没说必须由谁来安置生产线。
不过刘光鸿是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他要是不协助,轧钢厂自己怕是很难在规定时间内调试好设备——那套冲压模具的精度要求很高,不是随便找个工人就能摆弄的。”
这话点到即止,却足够分量。王局的眉头微微皱起,看向李怀德:“李副厂长,杨厂长为什么非要让易中海负责?”
“还不是易中海在背后挑唆。”李怀德叹了口气,“他跟杨厂长说,刘光鸿身兼两职,心思不在轧钢厂,说不定会把技术偷偷泄露给机械厂。还说只有把车间抓在‘自己人’手里,才保险。”
刘光鸿听到这里,差点笑出声。易中海这招真是拙劣,既想夺权,又想把他踩下去,却忘了协议里写得明明白白——逾期不交货,轧钢厂要赔偿机械厂十倍损失,还要上报工业部。
这哪里是为了厂子好,分明是想把大家都拖下水。
“糊涂!这技术都是第一机械厂提供,轧钢厂有上吊的技术!”王局猛地一拍桌子,茶杯里的水都溅了出来。
“现在是什么时候?全国都在搞技术革新,他易中海不想着怎么把活儿干好,倒先搞起了内斗?杨厂长也是,是非不分,被人当枪使!”
白老在一旁慢悠悠地说:“王局息怒。年轻人犯错,还有改正的机会,就怕有些人倚老卖老,把厂子当成自己的地盘。轧钢厂的新车间是重点项目,不能出任何差错。”